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南开团队利用NO在防止血管移植体钙化问题上取得突破!

2022-06-22

血管搭桥手术继续使用自体移植物,并且经常遭受供体移植物短缺的困扰。来自猪静脉的去细胞化异种移植物具有丰富的可用性和低免疫原性。由于再生不足和不良的病理重塑,移植结果远非令人满意。研究人员将硝酸盐功能化的假体掺入去细胞化的猪静脉移植物中,以制造具有局部递送一氧化氮(NO)的生物杂交血管移植物。持续的NO递送通过调节内源性干/祖细胞(SPC)分化有效地促进了内皮化,并抑制了内膜增生和血管钙化。 ...

单细胞分辨率、全基因组水平——幽门螺杆菌精准诊疗新突破

2022-06-21

幽门螺杆菌药敏检测瓶颈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目前所知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可引起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发病。全球约有50%的人口感染H.pylori,70%以上的胃癌病例被发现与感染H. pylori有关。在我国,H. pylori的感染率高达60-70%;在慢性胃炎患者活检标本中,H. pylori检...

即将开播 | NTRK靶向药物研发及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2022-06-21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六期 目前,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eurotrophin receptor kinase,NTRK)基因融合已被确定为泛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致癌驱动基因,存在于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等在内的超过25类癌...

【Cancer Discovery】免疫检查点IL-27的确定将为肝癌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2022-06-21

《Cancer Discovery》6月20日发表了一篇名为“Interleukin-27 signaling serves as an immunological checkpoint for innate cytotoxic cells to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 https://aacrjournals.o...

【Science子刊】单细胞多组学分析:覆盖CAR T治疗中所有临床反应类型——帮助找到预防治疗后复发的方法!

2022-06-21

CAR T疗法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抗病毒T细胞,并用嵌合抗原受体(CAR)对其进行基因修饰,CAR靶向癌细胞上表达的表面标记物。这些CAR T细胞被输回患者的血液循环中,以对抗癌细胞,已证明其在对抗血液癌症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方面特别有效。然而,相当数量的受试者的缓解是短暂的,30%-60%的治疗患者在一年内复发。 研究人员着手确定长期缓解患者和复发...

【AHM】蛇毒提取凝血酶应用于止血剂,有望进入你的急救箱!

2022-06-21

不受控制的出血是全球创伤性损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使用两种重组蛇毒蛋白ecarin来快速启动凝血,以及textilinin以防止凝块分解。Ecarin与合成水凝胶支架进行生物正交偶联,以使其定位到损伤部位,并与局部抗纤维蛋白结合。 近日,Amanda Kijas领导的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AIBN)的生物材料研究小组在《Advanced Healthcare ...

首创! 单管反应同时检测21/18/13三体的数字PCR无创产前检测(dPCR-NIPT)可取代血清学筛查

2022-06-21

2022 年06 月,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影响因子5.531)杂志发表题为“A dPCR-NIPT Assay for Detections of Trisomies 21, 18 and 13 in a Single-tube Reaction-Could It Replace Serum Biochemical Tests a...

【Science子刊】消化道区域性特别化免疫反应探索——基于口腔黏膜引流淋巴结模式下的微生物摄取

2022-06-20

相关背景 胃肠道是人体免疫的一道重要防线,它帮助人体对抗外来微生物(包括诸多潜在病原体)的侵袭。目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在下消化道(胃、小肠、大肠、直肠)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根据肠道局部微环境(local microenvironment)的不同,肠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具有区域性特别化(regional specialization)的特点。口腔作为上...

【Cell子刊】“破坏性作用”的血细胞竟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2022-06-20

莫纳什大学的一项合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一种通常与哮喘和过敏相关的白细胞)在维持健康的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莫纳什临床医学院的Nicola Harris教授与卡尔加里大学的Kathy McCoy教授和来自瑞士的科学家合作,得出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他们的论文“Small intestinal resident eosinophils maintain gut homeost...

【Science】一种新发现的信使物质能够促进心脏修复过程!

2022-06-20

心脏病发作时,心肌不再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部分心肌组织坏死并生成疤痕。这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与肝脏不同,成年人的心脏很难再生,但是它能够启动修复过程。由于心脏的修复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还不得而知,因此,目前还没有专门促进愈合的药物。 最近,由汉诺威医学院(MHH)心脏病和血管学系的Molecular and Translational Cardiology主任—...

【Science子刊】延长女性的生殖寿命有了新思路!

2022-06-20

雌性被赋予有限数量的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在卵巢内成熟,并在排卵时定期释放,以实现潜在的受孕。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由于卵巢功能的下降,意味着她们的生育能力下降。随着全球生育年龄和肥胖率的增加,了解支撑这种病理学的分子缺陷至关重要。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罗宾逊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发表了题为 “Female reproductiv...

缓解焦虑的新方法——第一人称视角下的虚拟现实身体训练

2022-06-19

此项研究由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智能老龄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2022年5月发表于《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IJERPH),研究论文题目为“Neuroendocrine Response and State Anxiety Due to Psychosocial Stress Decrease after a Training with Subject’s ...

【Blood】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生命早期就开始了!

2022-06-19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衰老?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猜测这一点。衰老是否已经在生命早期开始,或者这一过程是否甚至在胚胎中开始?对蠕虫的初步研究表明,某些生长基因的缺失会减缓它们的发育但也会延缓它们的衰老。这种联系在哺乳动物中是否也存在之前还不清楚,因此在目前的研究中,对小鼠造血干细胞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目前已经发表在《Blood》杂志上。 https://ashpub...

【Cell子刊】发现脑损伤后的修复机制——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协同驱动神经再生!

2022-06-18

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最具破坏力的一点是:失去的神经元永远不能被替代。这意味着,根据损伤的部位,患者可能会遭受关键的运动或认知功能的长期损害,如语言和记忆。 但大脑确实能够产生新的神经元。它拥有一些特殊的细胞,叫做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部分会在组织受损时被激活。可不幸的是,虽然许多细胞开始再生过程,但只有一小部分干细胞被完全激活。因此,新生成的神经元数量稀少,而损伤后存活下来的并能够在损伤部位重...

【Molecular Cell】徐华强联合国际团队在理解血清素受体方面取得突破

2022-06-18

最新研究揭示了A类GPCR选择性偶联G蛋白的分子机制,填补了5-HT家族受体结构分析的最后空白。这些对血清素受体的系统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血清素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由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偏头痛可能与血清素有关,因此这项研究也可能有助于治疗这些疾病。 2022年6月16日,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徐华强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教授团队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David E. G...

【JACS】只需一个血糖仪,即可定量监测新冠病毒抗体

2022-06-17

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新冠大流行及预防未来传染病大规模传播来说,快速诊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诊断方式使更多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享受安全、普世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全球性课题。其中,开发简单、经济高效且可被广泛应用的检测设备也是当务之急。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为例,目前通行的标准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

臻和科技再获国际权威认可,检测结果实现多国互认!

2022-06-17

近日,臻和科技旗下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宣布取得美国实验室认可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简称“A2LA”)颁发的ISO15189认可证书。这是继获得美国CAP认可之后,臻和科技在实验室规范建设方面的再次突破,标志着臻和科技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实力保持了一贯稳定的国际顶尖水平,出具的检测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国际公信力,实...

【Science子刊】深度学习模型助力发现癌症中新的基因突变!

2022-06-17

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已经帮助科学家发现了目前基因组测序无法检测到的数百种癌症基因突变。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n9215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是Duane and Susan Burnham分子医学教授Feng Yue博士。Yue说:...

【Nature子刊】“贵族木乃伊”——重建大肠杆菌的第一个古基因组!

2022-06-17

大肠杆菌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显著的死亡和发病,然而不是大流行的来源。它被称为共生菌,一种存在于我们体内的细菌,在应激、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期间可作为条件致病菌感染其宿主。研究人员说,它的完整进化史仍然是一个谜,包括它何时获得新的基因和抗生素耐药性。 黑死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了几个世纪,夺去了多达2亿人的生命。与黑死病等有据可查的大流行病不同,没有大肠杆菌等共生菌引起死亡的历...

修复和再生心肌细胞——心脏再生新技术!

2022-06-17

数量有限的心肌细胞!  01  心脏病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心脏病发作时,一个成年的人类心脏可能失去多达10亿个心肌细胞,而且只有不到1%的成人心肌细胞能够再生。不过,大多数人死亡时,心肌细胞大多与出生后第一个月的心肌细胞相同。但是当心脏病发作和心肌细胞死亡时,心脏的收缩能力就会丧失。因此,心脏再生技术备受关注,而又困难重重。不过,近期发现的一项新技术,有望为该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