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3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重磅日程】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
【Nature子刊】湖大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大王建莉教授发现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双功能调节因子
近日,湖南大学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江大学王建莉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RasGRP1 promotes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stricts inflammation-associated cancer cell growth”,研究表明RasGRP1 可能是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重要双功能调节...
【即将开播】液质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线研讨会
第四期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中国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高覆盖生命组学技术正蓬勃发展,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转化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力。在现代化精准医学研究中,代谢组学在系统研究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通过实现靶向和非靶向组学分析,鉴定代谢生物标志物从而加速复...
【乳腺癌前沿与临床转化 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转化研究...
【肿瘤前沿“巅峰论道”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转化研究...
五篇!近期国内外乳腺癌最新研究综述:绘制图谱+治疗新方法
新方法一 2022年10月25日,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文章“Eliminating breast surgery for invasive breast cancer in exceptional responders to neo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管理与合理用药 世界糖尿病日
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为“世界糖尿病日”。该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希望可以加强人们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
【肿瘤药物研发与治疗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
“神药”抗癌功能新发现!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联合免疫疗法开辟新治疗方向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疾病,最近,二甲双胍也在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了测试。在先前的临床前研究中,二甲双胍已被证明对实体肿瘤具有抗癌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随后抑制雷帕霉素的机制靶点(mTOR)。此外,鼻咽癌的小鼠模型已证明它可以防止口腔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最近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在维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多功...
【Nature子刊】华西医院杨胜勇团队开发深度学习分子生成模型,发现选择性RIPK1小分子抑制剂
发现全新骨架结构活性化合物面临的挑战 01 开发新药是一个昂贵且耗时的过程,可能需要超过10亿美元和10年的时间。在药物研发初期,尤其是对于创新药物研发而言,高效地发现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传统的策略是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从现有化合物库中进行筛选;然而,因为现有化合物库的结构多样性有限,以及各大制药公司和药物研发机构已对化合物...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研究证明一种新的可对抗晚期实体瘤的 CYH33抑制剂
论文“First-in-human phase Ia study of the PI3Kα inhibitor CYH33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于2022年11月16日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报告了 CYH33(一种高选择性 PI3Kα 抑制剂)在晚期实体瘤中的 Ia 期、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 (NCT...
热烈祝贺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罕见病创新药GC101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
2022年11月14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称“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宣布,控股子公司上海精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称“精缮科技”)自主研发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GC101(下文称“该产品”)的临床试验申请于近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产品为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创新型生物制品),可用于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ecessi...
复诺健生物与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完成VG201美国Ⅰ期临床首位实体瘤患者给药
加拿大温哥华/休斯敦 11月15日消息-复诺健生物与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宣布,已完成VG201美国Ⅰ期临床研究的首位实体瘤患者给药。 VG201是基于复诺健独家拥有的TTDR骨架构建的First-in-class一型HSV溶瘤病毒产品,对特异性表达癌胚抗原(CEA)的肿瘤具有增强的溶瘤活性,并产生免疫刺激细胞因子IL-12和IL-15/IL1...
【快讯】助力创新,共推细胞、基因产业发展,2022第三届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国际峰会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16日,由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指导,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共同承办,上海市细胞免疫治疗专委会、上海市细胞与基因治疗专委会支持的“2022第三届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国际峰会”在张江科学会堂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交...
【CELL DISCOV】丁秋蓉/吴国豪等使用单细胞测序揭示了免疫细胞群在癌症相关脂肪消耗中的关键作用
2022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丁秋蓉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国豪等人共同通讯在Cell 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sequencing unveils key contributions of immune cell populations in cancer-associated adipose wast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CAC...
重离子放疗进入临床试验!58岁患者接受第一次碳离子放射治疗
癌症的常规三大技术:手术、化疗、放疗!而近几年放疗技术备受关注,像托姆刀治疗技术、射波刀治疗技术、伽马刀治疗技术,此外还有被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的质子重离子技术。 质子重离子技术属于粒子线,通过将质子或碳离子加速后引入人体,形成布拉格峰,达到靶向位置时对肿瘤病灶集中爆破,同时还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质子重离子在癌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对质子线范围和深度的高...
【肿瘤创新“松江溯源”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
【直播预告】Gyrolab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在PK/PD及CGT中的应用在线研讨会11月23日16:00-17:00举办
公司简介 Gyros Protein Technologies(GPT)公司由成立于2000年的Gyros AB和成立于1985年的Protein Technologies, Inc.合并而成,其全球领先的免疫分析和多肽合成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科学家提高科研、药物开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以及生物工艺应用中的生物分子性能和生产力。 阅读原文 ...
【柳叶刀子刊】复旦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南医大梁莉教授团队为结直肠癌早筛和预后增添新“武器”
近日,“复旦肿瘤”蔡国响教授团队联合南医大梁莉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论文,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 ctDNA 甲基化单倍型模式的准确、无创检测手段ColonES,通过二代测序评估ctDNA多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以实现无创性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预后预测。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