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100%有效对抗新冠引发的脑损伤!这种新冠牛痘疫苗可阻止脑病毒复制

2023-01-11

2023年1月9日,发布于《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以修饰的安卡拉牛痘病毒(MVA)为载体的新冠候选疫苗—MVA-CoV2-S,可以100%有效对抗新冠病毒在易感小鼠大脑的感染及其引起的脑损伤。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2-01242-y 研究背景 ...

中国近8万人研究表明每天多吃100g水果,可预防糖尿病!

2023-01-10

近日,一项近8万人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摄入频率可以预防T2D的发生,特别是在NGT中,但在糖尿病前期则不能,即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量,以预防正常血糖人群中的T2D。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94-022-02998-6 研究背景  01  膳食新鲜水...

真实生物联合复星医药向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

2023-01-09

      2023年1月9日,真实生物联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医药”)通过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向中国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覆盖180个县。       阿兹夫定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

【Hepatology】增加55%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18年后全球肝癌确诊及死亡人数大预测

2023-01-08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WHO)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Global burden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2020 and predictions to 2040”。研究人员预计,到2040年全球肝癌的新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增加55%。 https:/...

性别决定COVID对身体的影响!北大曹云龙再发文:揭秘XBB.1.5的传播性增强的原因

2023-01-05

2023年1月3日,北京大学曹云龙、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祥喜等人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发表了题为“Enhanced transmissibility of XBB.1.5 is contributed by both strong ACE2 binding and antibody evasion”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XBB.1.5的传播性增强,是由于强ACE2结合和抗体逃逸能力。 ...

3种技术+超12万人研究!遵义医科大学研究发现增加患肺癌风险的潜在因果关系

2023-01-04

近日,发表在《Cancer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Causal associations betwee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risk: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 (MR) 方法,表明胃食管反流病 (GERD) 与肺癌风险存在因果关系。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林欣团队揭示酪氨酸磷酸化调节RIPK1活性以限制细胞死亡和炎症

2023-01-03

2022年11月3日,清华大学林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regulates RIPK1 activity to limit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nus激酶1(JAK1)和SRC能够在Y384(小鼠RIPK1中的Y383)磷酸化R...

同济大学田志新:N-糖基化蛋白质组学 | WeOmics-G17

2023-01-03

“Westlake Proteomics Series” (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 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 (π-HuB) Project共同举办,并由西湖欧米承办,SCIEX协办。 本期研讨会主题:N-糖基化蛋白质组学 ...

保持适宜室内湿度可预防新冠!麻省理工针对121个国家研究揭示40%-60%湿度最佳!

2023-01-03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住所等室内空间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可能有助于保持健康。同时,与减少 COVID-19 病例和死亡人数相关的“最佳点”是 40%-60% 的室内相对湿度。将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这些参数之外的人感染COVID-19的几率更高。 https://www.webmd.com/covid/news/20221118/right-indoor-humidit...

国产新冠药登顶国际期刊:研究发现国产VV116疗效不差于Paxlovid且更安全

2022-12-29

2022年12月28日,上海瑞金医院赵任教授、上海仁济医院皋源教授和上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合作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杂志发表题为“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成人患者,在至持续临...

【Circulation】预防心脏“罢工":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体能活动

2022-12-29

近日,根据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进行 150至300分钟的适度体力活动,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活动,将有助于减少60%以上的心力衰竭(HF)风险。此结果数据已排除了临床、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干扰。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epdf/10.1161/CIRCULATIONAHA.1...

【柳叶刀子刊】复旦类脑研究院和华山医院团队:全新模型精准预测个体未来5-10年痴呆症发病风险

2022-12-29

9月23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于《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 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名为UKB-DRP);该模型可对全因痴呆及其主要亚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进行前瞻性预测——能够对个体在未来五...

1.2万篇论文,累积影响价值26亿英镑:英国“钻石”光源助力科学改变世界

2022-12-28

关于DIAMOND光源  01  DIAMOND光源(Diamond Light Source)坐落于英国南牛津郡(South Oxfordshire)迪德科特镇(Didcot),是英国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为40多年来英国投资兴建的最重要的大科学装置和最大的民用科研基地。 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巨大的环,其工作原理如同一架巨型显微镜——将...

【NEJM】8万人10年随访,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遇挑战

2022-12-28

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所推荐的筛查金标准是结肠镜检查——结肠镜筛查或许比乙状结肠镜检查更为有...

“西式饮食”会导致结直肠癌!13万人研究表明竟与这类大肠杆菌有关

2022-12-28

近日,发表在胃肠疾病领域《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表明,富含红肉和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能通过肠道微生物(如特定类型的大肠杆菌)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https://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22)00672-2/fulltext?referrer=htt...

HLA-B*5801基因检测|关于“痛风性关节炎”——从检测到安全用药

2022-12-28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关节炎是指关节内以炎症损害为主要特点的一类风湿性疾病。关节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老化、免疫、感染等,而痛风是其常见病因之一。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由痛风引发的多因素关节病,患者由于血尿酸(uric acid,UA)长期处于高水平,最终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滑膜囊、...

牛奶摄入也与癌症风险相关!超50万人研究表明牛奶摄入与12种癌症的关联!

2022-12-27

乳制品作为现如今饮食的一部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检查了牛奶摄入与一系列健康结果之间的联系,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但仍没有确定的结果。 牛奶的消耗主要受乳糖酶基因(LCT)的影响,该基因编码乳糖酶,对乳糖消化至关重要。位于LCT基因上游的遗传变异与乳糖耐受能力和较高的牛奶摄入量有关。先前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遗传预测的牛奶摄入量可能与肥胖和代...

【JCO】再添新证!中山大学徐瑞华/王峰团队:这类食管癌患者也能从PD-1单抗联合化疗中显著获益

2022-12-27

在我国,食管癌为高发肿瘤,新发病例超过全球总数的50%,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6位,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20%。我国食管癌病例中,90%以上的组织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癌,与欧美国家以腺癌为主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目前,继续探索有效的食管鳞癌治疗策略,进而改善我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长期以来,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食管鳞癌的标准一线疗法,但其疗效并不理想,中位生存期不到...

超17万人研究表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结直肠癌风险降低22%

2022-12-27

最近,发表在《BM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健康植物性食物(全谷物、新鲜水果和蔬菜)的饮食与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22-02623-7 研究背景  01  越...

香港大学最新研究:肥胖会增加81%新冠重症风险和18%感染率

2022-12-27

近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论文,研究表明,肥胖、吸烟会增加新冠的严重程度,重症风险增65%-81%,肥胖增加重症风险与ACE2受体有关。 https://doi.org/10.1002/jmv.28205 研究背景  01  肥胖、吸烟等增加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而维生素D、血压和血糖特征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