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49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六篇连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刘洪等团队联合研究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系列成果率先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不应答及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新机制,建立了评分模型预测肿瘤病人免疫治疗疗效,研发出的新型埃米银免疫治疗佐剂和一种原位纳米疫苗均可增强了肿瘤免疫活性,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且毒副作用较低,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望为肿瘤患者诊疗提供全新的诊疗策略。 系列一 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
CAR-T疗法多管齐下!能否啃下实体瘤这块硬骨头?
2021年最新的全球癌症数据指出,约90%的癌症都是由实体瘤引起。虽然CAR-T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并未取得很好的疗效。实体瘤抗原特性及其肿瘤微环境让CAR-T难以“近身”,也是实体瘤难治的症结所在。 CAR-T疗法虽然在血液瘤里有非常好的疗效,但血液瘤仅占恶性肿瘤的10%,而占比高达90%的是实体瘤。当在血液瘤中成功后,大家开始将CA...
2022年度肿瘤标志物创新技术/产品奖申报评选活动通知
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将恶性肿瘤防治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广州、上海、杭州等地陆续出台鼓励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试点的相关规定,其中肿瘤诊断试剂是研发的重点。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业委员会,积极践行中国科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为进一步推进新型肿瘤标志物...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曹雪涛团队研究提出预防肝癌的机制见解和潜在靶点
2022年11月4日,海军军医大学侯晋及曹雪涛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DEN诱导的肝癌发生增强,而NASH诱导的肝癌发生被肝细胞特异性RIG-I缺乏抑制。 https://jho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5-022-...
碧迪医疗重磅生物科学创新亮相第五届进博会
2022年11月6日,上海——随着碧迪医疗以125周年焕新的品牌面貌连续第三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包括“图·谱”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多组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生物科学技术和解决方案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些创新将极大地增强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的科研能力,进而在病毒学、肿瘤学、细胞治疗等更广泛的领域解锁潜在的治疗方式,助力生物医药行业从创新力到生产力的全链路提速。 ...
罗氏诊断与菲鹏生物于第五届进博会战略“牵手”,精耕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研发
罗氏诊断中国(以下称“罗氏诊断”)与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菲鹏生物”)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原料产品技术服务及分子诊断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充分整合各自资源和优势,共同开发和优化基于本土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加速应用研发和成果转化,助力中国体外诊断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 罗氏诊断与菲鹏生物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体外诊断被誉为...
智慧康养,绿色三峡—2022三峡康养论坛在万州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4日下午,2022年第四届三峡康养论坛在重庆万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渝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承办。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滨江之城—平湖万州,隆重举办了2022三峡康养论坛,分享交流康养产业发展经验,共同展望康养产业美好未来。本届论坛以“智慧康养·绿色三峡”为主题,创新...
罗氏诊断携手复肿精准肿瘤中心、鼎晶生物,共启乳腺癌精准诊疗新篇章!
根据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新一代测序(NGS)为代表的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着乳腺癌精准诊疗的变革。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罗氏诊断中国(以下简称“罗氏诊断”)携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以下简称“复肿精准肿瘤中心”)、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
CACLP重磅: 中科纳泰新品发布 引领CTC 2.0时代
坐拥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的南昌,于2022年10月26日迎来了今年最大的检验医学盛会——第十九届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2022 CACLP),这是“实验医学.体外诊断”旗帜性博览会,也是检验医学风向标。虽然依旧有疫情的阴霾,还是集聚了上千家同行从业者,非常壮观。 作为纳米医学的国家队、CTC行业领军者,中科纳泰重磅发布了CTC TUMORFISHER® (肿瘤...
【快讯】国内首款冻干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2年11月4日,博奥晶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再添新成果,冻干型高灵敏度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 (荧光PCR法)正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23401469)。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首个冻干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同时具备中国NMPA和欧洲CE“双证”,为坚持“动态清零”,全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全...
Nature主刊+两篇封面论文!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费义艳团队发表靶向自噬-溶酶体降解新技术综述
Nature发文 2019年,鲁伯埙、丁澦、费义艳等组成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lele-selective Lowering of Mutant HTT Protein by HTT-LC3 Linker Compound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靶向自噬-溶酶体的生物大分子靶向降解技术。Nature也在同期配发了专门评论,最后更是入选了Nature评选的20...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新发现
2022年10月7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作为leading PI的CHOICE-01研究(NCT03856411)全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 50.717)。CHOICE-01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EGFR/ALK突变的晚期NSCLC生存获益显著,具有良好的疗效性与安全性。...
多色免疫荧光(mIF/mIHC)技术平台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edQXhy4FGNKCcAGMutiGQ 多色免疫荧光(mIF/mIHC)是研究组织形态和原位蛋白表达的方法,借助该技术可以在一张组织样本上实现多种(>3)分子标记,将多元信息呈现在同一画面内,配合工具定量分析,能够对组织微环境中目标分子或细胞及...
干掉残存癌细胞!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能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
免疫疗法存“难题” 01 手术是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难以完全切除残余零星癌细胞,这些残余癌细胞会不断潜逃诱发新癌变。此外,手术导致的伤口愈合过程和围术期创伤相关炎症也可促进肿瘤复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求预防术后癌症复发的新策略。 现如今,各种药物和基于细胞的技术可用于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并产生肿瘤特异性记忆T细胞,实现长期的系统性免疫监视...
第一张参考图谱,表征不同时期人脑细胞基因活动变化
人类大脑的发育是由细胞和分子重新配置支撑的,这些重组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第三个十年。为了揭示协调神经成熟的细胞动力学,研究人员分析了从妊娠期到成年期单细胞分辨率下的人类前额叶皮层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可及性。 该项研究由哈里·珀金斯医学研究所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完成,发表在《细胞》杂志上。揭示了表达动力学与发育里程碑之间的联系,表征了细胞获得成人样状态的不同时间,并鉴...
Nature背靠背:多维度理解大肠癌肿瘤异质性,提供治疗新视角
肿瘤内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影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由肿瘤内异质性推动的克隆进化(clonal evolution)推动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耐药性。然而,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遗传进化及肿瘤内异质性,目前仍知之甚少。值得注意的是,紧靠DNA突变并不能完全解释肿瘤的恶性转化;表观遗传变化也会导致癌细胞之间的表型变异——遗传、表观遗传的变异及转录可塑性均影响着肿瘤内异质性。探索这些生物学...
点赞!两篇报道!南京大学鼓楼医院邹晓平教授团队关于药物抑制胰腺癌以及癌肝转移的新思路
抑制胰腺癌肝转移 鉴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衍生的外泌体通过激活纤维化的转移前微环境来促进转移的作用,靶向和干预转移前器官以抑制远处转移已经对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出了挑战。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南京大学胰腺病研究所邹晓平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 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Pirfenidone-Loaded Exosomes...
邀请函:冷泉港生物诚邀您参加精准医学及空间多组学研讨会暨冷泉港-NanoString第六届大中华区用户交流会
冷泉港生物和NanoString诚挚邀请您参加于2022年11月10日下午13:30-17:00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精准医学及空间多组学研讨会暨冷泉港-NanoString第六届大中华区用户交流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用户分享基于NanoString nCounter和GeoMx DSP技术平台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及相关进展,同时也邀请了NanoString公司专家介绍...
【CLIN CHEM】复旦肿瘤医院章真团队:cfDNA片段组学精准预测局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预后
https://academic.oup.com/clinchem/advance-article/doi/10.1093/clinchem/hvac173/6779862?rss=1&login=false 研究结果 03 广谱特征用于pCR预测表现出优良性能:...
【Nature子刊】东南大学吴富根团队开发基于纳米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策略,有望增强全身免疫应答
2022年11月1日,东南大学吴富根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 situ generation of micrometer-sized tumor cell-derived vesicles as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s for boosting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