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irculation】预防心脏“罢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体能活动
近日,根据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进行 150至300分钟的适度体力活动,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活动,将有助于减少60%以上的心力衰竭(HF)风险。此结果数据已排除了临床、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干扰。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epdf/10.1161/CIRCULATIONAHA.1...
【柳叶刀子刊】复旦类脑研究院和华山医院团队:全新模型精准预测个体未来5-10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9月23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名为UKB-DRP);该模型可对全因痴呆及其主要亚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能够对个体在未来五...
1.2万篇论文,累积影响价值26亿英镑:英国“钻石”光源助力科学改变世界
关于DIAMOND光源 01 DIAMOND光源(Diamond Light Source)坐落于英国南牛津郡(South Oxfordshire)迪德科特镇(Didcot),是英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为40多年来英国投资兴建的最重要的大科学装置和最大的民用科研基地。 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巨大的环,其工作原理如同一架巨型显微镜——将...
【NEJM】8万人10年随访,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遇挑战
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所推荐的筛查金标准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
“西式饮食”会导致结直肠癌!13万人研究表明竟与这类大肠杆菌有关
近日,发表在胃肠疾病领域《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富含红肉和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如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2)00672-2/fulltext?referrer=htt...
HLA-B*5801基因检测|关于“痛风性关节炎”——从检测到安全用药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关节炎是指关节内以炎症损害为主要特点的一类风湿性疾病。关节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老化、免疫、感染等,而痛风是其常见病因之一。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由痛风引发的多因素关节病,患者由于血尿酸(uric acid,UA)长期处于高水平,最终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囊、...
牛奶摄入也与癌症风险相关!超50万人研究表明牛奶摄入与12种癌症的关联!
乳制品作为现如今饮食的一部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检查了牛奶摄入与一系列健康结果之间的联系,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但仍没有确定的结果。 牛奶的消耗主要受乳糖酶基因(LCT)的影响,该基因编码乳糖酶,对乳糖消化至关重要。位于LCT基因上游的遗传变异与乳糖耐受能力和较高的牛奶摄入量有关。先前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遗传预测的牛奶摄入量可能与肥胖和代...
【JCO】再添新证!中山大学徐瑞华/王峰团队:这类食管癌患者也能从PD-1单抗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
在我国,食管癌为高发肿瘤,新发病例超过全球总数的50%,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6位,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20%。我国食管癌病例中,90%以上的组织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癌,与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继续探索有效的食管鳞癌治疗策略,进而改善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长期以来,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食管鳞癌的标准一线疗法,但其疗效并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不到...
超17万人研究表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结直肠癌风险降低22%
最近,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健康植物性食物(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与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2-02623-7 研究背景 01 越...
香港大学最新研究:肥胖会增加81%新冠重症风险和18%感染率
近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论文,研究表明,肥胖、吸烟会增加新冠的严重程度,重症风险增65%-81%,肥胖增加重症风险与ACE2受体有关。 https://doi.org/10.1002/jmv.28205 研究背景 01 肥胖、吸烟等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而维生素D、血压和血糖特征的相...
【柳叶刀子刊】噩梦竟是老年痴呆前兆!研究表明每周做噩梦多于一次,痴呆风险增加120%
近日,发布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一项基于三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了噩梦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较高频率的噩梦(每周1次及以上),与中年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提高近3倍、老年罹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120%。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clinm/article/PIIS2589-5370(2...
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南京大学魏嘉教授团队提出增强PD-1阻断治疗的新策略
2022年12月2日,南京大学魏嘉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胃癌免疫微环境全新调控靶点DKK1及其诱导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并且提出联合阻断DKK1与PD1是极具前景的胃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https://aacrjournals.org/cancerimmunolres/artic...
中国1590家医院1.8万例患者研究:低温不仅会导致心脏疾病,还会引发肺栓塞,老年痴呆......
低温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高温 01 2015年7月,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跨国研究就指出了适度低温的风险。研究共纳入分析7422万死亡案例,中国15个城市的数据显示可归因于温度的死亡率达11%,是最高的。总体看,低温引起的死亡率为7.29%,显著高于高温引起的死亡率0.42%。 低温对心脏,大脑健康等造成很大危害 &n...
一年发布21篇!北大汤富酬教授团队2022年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研究综述
2022年(截止到2022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共发布研究成果21项,本文对以下九项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01 2022年1月25日,暨南大学兰雨,刘兵及北京大学汤富酬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小鼠和人类胚胎中发生关键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事件的时间窗口...
患癌风险降低61%!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改变这三种生活方式就可做到
近日,瑞士苏黎世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rontiers in Aging》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简单的三种生活方式改变,高剂量维生素D、omega-3和简单的家庭锻炼计划可以将70岁以上老年人患癌风险降低61%。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ragi.2022.852643/ful...
开灯睡觉危害多!上海交大近10万人研究表明不仅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导致糖尿病......
2022年1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徐瑜等人在《Diabetologia》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夜间暴露于人造光,会改变人体生物钟,影响血糖控制,从而导致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22-05819-x 多种癌症患病风险增加 ...
【Nature子刊】100多种新遗传风险被发现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
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研究员和生物统计学家Li Hsu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大大扩展了我们对基因变异对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影响的认识。” 该研究结果于12月20日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Hsu及其同事汇集了先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Nature】PD-1免疫疗法不仅能抗癌,还能抗衰老!
PD-1抑制剂的作用并不止于癌症治疗。2022年11月2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衰老细胞异质地表达免疫检查点PD-L1,PD-L1+衰老细胞在体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积累。该研究表明,通过阻断PD-L1-PD-1消除PD-L1+衰老细胞是一种有前景的抗衰老治疗策略。 https://www.nature.com/ar...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蔡志坚团队发现肿瘤细胞外囊泡调节抗PD-L1治疗耐药性机制
2022年10月11日,浙江大学蔡志坚团队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外囊泡通过诱骗抗PD-L1调节抗PD-L1治疗耐药性。研究发现PD-L1+ TEVs在很大程度上诱骗了αPD-L1, TEVs结合的αPD-L1被巨噬细胞更快地清除,导致对肿瘤PD-L1的封锁不足和随后的αPD-L1治疗耐药。通过Ra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