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冠】SARS抗体或能揭示COVID-19致命弱点

2020-04-05

  导致SARS的SARS-CoV起源于马蹄蝙蝠,但在2002年转移到中国南方的人类中,最终8,000多人感染,近800人丧命,后来通过封锁、隔离和其他措施将其控制。   SARS-CoV-2是一种引起COVID-19的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于2019年底首次出现在中国武汉市。它比其病毒表亲更具感染力,最终导致了大流行,并导致更多的疾病...

【Nature】特别报道:计算机模拟驱动了世界对COVID-19的反应

2020-04-04

当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数学流行病学家尼尔•弗格森(Neil Ferguson)访问位于伦敦唐宁街(Downing Street)的英国政府中心地带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离这场致命传染病有多近。3月中旬,他向官员简要介绍了他的团队有关计算机模型的最新结果。该模型模拟了冠状病毒SARS-CoV-2在英国人口中的迅速传播。不到36小时后,他在推特上宣布自己...

【热点】FDA紧急授权将氯喹、羟氯喹用于治疗COVID-19感染者

2020-04-03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3月28日发布了一份紧急授权(EUA),已经批准使用几十年前的抗疟疾药物羟基氯喹和氯喹,初步数据显示它们对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COVID-19有疗效。这项紧急授权是基于法国的一项小型研究的结果,在该研究中,5名COVID-19患者中有4名接受了氯喹治疗,结果“良好”。结果还表明,在接受氯喹治疗的80名患者中,65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平均不到5...

【新冠】“血清疗法”可用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

2020-04-01

“血清疗法”背景及原理 尽管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COVID-19,但绝大多数病例(约85%)实际上是无症状或轻度的,类似于感冒或流感。但是相对受新冠病毒侵害少的人获得了强大的免疫学遗产:血液中的抗体可以识别和攻击新的冠状病毒。 当前没有药物或疫苗可帮助抵抗COVID-19。但是,根据一些传染病专家的说法,在大流行初期,医...

【Nature】应对COVID-19的禁闭措施有助于提高地震波探测仪灵敏度

2020-04-01

近日,研究地球运动的研究人员在著名杂志《Nature》上发表一篇报告,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应对COVID-19而采取的禁闭措施的影响。 报告说,地震噪声(行星地壳振动的嗡嗡声)降低了,这可能是关闭交通网络和其他人类活动所致。研究人员说,这样探测器就能发现较小的地震,并能加强监测火山活动和其他地震事件。 ...

【热点】意大利的封锁持续延长至4月12日

2020-03-31

  2020年2月20日晚,在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确认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该患者是一名38岁的健康男性,患有轻度肺炎,没有相关的旅行史,也没有特殊的接触患病人群的经历。在随后的一周内,伦巴第地区的病例迅速增多。   为了应对疫情,最近意大利宣布米兰等地区进行封闭隔离,结果消息一出,意大利人做的不是服从政府指令,而是直接选择了逃离封锁地区。 ...

【Cell子刊】躲猫猫!删去一个基因令胰岛β细胞“遁形”,或成防治1型糖尿病的迂回路线

2020-03-27

  近日,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专家Feyza Engin团队在权威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重要结果,为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再下一城;发现删去小鼠胰岛β细胞中基因IRE1α,能诱导β细胞暂时性去分化,进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可能是高危人群在免疫浸润之前预防1型糖尿病的新策略;相关药物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  &e...

【突破】“新武器”EIDD-2801有望助力抗击COVID-19

2020-03-25

  在先前的研究中显示其有较高的潜力用于单药治疗季节性和大流行性流感病毒感染,为开展EIDD-2801临床试验和揭示EIDD-2801作用靶标奠定了基础。近日,生物技术网站genengnews(GEN)上,一篇文章就一种口服生物广谱抗病毒药物EIDD-2801进行了深度思考。   上周的bioRxiv预印本中发表了一篇关...

【研究】恒河猴的研究证实COVID-19再感染无关紧要

2020-03-24

参考:https://www.genengnews.com/news/covid-19-reinfection-not-a-concern-monkey-study-suggests/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

【热点】COVID-19在人类宿主中会进化!

2020-03-23

导言:目前,我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流行病的威胁:COVID-19。它和其他冠状病毒有什么不同?它会减弱还是变得更具毒性?哪些动物可能是它最初的宿主?自第一次发现以来,它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对找到治疗方法和设计有效的疫苗至关重要,对管理这种病毒也至关重要。 近日,预印本网站preprints上发表一篇文章,研究人员观察到从人类宿主分离的COVID-19菌株在2019年12...

3月27日16点直播 | NGS肿瘤新生抗原预测及功能分析

2020-03-23

新生抗原是肿瘤细胞中的非同义突变经过转录翻译及加工得到的多肽。由于正常细胞中不会表达肿瘤新抗原,新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不会经历中枢耐受机制和外周耐受机制,所以理论上新抗原是具有广泛的治疗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免疫治疗靶点。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和外显子测序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基因组上的突变信息(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等),如何从这些数据中快速准确的鉴定候选新抗原并筛选...

【新发现】临床试验显示HIV药物对COVID-19无效

2020-03-21

导言:先前有人指出,艾滋病药也能“救世”,或许对病毒性肺炎有效。但因无临床试验结果,李兰娟两款荐药遭质疑。研究人员就此展开了实验,结果显示HIV药物对COVID-19可能并没有明显效果。 中国的一组医生和研究人员发现,对HIV感染者有效的药物对COVID-19无效。该小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介绍了他们对中国武汉的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以及他们从中获得的经验。 ...

【热点】最新分析显示COVID-19重症患者危险因素!COPD患者死亡高

2020-03-21

导言: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已达到大流行的程度,在数周内影响了100多个国家。除了应对疫情的快速传播之外,也要对确诊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防止病情的进展,避免更多死亡的发生。近日,伦敦大学学院进行的一项新的系统综述和荟分析对COVID-19患者的病情快速进展做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COPD是住院患者中COVID-19重症患者的最大危险相关因素,而潜在的健康状况并不都具有严重的C...

【JAMA子刊】128万多名儿童研究的大数据证实:哮喘儿童更易患1型糖尿病,其兄弟姐妹也是!

2020-03-14

  导读:哮喘是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儿童慢性疾病,影响11%的6-7岁儿童;1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幼年自身免疫病,在瑞典的发生率最高。过去几十年中,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相似的上升趋势。关于特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尤其是哮喘和1型糖尿病并发的可能性,争议已久。   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Awad I. Smew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重要结果,依据128万多名...

【重大突破】261名患者实验表明,术后化学疗法有助于降低肾癌复发一半的风险!

2020-03-07

  导读: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肾癌不仅会造成肾功能损害,还会出现恶性转移,严重者危及生命。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此病复发率高,因此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减小复发风险的相关研究。   昨日,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在《柳叶刀肿瘤》杂志上发表新研究,研究人员进行了全世界针对肾癌进行的最大规模试验——POUT试验,发现化学疗法...

【临床】2103名患者活检数据表明,前列腺癌联合活检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

2020-03-06

  导读:之前研究表明,对前列腺进行12核系统前列腺活检会导致诊断不准确,从而导致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目前有两种方法:MRI靶向和系统活检。仅仅以MRI靶向或系统活检定位的活检就可以减少吗?是否可以两者相结合以此提高精确度呢?   昨日,Michael Ahdoot博士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前列腺癌诊断的文章,研究人员通...

“非典”时期的遗珠:89%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抑制该靶点可有效延缓COVID-19病毒复制!

2020-03-05

  导语:自疫情发生至今,多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相继展开,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疾病,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都更加困难,目前还未发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明确有效的特效药。   近日,由芝加哥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医学院等团队联合研究,在SARS-CoV-2蛋白中发现了COVID-19新的潜在的药物靶点。该靶点—N...

大反转!赛默飞斥巨资104亿欧元要约收购QIAGEN

2020-03-03

  2020年3月3日,生命科学巨头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券交易所:TMO)和全球领先分子诊断和样品制备技术提供商的QIAGEN NV(纽约证券交易所:QGEN) 宣布,其董事会以及QIAGEN NV的董事会已一致通过,赛默飞以104亿欧元(约115.9亿美元),即每股39欧元现金收购QIAGEN的提议。   要约价格比交易宣布前...

【JAMA】国内首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4天内传染5人,潜伏期长达19日

2020-03-02

  导读:新冠肺炎现有确诊人数已连续数日呈下降趋势,现阶段的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防疫抗疫的信心,但无疑也令一大批民众掉以轻心。我们必须警惕,这场顽强的燎原“疫”火最初仅仅是由一枚病毒、一个人点燃的。随着多数企业单位复工,“无症状感染者”这枚隐形的定时炸弹,可能给新冠肺炎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王梅云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