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嗅觉受体不止鼻子独有,或可作为临床靶点!
数百种赋予我们嗅觉的受体已被发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用药物靶向它们的前景良好。但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尤其是对这些可能的药物靶点的有限药理学理解。该研究发布于《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631-0 开创性质的工作 01 1991...
【Nature子刊】新发现!研究确定特异性靶向和阻断疾病相关白细胞的方法
最近,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由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学(CWRU)研究团队领导设计了一个纳米颗粒平台,该平台专门针对与疾病相关的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同时保持不活跃的循环嗜中性粒细胞不变。CWRU教授EviStavrou解释:“它确保了与疾病相关的中性粒细胞被抑制,且抗感染能力完好无损。这些发现提供了改变流行疾病治疗的潜力,包括糖尿病并发症...
【参会提醒】第三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邀您明日相聚北京!
参会提醒 第三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将于7月28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银杏厅举办,以下为签到和防疫信息,欢迎您的到来! 签到时间:7月28日08:00-09:00 签到地点:北京西郊宾馆1号楼3楼签到处(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8号) 第三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防疫指引 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
【Science子刊】新冠鼻腔疫苗,可能是下一张王牌补丁
在对SARS-CoV-2病毒进行首次基因组测序仅10个月后,有两种mRNA疫苗被证明对COVID-19有症状感染具有95%的效力——该试验对7.4万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这一前所未有的成功部分得益于2020年3月美国政府投资100亿美元的“曲速行动”( Operation Warp Speed, OWS),加速了COVID-19疫苗开发、制造和分销。如今,我们也急需采取类似的行...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胰岛素信号传导机制——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分泌缺陷会导致年轻人成熟期糖尿病(MODY)。胰岛素信号级联反应成分受损,例如IR亚型之间的竞争破坏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产生或AKT2的缺失,导致胰岛素信号传输的中断,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2型糖尿病(T2D)。 氨基酸是否作用于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尚不清楚,因为循环氨基酸水平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T2D)的发作有关。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报道了苯丙氨酸改变胰岛素受体β(IR...
【Nature子刊】别偷懒!T细胞疗法有了监工!
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将T细胞免疫治疗的工作模式带入了实时视野。最近,有研究人员计划使用了这种新的成像技术来改进实体肿瘤的T细胞疗法。该研究结果于7月25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 T细胞疗法,如CAR-T细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疗法,在治疗儿童白血病方面已经取得了效果。这类疗法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T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在实验室中经过修饰,随后以靶向方...
即将开播 | RET靶向药物研发及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七期 RET属于原癌基因,RET蛋白质所属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是涉及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信号分子家族,也是癌症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基础。随着对RET基因突变研究的深入,RET正在成为多种肿瘤...
【Hypertension】快醒醒!频繁小睡可能会诱导高血压和中风!
据今天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Hypertension》上的最新研究表明,频繁小睡与高血压和中风的高风险有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教授、系主任王博士说:“这些结果特别有趣,因为数百万人可能会享受有规律的午睡,甚至是每天午睡。” 研究背景 研究人员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的信息,这是一个大型生物医学数据库和研究资源,其中包含来自50万英国参与者的匿名遗传基因,生活方式...
【Biophysical Journal】秃头患者的福音——毛囊再生新机制!
单一化学物质是控制毛囊细胞何时分裂以及何时死亡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可以治疗秃头,而且最终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因为卵泡是干细胞的来源。该研究发布于《Biophysical Journal》。 https://www.cell.com/biophysj/fulltext/S0006-3495(22)00428-3 研究背景 01 人...
Mol Psychiatry | 李伟广/徐天乐/江帆合作揭示恐惧消退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恐惧记忆是生物体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保护性机制之一。然而,过度的、不合理的恐惧记忆对机体却是极其有害的,是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重大情感和精神障碍的首要因素。作为生物体进化出的灵活应对恐惧记忆的重要机制,消退训练(Extinction)是通过形成新的消退记忆用以对抗固有恐惧记忆的认知过程。消退记忆是机体通过调整学习行为以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生理基础,具有极为重要...
【Neurology】自我反思——身心健康的秘诀!
研究证明进行自我反思的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可能会降低,该研究发布于《Neurology》。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22/07/19/WNL.0000000000200951 研究背景 0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积极的心理因素如生活目的和责任心,可以降低阿尔兹海默症...
【Cancer Discov.】免疫时空治疗——肝内胆管癌免疫逃逸的潜在机制
2022年7月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樊嘉院士和高强教授,在《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这一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的互作规律,为肝内胆管癌精准的个体化免疫联合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1-1640 研究背景 ...
【Nature子刊】高通量测序——亚洲人群癌症基因改变的差异
精准肿瘤学使基于越来越准确和高分辨率的癌症分子分层的个体诊断、预后和治疗成为可能,主要集中在基因组靶向治疗上。具有高通量优势的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以同时识别数百个基因上所有类别的基因组改变。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对来自中国10000多名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进行深入的下一代DNA测序(NGS),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
OXFORD NANOPORE 癌症研究线上分享会 - 亚太专场
癌症背后的遗传因素既多样又复杂,因此需要检测和分析各种各样的基因组变异,以进一步了解该疾病。通过纳米孔测序,科学家们可以获得对癌症基因组最全面的洞察。 为进一步探讨此主题,8月8日,我们邀请到来自奥克兰大学分子医学与病理学系的Peter Tsai研究员、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Ayako Suzuki副教授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
【快讯】墨卓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持续领跑单细胞测序赛道!
近日,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卓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云祥基金跟投,全面支持公司发展。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单细胞产品研发管线,大力推进全球独有的高通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学平台(MobiMicrobe™)的研发和推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的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
【Nature】肠道细菌是如何促进癌症治疗的?
大约在五年前,Levy被诊断出患有黑色素瘤。幸运的是,他接受了一种名为nivolumab的强大的免疫疗法,病情得到缓解。由于Levy对此药物反应良好,以色列特哈休莫Sheba医疗中心的医生们提议他捐赠自己的粪便——当然,也包括粪便中的微生物——以帮助其他对癌症治疗无反应或产生抗药性的患者。Levy欣然同意了,并配合进行了严格的检查、抽血,并描述了他平常最常吃的食物(披萨饼)。他捐献了自己的粪...
【柳叶刀子刊】预防癌症,保护肾移植——抗排斥药物和免疫疗法的双重作用
由皇家阿德莱德医院和南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表明,移植抗排斥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双重组合不仅将器官排斥率降低到12%(从40-50%),而且还根除了25%患者的癌细胞。该研究发表在《Lancet Oncology》上,其评估了22名肾移植和无法治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癌症的患者。尽管这些患者进行了一线标准抗肿瘤治疗,但效果不太明显。目前,这些患者仍在治疗中,并且在保持...
【Nature】科学家确定了癌症突变的内源性来源
突变在癌症发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突变都会产生可供靶向作用的弱点,而确定包含基因突变形式的人群中所有癌症患者的比例,对于公共卫生和基础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好处;癌症研究人员已经利用DNA测序技术识别出了引发多种形式癌症的基因突变。 APOBEC3家族与癌症中一些最普遍的突变特征有关,然而,内源性APOBEC3酶与人类癌症基因组突变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使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