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1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抗抑型免核酸提取直扩技术(PCR & LAMP)让分子诊断更简单快速
通常来说,PCR检测中需要先从样品中提取核酸(DNA / RNA)。如果直接对样本进行检测,样本中的PCR抑制物会降低灵敏度和准确性,因此核酸提取是移除这些PCR抑制剂的必要步骤;然而核酸提取是一个有局限性的步骤,比如: 组织样本的研磨、核酸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多、时间长,易造成样本交叉污染和/或降解 增加实验的试剂、仪器...
【会议资讯 】2021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注册和临床试验法规论坛
为进一步促进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推动国内外体外诊断企业交流合作,泰格捷通和海河生物携手杭州天和高科产业园区将于2021年08月06日在杭州联合主办 “2021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注册和临床试验法规论坛”。本次论坛预计将有100多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对体外诊断产业的影响、中国以及全球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专题讲演与讨论。 会议...
【报名】质谱组学加速新药研发与临床诊断应用研讨会
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多的需求将会被释放,新药研发行业将紧密结合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掌握临床需求变化,极大丰富临床应用场景。通过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升级,推动新药研发产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新药研发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近年来,人类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临床研究和提高诊断水平已成为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要领域。目前,在临床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
《转》访迪谱诊断CEO张郁:聚焦临床,让更多人受惠于核酸质谱技术的优势和魅力
迪谱诊断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一家以创新型诊断技术为核心,服务于生命健康领域的诊断公司,致力于实现高端分子诊断设备及其创新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发生产、NMPA注册与临床应用。 近日,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到迪谱诊断CEO张郁先生。他分享了质谱技术的发展过程,核酸质谱技术、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情况,以及对我国高端分子诊断行业发展的看法,以下是采访内容。 转化医...
《转》访丹纳赫诊断平台首席医学官汤一苇:胸怀开放的心态,拥抱分子诊断新技术!
丹纳赫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型世界500强集团,旗下诊断平台包括贝克曼库尔特、雷度、麦默通、徕卡、赛沛等知名企业。 近日,转化医学网有幸采访到丹纳赫诊断平台/赛沛中国首席医学官汤一苇博士。他分享了对分子诊断新技术的看法,分子POCT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丹纳赫集团诊断平台如何推进本土化进程,来进一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以下是采访内容。 ...
【征文通知】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优秀青年论坛征文启动,欢迎投稿!
征文背景 作为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领域重要的学术论坛,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旨在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优秀青年学者、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一个让产学研医充分交流互动的平台,本次论坛将聚焦生物标记物、基因检测、分子病理、微生物诊断、疾病特异性诊断、新药研发、新型诊断方法开发、遗传病检测、医疗大数据、市场与法规等精准医学领域关键问题,进行积极探讨,促进基础科学...
【新研究】住得离医院远,真的容易导致青少年被诊断出癌症晚期吗?
之前就有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癌症患者居住地距离医院的距离影响着他们的癌症存活率。也许,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也许是离医院近的患者能有更好的医疗待遇、他们能够更快捷地得到救治。近日,这项青少年癌症存活率与距离医院远近的关系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关注。 研究发现,居住在美国农村和离医院远的青少年比居住在美国大都会、离医院近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这种在癌症后期才发觉自己...
【新研究】住得离医院远,真的容易导致青少年被诊断出癌症晚期吗?
之前就有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癌症患者居住地距离医院的距离影响着他们的癌症存活率。也许,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也许是离医院近的患者能有更好的医疗待遇、他们能够更快捷地得到救治。近日,这项青少年癌症存活率与距离医院远近的关系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关注。 研究发现,居住在美国农村和离医院远的青少年比居住在美国大都会、离医院近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被诊断出癌症晚期,这种在癌症后期才发觉自己患有癌症的人将...
【邀请函】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第一轮通知,诚邀您的参与!
尊敬的各位同道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组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分子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分子诊断目前在疾病预防、疾病筛查、精准用药、愈后评估、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子诊断已成为精准医疗的基石。为持续推动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创新,促进基础科研向临床和产业转化。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暨分子诊断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将于...
【快讯】罗氏诊断携手金橡医学,助力中国精准医学转化创新发展!
双方表示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精准医学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优势,加深双方在基因测序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层面的全面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推进前沿技术的探索,助力精准医疗的持续创新。 罗氏诊断中国副总裁-生命科学部袁健中先生、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部销售市场总监杨永刚先生、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部销售总监王宇杰先生、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部市场副总监...
【快讯】第二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嘉定成功举办!
6月23日,2021第二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上海嘉定成功召开,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亦是今日科技创新之城,上海嘉定正在全面落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全力推进高性能医疗设备及体外诊断产业的快速集聚与高质量发展。 雷文龙 论坛邀请了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集团公司...
【精华】分子POCT诊断试剂研发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LAMP vs. qPCR
2020年7月,国家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更是第三次点名加快分子POCT研发,再次强调了要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产品研发上市,鼓励尽快研发出无需实验室环境、检测时间更短、手段更便捷、准确率更高、更安全的核酸检测迭代技术。 qPCR目前是分子检测的黄金标准,但是该技术受流程繁琐、操作复杂、需集中送检等限制,耗时相...
【参会提醒】2021第二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将于6月23日在上海嘉定举办!
会议背景 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 6 月22-23日(22日下午报到) 论坛日程 ...
【快讯】罗氏诊断“第二届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研讨会”成功召开!
近年来,生物制品行业蓬勃发展,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和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最火热的研究领域,而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催生了巨大的疫苗研发浪潮。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药典》2020版等国家药监政策的不断出台,“四个最严”和飞行检查的常态化,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得以进一步加强,有力推动了现代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 ...
【快讯】浅谈|分子诊断技术分类
从技术上看,分子诊断领域主要包括PCR(传统PCR、qPCR和d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等。其中,PCR是目前应用最成熟、市场份额最大的技术平台,在国内分子诊断中市占率高达40%;其次是分子杂交技术,占比为35%。 1.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快讯】浅谈 | 分子诊断技术现状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依据检测结果做出诊断的技术。其检测对象主要为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以核酸分子为主。 相比于发展成熟的免疫诊断、生化诊断等技术,分子诊断处于快速成长期,是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
【日程公布】2021第二届长三角体外诊断产业高峰论坛,诚邀您的参与!
体外诊断(IVD)因其快速、便捷、高穿透性和高有效性的特征,被誉为“医生的眼睛”。目前临床上80%以上的疾病诊断都依靠体外诊断来完成,体外诊断正在医疗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市场中,IVD行业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同时随着全球人口基数、年龄的不断增长,慢性病、肿瘤等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全球IVD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大细分市场,我国体外诊断产业...
【快讯】先声诊断完成近六亿元B轮融资,中信证券投资及中信医疗基金领投
近日,先声诊断宣布完成近六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证券投资及中信医疗基金领投,盈科资本、厚新健投、金浦国调、创瑞投资、仁璞医疗基金、宏诚投资、金雨茂物和南京创新投跟投,老股东天汇资本继续加持。泰合资本担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先声诊断是中国领先的精准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在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领域建设更加精准、全面、快捷与可及的精准医疗基础设施。 先声诊断的使命是用精...
划重点!长安心®获《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中国专家共识》重要推荐
本共识目的是让临床医师和患者知晓现有的有可靠证据支持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强调主要用于早期检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技术方法,强调预防和早诊。该共识为检验学科首次推出的关于肠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技术的共识意见,具有重要的学科指导价值和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的结直肠癌日益为上至政府下至民众加倍关注,...
复旦大学于文强教授:全癌标志物肿瘤诊断新策略
复旦大学于文强教授:全癌标志物肿瘤诊断新策略 主题分享视频 于文强教授,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专注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在临床重要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核内miRNA激活功能研究;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高分辨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GPS和分析软件,已获国内和国际授权专利。发现NamiRNA能够在局部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