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伯采众长 序自安】创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系列网络公开课 第一期

2022-08-09

生物标志物通常是指能被客观测量和评价,反映生理或病理过程,以及对暴露或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指标。 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日渐明显,应用日益广泛,被关注度也持续火热,而发现和检测生物标志物也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安捷伦与伯豪生物联合举办《创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系列网络公开课,希望能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分享如何应用不同检测技术和产品应...

【PNAS】双项研究——生物钟失律会导致体重增加中!

2022-08-09

根据威尔康奈尔医学(Weill Cornell Medicine)研究人员的两项研究表明,保持身体及其细胞进入24小时昼夜周期的生物钟的破坏在体重增加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月27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激激素和干扰正常的日常释放周期所引起的应激在小鼠体内触发了一种暂时的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生长和胰岛素...

【BMJ】新型小分子可使癌症患者更易获得免疫治疗!

2022-08-09

特拉维夫大学和里斯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鉴定并合成了一种小分子,它已经成为治疗一系列癌症更容易获得以及更有效的抗体替代品。该研究结果发表于《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上。 https://jitc.bmj.com/content/10/7/e004695 单克隆抗体的局限性  01  ...

翌圣生物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2-08-09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

【Nature子刊】单细胞图谱再添一角——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

2022-08-0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癌症免疫疗法,如免疫检查点阻滞,极大地推动了肿瘤治疗的前景;然而,肝细胞癌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反应率仍然很低。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近日,我国的科学家合作表征了恶性肝细胞的异质亚群及其在塑造HCC免疫微环境方面的多方面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研究确定了七种基于微环境的亚型,可以预测HCC患者的预后。这个大...

最新研究:每八名新冠感染者约有一名出现后遗症!下一场公共卫生灾难正在酝酿中!

2022-08-08

从急性COVID-19中恢复后,很大一部分患者继续出现身体、心理或认知性质的症状。COVID-19的这些长期后遗症被描述为正在酝酿中的下一场公共卫生灾难,迫切需要经验数据来告知问题的规模和范围,以支持制定适当的卫生保健应对措施。 研究人员从 2019 年 11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调查了 COVID-19 后状况(即长期 COVID)随时间推移的病程、与 COVID-1...

【EUR HEART J】海军大同济联合研究:运动延缓血管老化,“信使女神”鸢尾素或成血管合并症靶点

2022-08-08

FNDC5/鸢尾素 纤连蛋白 III 型结构域蛋白5 (fibronectin type-II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 是一种骨骼肌富含的蛋白,其表达由转录因子 PPAR-γ coactivator-1-α (PGC1-α) 驱动,它在体育锻炼期间对白色脂肪组织产生产热作用。这种代谢活性分子还被认为促进了运动诱导的认知改善和骨骼重...

【Science】美颜神器透明质酸——还能唤醒干细胞修复肌肉?

2022-08-08

8月4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JMJD3 activated hyaluronan synthesis drives muscle regeneration in an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揭示了一种控制肌肉修复的独特细胞通讯形式。肌肉干细胞(MuSC)通过激活细胞外基质蛋白透明质酸 (HA) 的产生,克服来自损伤生态位的抑制性炎症信号、...

【Cell】“无中生有”超能力?科学家不用精子卵子子宫培育出胚胎!

2022-08-08

2021年3月,在没有子宫的情况下,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Jacob H.Hanna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机器子宫”,成功地让小鼠胚胎在里面发育了6天,经历了原肠胚前期到器官发生晚期的关键阶段。这项研究成果发布于《Nature》,如今,在没有精子和卵子的情况下,研究人员依旧成功培育出胚胎,该研究也发布于《Nature》。 https://www.cell.com/...

会议邀请 | 各领域技术专家带您走完单细胞测序全流程

2022-08-08

会议背景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将精准医学推向了全新高度,让科学家可以从单细胞精度研究人类疾病,从全新视角获得对疾病更加全面、更加深度的理解,进而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自2009年以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在发育、肿瘤、神经、免疫、心血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推动了科研及临床研究进展。 为了让广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并运用单细胞测序这一科研利...

伯豪生物邀您参加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2022-08-08

大会背景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Science子刊】重振疲劳T细胞 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2022-08-07

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的一项研究“Tumor microenvironmental signals reshape chromatin landscapes to limit the functional potential of exhausted T cells”中,研究小组分析了T细胞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从早期到终末衰竭的分子特征。出人意料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即...

【Nature】汪星人的新工作:医用探测犬“嗅”出疾病助诊断

2022-08-07

有什么证据支持狗可以嗅出人类疾病? 狗对人类气味的变化一直保持着高度敏感。第一个证据来自1989年的《柳叶刀》杂志:一只狗嗅闻了一位女士,并咬伤了她的痣——这颗痣结果被发现是一种黑色素瘤。这引发了人们的联想:癌症也许可以通过气味被检测到,而狗也许可以协助诊断疾病。 2004年,此领域有了巨大进展,当时一个名为“医疗探测犬”(Medical ...

【Nature】第一张免疫系统图谱问世,带来癌症治疗新方法

2022-08-06

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由惠康桑格研究所(the 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合作者进行的研究,通过免疫系统图谱,向我们展示了全身免疫细胞是进行如何连接和交流的。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028-x 免疫系统和疗...

【Science】单细胞测序——打开“心力衰竭”个性化治疗的通道!

2022-08-06

今天,发表于《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Pathogenic variants damage cell composition and single cell transcription in cardiomyopathies”,由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六个国家的53名科学家进行,报道了对心力衰竭的新认识。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等技术,详细分析了健康成人的心脏细胞组成和分子状态,并...

哈佛30年研究:每周运动多久合适?达到此量能长寿、降低死亡率!

2022-08-05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足是造成全球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但运动过度也会损伤免疫系统的功能,因为身体需要与疲劳感和不充足的肌肉恢复相斗争。 先前有研究表明,超过90分钟的高强度耐力运动,会让运动员在锻炼结束后的72个小时内容易患上疾病,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产生过度的免疫抑制蛋白,造成免疫细胞凋亡,数量也会减少,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那么运动的时长和强度达到多少才能最佳程度...

【Nature Communications】小心痣!它可能会转化为致命癌症!

2022-08-05

在机理上,研究表明致癌BRAF促进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中ERK依赖性改变和全基因组倍增事件,其独立地降低RhoA活性以促进Hippo通路活化。此外,Hippo通路的功能障碍使致癌的BRAF表达黑素细胞能够绕过痣形成并迅速形成黑色素瘤。数据显示,Hippo通路稳定地阻止痣黑素细胞,是黑色素瘤发展的关键屏障。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ht...

【Cell】新尝试!噬菌体联合疗法可精确靶向IBD相关的肠道细菌

2022-08-05

科学家们首次设计了一种噬菌体联合疗法,可以精确地靶向和抑制与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肠道细菌。这项工作于发表于《Cell》,它展示了使用噬菌体治疗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疾病的可能性。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0850-9?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

明日直播| 华大智造C4-Cell for All研讨会第三期 动物单细胞研究最新成果

2022-08-04

最新一期C4: Cell for All线上研讨会将于8月5日14:30-16:00进行,本期主题为基于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和DNBSEQ测序平台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 蚂蚁脑部特征与其社会性的关系 在细胞水平如何解释? 2022年6月16日,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Ecology&Evolution发表了深圳华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