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PNAs”与“CRISPR”一决高下

2018-08-03

据估计,每年800万儿童患有严重的遗传疾病或出生缺陷。妊娠期间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疾病,但是,在出生前没有医疗选择可以纠正这些遗传错误。 胚胎发育早期,许多干细胞快速分裂。“如果我们能早点纠正一个基因突变,就能显著地减少突变对婴儿发育的影响,甚至可以治愈这种疾病,”卡耐基梅隆大学医学院化学教授Danith Ly说。 研...

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CRISPR技术,创造出仅有一条染色体的酵母菌株

2018-08-03

几乎所有已知的天然真核物种都有多条染色体,除了雄性蚂蚁(Myrmecia pilosula)只含有一条染色体。此外,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而与其生物学特征没有明显关联。例如,在哺乳动物中,人(智人)二倍体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而印度麂(Muntiacus muntjak)的二倍体细胞具有最低数量的染色体(雌性为6个,雄性为7个)。 2018年8月2日,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

Illumina二季度营收8.3亿美元,中国客户忙囤货

2018-08-03

7月30日,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Illumina公司在市场收盘后报告称,第二季度总收入为8.3亿美元,高于2017年第二季度的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5%,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866亿美元。 第二季度总收入包括6.73亿美元的产品收入和 1.57亿美元的服务和其他收入,分别高于2017年第二季度的5.43亿美元和1.19亿美元。其中,产品收入包括1.27亿美元的...

NGS测序技术步推动伴随诊断行业发展

2018-08-03

伴随诊断行业概况 随着个性化医疗和精确治疗时代的到来,伴随诊断(companion diagnostics,CDx)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伴随诊断是一种体外诊断技术,能够提供有关患者针对特定治疗药物的治疗反应的信息,有助于确定能够从某一治疗产品中获益的患者群体,从而改善治疗预后并降低保健开支。此外,伴随诊断还有助于确定最有可能针对治疗药物产生响应的患者群体。 ...

Nature子刊:重磅!再也不怕DNA断裂了!新途径彻底解决CRISPR效率问题!

2018-08-02

CRISPR/Cas9技术问世以来,迅速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7月31日,第一个成功将CRISPR/Cas9搜索功能用于实践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赢得了2300万美元融资,更是让CRISPR/Cas9技术进入烈火油烹的境界。然而,该技术导致双链DNA的断裂,一度成为阻碍CRISPR/Cas9技术发展的绊脚石。近日...

来自大自然的生物相容性 AIEgens— 唐本忠院士课题组 Chem Sci

2018-08-02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 唐本忠 院士团队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 Chemical Science 上发表前沿论文 (Edge Article),报道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天然产物(黄连素),该分子在结构上不同于传统 AIE 分子——没有转子部分(rotor-free)——通过单晶结构分析和光学性质、粘度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分子内振动和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是该分子具有 AIE...

"C位出道",IDH研究"集大成"文章亮相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ancer Cell

2018-08-02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解读这篇IDH"百科全书"。 本篇综述对IDH抑制剂在脑胶质瘤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行了详细总结,另外对携带IDH1/2突变肿瘤的其它潜在替代治疗方法和免疫治疗情况进行了描述。 文章通过大量的临床前及临床证据表明:针对IDH突变治疗策...

颠覆认知!脱发的元凶竟是高脂饮食!可以这样治疗!|Nature子刊

2018-08-01

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感叹着韶华易逝,无情的岁月不仅会带走我们年轻的容颜,还会带走我们的—头发!脱发往往会让人更显老态!其原因真的是压力和熬夜吗?不是!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脱发竟与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饮食相关。经常食用高脂饮食的人群可要小心了!锃光瓦亮的头顶可能随时会找上你! 5月1...

Takara科学家带您解读《Nature》重磅:CRISPR向T细胞改造迈出巨大一步

2018-08-01

《Nature》杂志发表突破性研究,Alexander Marson教授和他的同事通过电转的方式高效改造了T细胞,迅速纠正了T细胞中自体免疫相关的遗传突变;同时通过这一方法对来源于健康供体的T细胞进行了重编程,经过重编程的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都成功地靶向了癌细胞。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T细胞基因重组的可能性,以用于临床应用,如癌症免疫治疗、遗...

深度长文!史上最全2型糖尿病基因组分析!|Nature子刊

2018-07-31

2型糖尿病(T2D)是人类非常常见的疾病。研究人员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进行了Meta-分析,在62,892例T2D病例和596,424例欧洲对照中存在约1600万个遗传变异。他们明确了与T2D相关的139种常见和4种罕见变体,其中42种(39种常见变异体和3种罕见变体)在先前的研究中并未发现。来自血液的基因表达数据与GWAS的结果整合明...

可怕!生一个娃,加速衰老2岁!寿命缩短!|Nature子刊

2018-07-31

近日,小转发现,反对生娃的呼声是越来越高了!转网刚刚才报道过一孕傻三年的科学依据—娃生得多!痴呆风险增高70%!近日,西北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又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娃生得多,不仅会变傻,而且还会变老!缩短寿命!这无疑再度给了广大女性以致命一击!还让不让人好好生娃了! 其实,早在今年3月,在《Human Reprodu...

PD-1抗体药物genolimzumab直击实体瘤,CBT制药公司进行1期临床试验

2018-07-31

CBT制药公司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通过免疫系统和特定分子途径找到癌症的治疗方法,成为肿瘤组合疗法的发现者和领导者,通过与多个中国企业合作,成为东方创新的门户,近期CBT宣布将开展CBT-501(genolimzumab注射)1期临床试验,选择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患者为其1b期研究对象。CBT-501是针对免疫细胞上的PD-1受体的新型人源化I...

45张Nature子刊封面,展现科学中的艺术

2018-07-31

《自然-天文学》 2018年7月 第2卷 第7期 图片提供:Ziri Younsi、Yosuke Mizuno、Christian Fromm、Luciano Rezzolla 封面设计:Bethany Vukomanovic 黑洞暗影 根据极端透镜...

潜心研究ZFN基因编辑技术20年,Sangamo公司成为行业领导者丨医麦猛爆料

2018-07-31

最近,小编发现了一家在基因治疗领域相当活跃的制药公司,他正是前不久以8400万美元收购Txcell的Sangamo公司。 20年来,Sangamo一直是基因编辑的领导者,其开发的ZFN平台是一款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特异性敲除基因或将治疗基因插入到精确位置,更是目前基因编辑的三大技术之一。 据我...

【文献】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 的十年之旅

2018-07-31

标题:Coming of age: ten years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期刊:Nature Reviews Genetics 影响因子:40.2820 出版日期:2016 May 17 文献摘要 人类基因...

Nature重磅:是时候跟阿尔茨海默病说再见了!痴呆治疗新靶点被发现!

2018-07-30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大量聚集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标志。有研究指出,大脑中“排污管”障碍是脑实质中β-淀粉样蛋白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条“排污管”是什么?它是怎么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7月25日,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指出了这条“排污管”的真面目-脑膜淋巴管,同时揭示了阿...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疗法LentiGlobin,获欧洲药品管理局评审加速上市!

2018-07-30

bluebird bio近期宣布,其研究的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LentiGlobin基因疗法,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授予加速评估,或可提早上市。LentiGlobin基因疗法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两年以上治疗后无需输血。 bluebird bio首席医疗官、医学博士David Da...

新研究有望拯救千万乳腺癌患者!新靶点被发现!|《Nature》子刊

2018-07-30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直是医学界难以对抗的肿瘤之一。由于肿瘤表面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所以患有该种乳腺癌的患者难以从常规的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所以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化疗。而在近期的研究中,Aurélie S. Cazet等人将目光转向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的基质细胞,努力探索出利...

Nature子刊:衰老竟可这样逆转!通过修复线粒体DNA损伤!

2018-07-26

在医疗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健康不再是人们唯一所追求的,养生、保养等越来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人都想要永葆青春,而这其中最大的敌人便是“衰老”。之前《Science》杂志有报道称衰老与线粒体DNA损伤相关,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将衰老归因于遗传及基因的损伤,却并未深思过这种损伤是否可逆。而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Keshav Singh博士及...

23andMe获GSK公司3亿美元,以开发新药

2018-07-26

总部位于伦敦的药物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与旧金山遗传学初创公司23andMe合作开发新药。公司将平均分摊成本和利润,而葛兰素史克将在23andMe上投资3亿美元。合作将持续四年,本次合作将结合23andMe大规模的遗传学资源和先进的数据科学技术,以及GSK在科学和医学上的专精,强强联手,寻找关于创新药物靶点的洞见,带来创新疗法,满足广大未竟的医疗需求。(转化医学网36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