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聚焦基因组学前沿 |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十八届年会(ICG-18)在张家界盛大开幕!
为纪念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中国卷筹备会议 25 周年及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完成 20 周年,2023年4月12日,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第十八届年会(ICG-18 )在中国著名旅游城市张家界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医学专家、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因组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全球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深入交流合作。 在开幕式上,国际基因...
【4.12直播】预防疫情大爆发——从源头快速监测禽流感基因组
甲型流感病毒,例如目前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在鸟类中传播的 H5N1 亚型,可以感染对养殖业很重要的各种动物群,包括家禽和猪。此外,目前流行的甲型禽流感已被证明能够偶尔感染人类。为了正确管理疾病,正确识别和分型病原体非常重要。此外,可以通过分析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中的个体变异来确定分子流行病学模式。Oxford Nanopore创建了一个基于 NextFlow 的生物信息学管道,从纳米孔测序数据中生...
警惕!爱尔兰最新研究证实:睡眠有这5个特征,中风风险或高5倍,午睡超1小时,风险高88%
4月5日,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eur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leep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Acute Stroke: Results from the INTERSTROKE Intern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睡眠不佳与急性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拥有5个以上睡眠障碍症状,与中风风险高...
科亦生物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助力临床合理用药
UGT1A1(尿苷二磷酸糖苷酸转移酶1A1)是UGT大家族中参与酚和胆红素代谢的UGT1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主要分布于肝脏中,以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为糖基供体,与底物发生结合反应,增加底物的水溶性,从而使底物易于溶解,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目前已知UGT1A1是伊立替康最主要的同工酶,伊立替康是半合成的可溶性喜树碱衍生物,其抗肿瘤活性比喜树碱高。其首先于日本上市,随后获FDA、...
【日程发布】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将于04月20-21日在山城重庆召开,诚邀您的参与!
邀请函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
【Science子刊】胡全银教授团队最新研究:通过招募抗PD-1偶联血小板,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近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胡全银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ctive recruitment of anti–PD-1–conjugated platelets through tumor-selective thrombosis for enhanced anti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通过启动肿瘤局部凝血信号级联,利用...
西南医大/华西医院166万人研究:每天吃半两豆腐,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2023年3月10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在《Nutrient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与低摄入量相比,每天大豆摄入量最高的参与者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的风险分别降低17%、13%、21%、12%。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5/6/1358 Circulation研究 ...
互动有奖!4月14-15日ICG-18北京会场,一起探讨HGP的未来机遇和挑战!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常被用来与阿波罗登月计划比较,因为它标志着基因组学领域的突破性里程碑,此后的多种技术创新,也让基因组测序更为高效、精准和普及。 HGP的遗产是影响深远和持久的,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周年之际,ICG-18北京会场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及探讨HGP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欢迎大家报名参会! 北京会场·主持人阵容 ...
倒计时1天 | CRISPR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细胞治疗的应用进展专题研讨会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突破,不仅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解析基因组学的强有力工具,而且也推动了基因编辑市场收入的快速增长。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细胞治疗,能利用来自患者或供体的干细胞、免疫细胞,来替代受损或患病的细胞进而刺激身体的免疫反应或再生。基因编辑技术与细胞治疗的结合,由于不需要导入外源基因,而且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缺陷基因进行修复,针对的疾病类型更多样,为许多疾病的治...
文末福利!ICG-18杭州会场报名进行时,4月25日-28日等你来!
历年来,在一众行业精英翘楚的支持下,ICG已成为自带影响力的全球学术盛会! ICG-18将继续发扬“共有、共为、共享”的精神,在组学、医学、生物学等多领域持续发力,为造福人类多出一份力! 杭州日程及嘉宾 洽谈合作 邮箱:icg18@bictimes.cn 电话:王少康 189 6912 8958 ...
【倒计时1天】 Bionano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中国区学术研讨会 3月25日上午9点在线举办,欢迎免费观看
诚邀您和我们一起,跟着领域内杰出专家和研究者们一同探索新技术可能为临床检测模式带来的改变! 您将了解: 全基因组光学图谱(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作为一种革新的细胞遗传学技术平台,如何以强大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发现能力助力于产前及生殖遗传领域,缩短精准诊断时间,拓宽生命之路: • 复发性流产、不孕不育病例中的隐匿性染...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开展3.18全国爱肝日“关注脂肪肝,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
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更是体检肝脏生化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据统计,我国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30%并仍在不断增高,全国现约有2亿多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预计2030年患者人数将突破3亿。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传播权威且实用的脂肪肝防治知识,同时吸引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脂肪肝防治。3月18日第23个“全...
【倒计时1天】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前沿分享3月24日下午两点在线举办,欢迎免费观看
单细胞测序技术自2013年登顶Nature年度技术以来,排除异质性的干扰,从单细胞层面,解析复杂的内环境信息,大有成为行业内“金标准”的趋势。多组学技术通常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多个维度,单一组学的数据对于研究生物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细胞生物学的领域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共同阐述的方式才能指导人们更好的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单细胞多组学技...
剑桥大学3000万人研究,每天仅步行11分钟,降低23%死亡风险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Non-occup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 and mortality outcomes: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lar...
【Science Advances】世界首个!可100%抵御致死性细菌感染的mRNA疫苗问世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A single-dose F1-based mRNA-LNP vaccine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the lethal plague bacterium”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首个基于mRNA的疫苗,其或能100%有效抵御一种对人类致死的细菌...
【倒计时1天】多因子检测助力临床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鉴定,3月16日下午两点开播,欢迎参加
会议背景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新药研发的重要主题,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靶向疗法为肿瘤精准诊疗带来了希望,使得个性化医疗成为可能,药物研发机构为此也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并用于生物标志物的研发,如何更准确地推出有临床意义、经得起临床验证的生物标志物,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
最快15分钟见效!此类疗法首获FDA批准,有望治愈世界第二大致残原因
上月发布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 Neurology)的3期关键试验数据显示,经Zavzpret治疗两小时后,疼痛症状及最烦人症状(MBS)成功消除的患者比例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在15分钟内快速起效。 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 01 偏头痛是一种以严重头疼发作为特征的神经系统...
【Science】耗时12年!剑桥大学绘制最完整果蝇全脑图谱!3,016个神经元,548,000个突触!
2023年3月10日,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果蝇幼虫全脑神经元连接组图谱—“大脑地图”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将支持未来的脑科学研究,并启发人们设计出新一代AI系统。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9330 研究背景 01 ...
【快讯】第二届大人群研究鼎峰论坛圆满召开,大人群基因组研究实现从0到1跨越,产学研医共议未来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大人群基因组研究逐步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助力研究人员持续性深入挖掘"从个体到人群""从序列到序列"的奥秘,从而多维度地破解和解读医学与人类健康遗传的密码。大人群队列研究是一项需要国家、科研单位、产业公司以及商业资本一起携手和配合来共同推动的长期投入性工作。 2023年3月11日,由华大智造主办的“群”观 · “测”万象——第二届...
点赞!136页Nature论文打破国内外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近日,由胡鸿杰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徐升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A wearable cardiac ultrasound imager”,发表在《Nature》。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能正常工作。而在此之前,人们要做类似的心脏监测,不仅需要笨重的医学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无法获取患者在运动当下的心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