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7月19日直播】Oxford Nanopore 纳米孔测序在感染性疾病和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线上研讨会
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学和传染病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从分离株中生成完整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直接从样本中快速检测病原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 然而,较长的周转时间、较高的经济成本以及传统测序平台的技术限制阻碍了许多此类应用的广泛采用。 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能够提供快速、准确且经济高效的方法来识别和表征微生物的基因组成,并跟踪传染病的传播。除此之外,纳米孔测序...
【7月13日直播】通过Oxford Nanopore单细胞全长测序和空间分析揭示生物学的新维度
对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和转录组异质性分析为许多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见解。利用传统的短读长测序技术进行单细胞测定存在局限性:例如,在转录组研究中无法在异构体方面确定转录本丰度。纳米孔长读长测序能够解决这些挑战,可以在单条读长中对全长转录本和大基因组区域进行端到端的测序,并覆盖重复区域和结构变异。 2023年7月13日,我们邀请到多位嘉宾分享自己使用纳米孔单细胞测序进行的研究:首先, Da...
【CTM】1+1 > 2!北京大学发现促进胃癌免疫疗法疗效的新型辅助剂
6月28日,来自北京大学的彭智和沈琳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名为“The gut microbiome affects response of treatments in HER2-negativ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的研究文章,文章通过分析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在基线和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重磅揭晓 |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超1200家展商名单盛大公布!
Ana说 亚洲重要的分析、生化技术、诊断和实验室技术博览会——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即将于2023年7月11-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H、1.2H、2.2H拉开帷幕。Ana为大家抢先揭晓备受关注的展商名单。 analytica China 预登记通道正式开启! 扫...
历时20年!随访170万人!大型研究揭示糖尿病等多重疾病极大影响预期寿命
多重疾病是指一个人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期健康状况。它与生活质量下降、功能下降、多种用药、治疗负担增加、保健使用增加(包括急诊住院)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同时存在的疾病越来越多,加重了病人及其保健服务提供者的负担。与多种疾病有关的保健和社会护理费用超过单独管理个别构成疾病的预期费用,每增加一种慢性病,费用就增加一倍左右。在过去的35年里,世界范围内多重疾病的患病率有所上升。在英...
倒计时13天: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亮点抢先揭晓!
Ana说 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即将于2023年7月11-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H、1.2H、2.2H拉开帷幕。 本届展会总展示面积超80,000平方米,展商规模创新高,截至2023年6月,签约参展企业近1200家,较上届同期增长31.2%。analytica China 得到了新老展商的大力支...
【STTT】北大季加孚教授团队发现调节PD-L1新机制,开发胃癌治疗新方法
6月26日,北京大学季加孚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TRIM28 promotes the escape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from immune surveillance by increasing PD-L1 abundance”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TBK1抑制剂与CTLA4免疫...
【直播倒计时1天】融合基因NGS研究现状、进展与解决方案
融合基因(Fusion gene)是指两个基因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序列相互融合为一个新的基因的结构变异。部分基因融合(如NTRK基因)作为泛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致癌驱动因素之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在临床诊断、治疗乃至预后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临床上经典的融合基因检测技术RT-PCR和FISH等技术很大程度限于对已知断点和常见经典结构变异的检测。 随着过去十...
不要喝酒!不要喝酒!北大、牛津联合研究:喝酒增加中国男性罹患61种疾病的风险
近日,北京大学联合牛津大学在《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项基于中国成年人群的重要研究成果“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more than 200 diseases in Chinese men”,研究显示,饮酒会增加中国男性罹患61种疾病的风险,这些疾病包括许多因缺少证据而尚未被认为与饮酒有关的疾病。这项研究结果也提示我们饮酒对世界各地人群...
第二届中西医整合精准医学大会暨融创交叉医学创新论坛将于6月15-18日在重庆召开,欢迎参与!
为促进国内精准医学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开展中西医整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提高区域重大疾病临床诊疗和转化研究水平,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重庆市医学会、重庆抗癌协会、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重庆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会、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重庆市健康管...
喜讯!瑷格干细胞公司首款干细胞治疗药物AG1001获批临床
2023年6月9日,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代号:AG10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予以准许开展临床试验。 ▲国家药监局官网:瑷格干细胞“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关于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
【16日大咖风采】第五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近400位院士、长江、杰青、优青等肿瘤领域基础与临床大咖分享,邀您相聚上海!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五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四届中德双边论坛 & 第八届公济肿瘤论坛” 将于2023年06月16-18日(前沿创新篇)和2023年10月20-22日(临床转化篇)在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海军...
【Cancer Cell】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揭开CD11b激动剂治疗胰腺癌的机制
2023年5月25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Context-dependent activation of STING-interferon signaling by CD11b agonists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CD11b激动剂治疗胰腺癌的机制,即CD11b激动剂通过激活STN...
特惠618!解码DNA隆重推出PacBio Revio三代测序“盲定优惠”活动!
近日,全球首批华东首台PacBio Revio三代测序平台已正式落地解码DNA总部,进一步加速解码DNA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战略布局。 解码DNA将建成全球少数同时具备Illumina、华大、PacBio三大主流平台的测序中心,为广大客户提供中立、多、快、好、省的测序和检测服务。 属于测序人的618狂欢来啦~ 解码DNA 隆重推出 Pa...
【直播倒计时1天】NGS技术在肿瘤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与进展
近年来,下一代测序(NGS)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肿瘤临床研究的加速变革。NGS技术作为高通量的基因测序手段,能一次性检测出更多、更广、更全的基因位点,识别各种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变异类型,正被广泛用于肿瘤诊断和分子分型、指导治疗药物选择、遗传风险相关基因评估等研究,是当下帮助患者获得临床肿瘤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促进各企业、研究机构、医院等相关基因检测行业的技术...
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团队:1毫升血可预测疗效!“最毒”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3年5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Med》发表封面论文,首次揭示了一种名为“CCL19+树突状细胞”的细胞亚群,在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影响疗效的关键作用。这为破解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https://www.cell.com/med/fulltext/S2666-6340(23)...
【直播倒计时1天】类器官的构建与药物研发在线研讨会
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有力工具,这些与自身器官结构类似的三维(3D)组织可在体外生长,形成其原生器官的“微缩版本”。类器官拥有从健康或病变的细胞和组织中自我培养的能力,并具有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药物研究中。尽管很多应用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以更精确和详细的方式揭示疾病机制,并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持续加速类器官技术的发展。 ...
消除70%—100%肿瘤!麻省理工研发双功能抗癌疫苗问世,或可“根除”肿瘤
近日,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治疗性癌症疫苗,能够恢复STING信号传导并消除结肠癌和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大多数肿瘤,且副作用最小。同时,该疫苗还抑制了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的肿瘤转移,防止了治愈小鼠肿瘤的复发。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