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蛋白质组学带来早期诊断肝脏疾病的新方法!

2022-06-03

与目前最先进的临床试验相比,该工具是非侵入性的,如果不优越,也同样准确。该研究“Noninvasive proteomic biomarkers for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已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0-y ...

【Nature子刊】控制神经干细胞的新方法——带领研究向修复脑损伤又迈进了一步

2022-06-02

多伦多大学和Sinai Health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改变神经干细胞宿命的新方法,这带领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地解开受伤或中风后如何进行大脑修复的谜题。 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Signal requirement for cortical potential of transplantable human ne...

【Nature子刊】“蒙面”版本的癌症药物潜入体内,提供副作用更少的抗肿瘤治疗!

2022-06-02

现在,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PME)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让一种有希望的癌症药物避免造成如此大的破坏。研究小组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蒙面”版本的免疫疗法药物白细胞介素-12(IL-12),只有当它到达肿瘤时才会被激活。对该分子的研究“Masking the immunotoxicity of interleukin-12 by fusing it with a domain of ...

祝贺!田志刚教授和王向东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2-06-01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在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新当选院士名单(www.ae-info.org),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王向东教授当选2022年欧洲科学院院士。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由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共同倡导创立,由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

【PLOS Biology】高度有效的新抗生素可以对抗耐药结核病!

2022-06-01

根据韩国Soonchunhyang大学的Ho-Yeon Song及其同事5月31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一类新的抗生素对耐药结核病高度有效。如果在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新药类别将代表结核病治疗的一大进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沙龙圆满收官,为打通行业任督二脉献计献策

2022-06-01

从5月23日到5月31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沙龙围绕防疫检测、产业投资、药物研发、行业人才、产业布局、生态建设以及产业周活动优化七大主题,组织十场沙龙,特邀80余位生物医药业内人士以闭门和线上两种讨论方式建言献策。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领导也听取了来自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检测机构、产业园区、投资机构等对疫情之中行业瓶颈和挑战的观察以及建议,并进行了及时回...

更高效!中科院周琪/李伟团队建立蛋白工程化改造新方法和基于Cas12i的基因编辑新工具

2022-05-31

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基因治疗、农作物经济性状改良及基础研究等领域均有多样化的应用,引领生物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CRISPR-Cas系统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研发提供了丰富资源。然而,自然界微生物中发现的大多数Cas工具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编辑效率较低,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尤其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Nature子刊】“特殊”的免疫细胞提供更好的肺癌生存率!

2022-05-31

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的研究“A local human Vδ1 T cell pop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中,来自King’s、Francis Crick研究所和UCL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名为γδT细胞的特殊免疫细胞在肺癌中的作用。 https:...

【快讯】猴痘病毒如何传播?与新冠病毒有何不同?美国专家表示风险较低,疫情可控,但不能掉以轻心!

2022-05-31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RISK实验室首席研究员、人类学助理教授Sagan Friant主要研究有关人类健康风险的人类学,包括2017年以来,尼日利亚近期猴痘疫情的未知起源。 最近,Friant回答了一些有关疫情爆发的问题,包括猴痘是如何传播的,它与COVID-19有何不同,以及它是否会在非洲以外流行。 猴痘如何传播,它与COVID-19有何不同? ...

助力单细胞测序平台国产化,百迈客生物在行动

2022-05-30

2009年第一篇单细胞mRNA测序的文章“mRNA-Seq whole-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a single cell”发表. 2013年大规模的商业化至今,在给定的预测期内,全球单细胞技术市场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约七十多亿美元,并将会以高个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年市场调研报告 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前...

《转》访四川省人民医院杨季云教授:无创单基因病检测是完善产前筛查体系的重要一环

2022-05-30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近期,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了92种单基因病的无创产前筛查服务,走在了中国相关临床应用的前列。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到了杨季云教授,请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情况和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了他对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未来发...

NIPT变局!博昊基因三合一无创产前筛查产品通过注册检验!无创单基因病产品好韵添®面向全国招商

2022-05-30

一则政策,让单基因病检测出现在了无创产前筛查领域的聚光灯下。 2021年1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产前筛查,加强对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肯定了单基因病检测在无创产前筛查市场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快讯】GSK旗下公司ViiV Healthcare预计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国家提供长效艾滋病毒注射药物

2022-05-30

葛兰素史克(GSK)旗下的ViiV Healthcare认为,它可以帮助改变这种状况。 上周五(5月27日)ViiV宣布,公司就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推行的用于暴露前预防(PrEP)的长效艾滋病毒注射药物cabotegravir的专利权,正在与联合国支持的药物专利池(MPP)进行商谈。 这项交易建立在与MPP已有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通过这一合作,超过2000万人获得了...

【Science子刊】创新策略可视化脑部炎症!

2022-05-30

来自UMH-CSIC(西班牙阿利坎特)神经科学研究所的Silvia de Santis博士和Santiago Canals博士的研究使首次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视化脑部炎症,并获得非常详细的信息。这种详细的炎症“X射线”用常规MRI无法获得,但需要数据采集序列和特殊的数学模型。一旦该方法被开发出来,研究人员就能够量化参与大脑炎症过程的不同细胞群形态的改变。 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创...

【Science】新合成抗生素有助于“攻击”耐药病原体!

2022-05-29

根据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Bioinformatic prospecting and synthesis of a bifunctional lipopeptide antibiotic that evades resistance”,这种名为cilagicin的化合物在小鼠体内效果很好,并采用一种新机制来攻击MRSA、C. diff和其他几种致命病原体。 ...

【快讯】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如此之快,为什么HIV疫苗就这么难?

2022-05-29

不过,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URMC)专门研究艾滋病毒的科学家们在疫情期间参与了新冠疫苗的研究,现在,他们将这两年中得到的重要数据和知识转而运用于HIV病毒的研究。 那么,为什么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如此之快,而HIV疫苗却花费了科学家这么多年的时间呢?Steve Dewhurst博士表示,这两种病毒是完全不同的。“HIV病毒就像一个更难敲碎的坚果,它与新冠病毒最大的不同就是,单株H...

【Cancer Discovery】发现侵袭性淋巴瘤的病因,提供潜在精准疗法!

2022-05-28

研究“SETD2 haploinsufficiency enhances germinal center-associated AICDA somatic hypermutation to drive B cell lymphomagenesis”发表在4月20日的《Cancer Discovery》上,发现B细胞中SETD2的两个拷贝中的一个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增殖,不易修复其突变的DNA...

【快讯】瑞士预计销毁60多万剂新冠疫苗,多国面临疫苗到期、接种率下降与储备量过大等问题

2022-05-28

这个欧洲国家表示,由于60多万剂Moderna的Spikevax新冠疫苗即将到期,因此该国计划将其全部销毁。 并且,Moderna的首席执行官Stéphane Bancel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22年5月22日至5月26日举行)上表示,“说起来很令人伤心,我正准备将3000万剂疫苗扔进垃圾桶,因为已经没人需要他们了。我们正在面临一...

会议预告|肿瘤免疫前沿进展和创新技术在线研讨会

2022-05-27

会议背景 近年来,肿瘤免疫以及微环境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免疫研究着眼于深入探索人体免疫机制,利用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可以为新疗法的开发及药物研发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有望为传统的癌症研究及治疗带来一场革新。 然而,当前的肿瘤免疫研究中仍存在很多未知领域。为了促进科研各界的交流探讨,由Standard  BioT...

【快讯】红杉中国投资3700万美元,以支持辐联医药A轮融资与放射性癌症疗法研究

2022-05-27

这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理念了:随着临床医生开始用放疗来消灭癌细胞,科学家和制药商也一直在探索不伤害健康细胞,仅限于消灭癌细胞的放疗方法。而最近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方面取得的进展,再加上大型制药公司(尤其是诺华和拜耳)的大笔投资,激发了新一波创业热潮。 红杉中国基金投资经理顾翠萍(Trency Gu)表示,辐联医药在中国成都和比利时的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款“端到端解决方案”,以研发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