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82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有史以来最低价!礼来愿以6折销售PD-1抑制剂,以期打破市场“垄断”,FDA究竟能否批准?

2022-02-10

Pazdur和FDA内部人士认为,他们反对信迪利单抗的理由非常有说服力,该药品仅在中国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可能无法证实该药品是否同样适用于不同体质的美国患者。 尽管Pazdur此前接受STAT News采访时曾表达过一些含糊其辞的观点,但他近来一直坚持,仅以中国数据为支撑的药物不足以获得批准。 如果该机构坚决执行其严厉的指导方...

【Nature】实现“1+1>2”的效果!筛选1.8万种药,发现新的抗病毒药物组合对SARS-CoV-2非常有效

2022-02-08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治疗COVID-19的强大的抗病毒药物组合。将Brequniar药物与remdesivir(瑞德西韦)或molnupirvir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均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紧急用途),可抑制人类呼吸道细胞和小鼠体内的SARS-CoV-2病毒,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本周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

【CTM】国人主编,发文量暴增,影响因子破10分,接受速度还快!

2022-02-07

《临床转化医学》(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TM) 于2012年创刊,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聘教授王向东教授任主编,是一份国际发行、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旨在促进和加速临床前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加强基础和临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 杂志主页: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

CCTV-1《朝闻天下》丨博奥晶典抗疫“轻骑兵”-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全力保障央视春晚疫情防控工作

2022-01-30

2022年1月29日,随着农历虎年脚步的临近,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将如期与广大观众见面。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为确保央视春晚顺利举行,博奥晶典抗疫“轻骑兵”——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亮相春晚演播现场,为春晚演职人员及周边环境提供硬核科技检测。 来自前线CCTV-1《朝闻天下》 视频报道 ...

【年终盘点】2021年新冠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2022-01-29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已经席卷全球,高传染率、高死亡率,是对整个地球人类的一次大挑战。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又定义了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但是经过近两年来的摸索,新冠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临床表现、治疗和疫苗等方面,盘点了2021年度COVID...

【年终盘点】2021年单细胞测序领域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2022-01-26

单细胞测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SCS)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作为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者转录组进行测序,从而分析相同表型细胞的遗传异质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细胞是完全一样的,单细胞测序技术便能够解析细胞间更加细微的差异,揭示出每个细胞独特的微妙变化,甚至可以揭示全新的细胞类型。作为...

【年终盘点】2021年基因编辑领域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2022-01-24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作为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的重要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得生物体的遗传改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在20世纪80年代始,基因编辑技术开始不断发展。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横空出世之后,各路科研“豪杰”应用和发展该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更是有了...

【年终盘点】2021年类器官领域必看的精华研究内容

2022-01-24

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与传统2D细胞培养模式相比,3D培养的类器官包含多种细胞类型,突破了细胞间单纯的物理接触联系,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高度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功能的“...

2021年CTC临床应用进展 | 国内指南及共识

2022-01-21

CTC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实体肿瘤的情况,可以作为补充手段进行病理诊断、疾病监测、分子测序等。不仅可以动态监测,还可以用于判断预后,其应用已经从数目走向了分子分型和细胞测序时代。 CTC检测有助于正确判断疾病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指导个体化治疗、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判定治疗疗效及预测预后生存,同时也是分析耐药分子机制及解决肿瘤异质性的一...

2022年度中国医学科研峰会暨2021年度科研报告发布隆重召开!

2022-01-21

“在医疗,医药和医保的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以科研促临床」的意识越来越普及,科研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科研不仅成为衡量医院竞争力的重要尺码,也是考核医生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随着中国创新药物蓬勃发展,科研给制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梅斯医学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在“2022年度中国医学科研峰会暨2021年度科研报告”(下称:科研峰会)上指出。 科研管理逐步实现「...

【直播倒计时1天】《药精准》首期隆重开播!

2022-01-19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首期介绍 《药精准》首期直播将聚焦全球科研机构、临床医生和医疗企业广泛关注的前沿技术MRD,血液肿瘤领域临床权威专家、诊断技术大咖及新药研发团队负责人等,将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实际临床实践,详细介绍MRD在血液肿瘤领域...

2021上海进博会|江苏一米与加拿大BioTrensend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01-17

战略合作 11月4日,江苏一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YIMIBio-TechCo.,Ltd)与加拿大生物电传感领军企业BioTrensendHoldingInc.在2021上海进博会加拿大代表团招待酒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江苏一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为为出席签约仪式! 江苏一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

喜讯!杂交仅需15分钟—芝友医疗推出膀胱癌超快速FISH检测试剂盒

2022-01-13

继全自动FISH玻片处理系统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器械备案后,芝友医疗于近日又推出了新的FISH检测试剂-膀胱癌FISH检测试剂盒! 芝友医疗FISH检测产品优势 相较于市场上FISH商业试剂盒,芝友医疗FISH检测试剂具有如下优势: 芝友医疗新近推出的膀胱癌FISH检测产...

喜讯丨博奥晶典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成功入选202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22-01-11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 2022年1月10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发布会线上成功举办。在最新揭晓的“2021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中,博奥晶典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凭借优异的创新性能、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显著成效,从众多推荐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全集成...

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完美落幕,领因生物带您回顾精彩瞬间

2022-01-10

王忠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对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的召开表示欢迎和感谢。 他在致辞中讲到:基因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 武汉是基因技术创新发展的理想之地,是基因技术人才聚集地,基因创新成果转化地,基因产业发展承载地。 武汉有130万在校大学生,15名生物领域院士,并引进相关...

喜报:热烈祝贺一米生物CEO李为为女士入选中国医药城第十一批“113人才计划”

2022-01-06

李为为女士此次入选的项目是生物样本 DNA/RNA 采集保存技术。该项目主要聚焦多种生物样本的采样和保存,为开展基因检测和生物样本检测提供高品质采集器,致力于促进我国诊断学科发展。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多项专利,且已实现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其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唾液DNA采集保存器、尿液RNA采集保存器以及粪便/肠道微生物采集保存器等,其中部分产品...

【Nature子刊】利用干细胞类器官模型,揭示受COVID-19损伤的肺和肺纤维化中独特的干细胞轨迹

2022-01-04

COVID-19等疾病对肺部造成严重损伤,引发异常干细胞修复,从而改变肺部结构。损伤后异常的干细胞分化可阻止正常肺功能的恢复。 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于近日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合作研究中,UCSF研究人员Jaymin Kathiriya博士和Wang Chaoqun博士发现,严重的肺损伤可以触发肺干细胞发生异常分化。Drs....

喜报!一米生物喜提ISO 13485和ISO 9001

2021-12-31

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原中国医疗器械质量认证中心)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简称CMD),并实施工商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是具有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双重认可资格的法律实体。同时也是国内最权威的医疗器械审核认证机构。 ISO 13485是医疗器械行业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是由国际标准...

【Cell子刊】每个细胞每天遭受超10000个DNA损伤,研究开发新技术以支持可视化DNA修复!

2021-12-30

组成人体的万亿细胞中,每一个每天都会遭受超过10000个DNA损伤。如果细胞无法修复它们,这些损伤将是灾难性的,但一种非常精细的检测和修复遗传损伤的机器正在发挥作用,以防止DNA突变和癌症等疾病。在应用于高通量显微镜的机器学习的帮助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Alejo Efeyan领导的代谢和细胞信号小组成员,研究者Bárbara Martínez,以及来自麻省总医院(美国波士顿)...

【同步直播】行知践行者-单细胞科研创造营(武汉站)将于12月29日举办,欢迎在线观看!

2021-12-29

直播入口 扫描扫码上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免费观看 活动背景 单细胞技术不同于传统测序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让研究者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了解细胞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单细胞领域的学术文章更是常常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