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超越金标准PCR测试! CRISPR-Cas13实现便捷、高灵敏核酸检测

2022-09-23

9月22日,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与康涅狄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高雪课题组、张毅课题组和高阳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LwaCas13a with enhanced collateral activity for nucleic acid detectio...

【NUCLEIC ACIDS RES】编辑效率91%!苔藓RNA编辑因子识别900个人类转录组脱靶点

2022-09-20

苔藓RNA编辑因子 在活细胞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信息流(traffic),如同置身与一个大型施工现场。在陆地植物中,DNA形式的蓝图不仅储存于细胞核中,还存在于线粒体(细胞的发电厂)和叶绿体(光合作用单元)之中。这些蓝图指导着蛋白质的构建,进而支持生命体的代谢过程。然而,蓝图信息是如何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传递的呢?——通过创建蓝图的转录本(RNA)来实现。转录本(RNA)随...

【9.14直播】“纳米见微,孔明知著”, Oxford Nanopore癌症研究用户分享会

2022-09-05

测序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基因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洞见。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使用高通量测序对人类基因组样本进行常规分析以发现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致病变异。 然而癌症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多因素疾病,并且大部分癌症无法通过使用传统短读长测序技术检测到的简单点突变来解释。因此,现在的癌症研究越来越重视分析结构变异 (SV)、DNA 甲基化和转录本的作用--它们与多种...

【Cell子刊】蛋白质RAF1的结构揭示:开发抗肺癌新药的关键步骤

2022-09-02

9月1日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的一项新研究的结果为设计RAF1降解剂打开了一扇机会之窗,这些降解剂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KRAS抑制剂联合使用,都可以在KRAS癌基因诱导的肺腺癌患者中产生重要的治疗效果。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7276522007973?v...

【快讯】2022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于8月31日在广州成功举办

2022-09-02

8月31日,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和转化医学网主办,丹纳赫生命科学承办。目前,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疾病与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流式细胞术、NGS及电镜技术等的...

痛风 | HLA-B*5801基因检测指导别嘌醇安全用药

2022-09-0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都随之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在饮食结构中比例升高、酒文化盛行造成的过度饮酒、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造成的精神压力,种种因素使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升高,威胁当代中国人的健康。然而,目前我国痛风规范化诊疗的推广力度和患者的依从性尚不尽人意。2020年,我国先后发布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实践指南》等,...

【参会提醒】2022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将于8月31日在广州举办,大咖云集,欢迎参加!

2022-08-30

参会提醒 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将于8月31日在广州香岚官洲酒店举办,以下为签到和防疫信息,欢迎您的到来! 签到时间:8月31日12:30-13:30 签到地点:广州香岚官洲酒店三楼签到处 地铁站短驳车: 上车地点:官洲地铁站A出口 发车时间:13:10发车,(13:00车辆到位) ...

中山医院与上海医药就21项系列专利转化签约,均为医学专家科创成果

2022-08-25

上海产医融合再有新突破!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21项中山医院的系列专利转化举行签约,转化项目均为最近几年中山医院肝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血管外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外科、皮肤科等专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化道路的“再进一步”有望让这些更优技术加快造福患者。 这21项签约项目涵盖肝癌、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日程公布】2022第二届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将于8月31日在广州举办,大咖云集,欢迎参加!

2022-08-22

邀请函 目前,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疾病与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流式细胞术、NGS及电镜技术等的出现和发展,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为持续推动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助力新技术临床转化,搭建高水平的多学科、综合...

【Gut】未来15年青年肠癌发病率翻倍?复旦大学马延磊团队最新研究揭密

2022-08-19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2科马延磊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Integrated metagen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reveals distinct gut-microbiome-derived phenotypes in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首次揭示了发病年龄小于50岁的青年肠癌(早发性肠癌)与发病年龄大于5...

【BMJ】每日盐摄入量减少1克可挽救中国近900万例心脏病/中风病例

2022-08-17

研究表明,仅减盐摄入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健康益处,同时,每天减少1克的摄入量很容易实现。这是发表于开放获取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项建模研究。 https://nutrition.bmj.com/content/early/2022/06/27/bmjnph-2021-000408.info 过量盐摄入的危害 ...

【Science】第一次大规模研究:131个人类大脑中体细胞突变的分析

2022-08-11

近日,一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131 human brains reveals aging-associated hypermutability”,向我们揭示了大脑中体细胞突变的复杂病因学及其与表型的潜在关系。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

重磅!真迈生物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获NMPA上市批准

2022-07-18

7月14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真迈生物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核,获准临床应用。 GenoCare 1600获批临床应用是真迈生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从启动GenoCare 1600研发到获得NMPA上市批准,真迈生物实现了做中国人自己的测序仪的梦想;同时,也是真迈生物国产...

【快讯】百创DG1000单细胞免费助研计划发布!

2022-07-18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转录组测序已经进入了单细胞时代。为推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青岛百创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百创智造)于2022年7月16日推出了“推单助研-百创智造单细胞助研计划”。百创智造希望通过贡献自身的力量助力单细胞研究向前发展。 活动详情: 提交一份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在摘要中详...

【Nature子刊】每晚醒100次竟正常?你甚至毫无察觉!

2022-07-18

大多数人认为,一夜好眠应该是睡眠时间不间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哥本哈根大学的新研究表明,一种应激相关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每晚醒来多次。但不要担心。这都是正常的,良好的夜间睡眠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意味着你已经睡得很好。这项研究发布于《Nature Neuroscien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2-...

【即将开播】打造基因测序整体方案,助力肿瘤分子分型研究,7月19日晚上七点,欢迎参加!

2022-07-18

会议背景 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在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等原因,导致了不同患者之间在疾病进展、临床疗效、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等方面差异巨大。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探讨癌症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为从传统的形态学分型转向精准的分子分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这将有利于实现从...

【即将开播】空间转录组学技术及算法在线研讨会,7月16日下午两点,大咖云集,欢迎收看!

2022-07-15

会议背景 空间转录组学是2020年Nature methods评选的年度方法,是当前单细胞组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在肿瘤学、病理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诸多临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研究者开发了多种空间转录组技术,可以在保留组织空间位置的同时获得基因表达特征、表观调控等组学信息,在传统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信息维度,使得研究者可以从更精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