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周彩存教授团队新发现:PD-1抗癌药的得力助手!
PD-1/PD-L1抗体单药治疗困境——疗效难尽如人意,耐药性如影随形 TEM异常导致的免疫抑制是PD-1/PD-L1单抗难尽其效的重要缘由。 最大限度地减少TME异常所致的免疫抑制或许是提高PD-1/PD-L1单抗治疗疗效的最佳手段。 怎样改善TME,减少免疫抑制呢?研究人员想到了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其血管生成密不可分,而 ...
Nature子刊:开发靶向FZD/SMO抗癌药物新思路!
FZD/ SMO——突变热点,研究冰点 这些调控涉及经典Wnt/β-catenin通路、Wnt/calcium通路和平面细胞极性(PCP)通路,有研究指出,FZD/ SMO在肿瘤细胞系和组织中频繁上调,可异常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作为肿瘤中突变热FZD/ SMO并未带来相应靶向药的开发热潮,反而因为其激活机制始终未明而导...
抗癌新机制,破坏生物钟阻止癌症发展!|《Science》子刊
生物钟参与了生理的方方面面,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物钟紊乱的人在行为、激素水平、睡眠质量、体温、以及代谢上都会出现异常。正是慢性昼夜节律紊乱会引起细胞的肿瘤样生长,可导致生物基因组不稳定,而后者是癌症的主要标志之一。 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整体代谢率的下降,一些代谢终产物不能及时清除,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时间...
Nature:错怪自噬行为了!原来它是重要抗癌机制!
在了解本文的研究结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两个诺奖级的发现—自噬与端粒。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性的细胞内在机制。当细胞处于低营养、低氧、低能量等应激条件下,细胞自身便会自动激活自噬机制,自噬本身就是自我消化的意思,而端粒是位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蛋白核酸复合体,其存在的意义主要是防止细胞分裂时发生细胞融合。当细胞在分裂时,细胞内的端粒也会一分为二并各自进入两个细胞当中,...
抗癌新思路!把肿瘤细胞变成脂肪细胞!|Cell子刊
导读 乳腺癌一直折磨着数以千万的乳腺癌患者,目前临床诊治乳腺癌,一般采用钼靶拍摄加组织活检来诊断乳腺癌,临床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虽然目前对临床常见的三大类乳腺癌均有相应配套的诊治方案,但其治疗效果仍差强人意,近日来自瑞典的一个研究团队可以说是脑洞大开,竟然利用一种现有抗癌药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成功实现了乳腺癌细胞向脂肪细胞的转变,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表于近期的《Ca...
速递 | 零的突破!中国本土抗癌药首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今日,百济神州(BeiGene)宣布,美国FDA授予其在研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经治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本土研发的抗癌疗法首次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旨在加快候选药物的开发和审评。这些药物能用于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
Nature:突破!人造抗癌蛋白诞生!安全且无毒副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开辟了“人造”蛋白质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新方法。这种新蛋白质被称为Neo-2/15,除了模拟IL-2的作用外,IPD生物化学家Daniel-Adriano Silva 表示,“30多年来,人们不断尝试将IL-2变得更安全、更有效,但由于天然蛋白质往往不稳定,提高这些蛋白质的安全有效性很难实现。”。 ...
我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达伯舒获准上市,价格将低于同类进口药
“这是我国第一篇刊登在《柳叶刀·血液病学》上的封面论文。”据该封面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介绍,《柳叶刀》是世界顶级医学期刊,其子刊《血液病学》为月刊,2014年9月创刊,在国际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 该封面文章介绍的是石远凯教授牵头开展的国产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商品名“达伯舒”)的临床研究ORIENT-1。研究...
740亿美元!开年第一单惊天收购案:两家抗癌制药商合并,开启2019年生物制药并购潮
一年前的1月,新基(Celgene)以 90 亿美元收购 Juno 的新闻开启了 2018 年的全球生物医药并购浪潮。而就在刚刚,同样是以新基为主角之一,全球生物科技领域再度迎来一枚重磅炸弹。 图 | 新基(来源:官网) 美东时间 1 月 3 日开盘前,百时美施贵宝(BMY.N)宣布将以现金和股票作价合计 740 亿美元收购新基(CELG),新基持股人每 1 股新基股...
Cell:他汀变身抗癌“神药”!降脂抑癌两不误!
世界范围内,一生因癌症而遭受痛苦的人占比将近1/3。在癌症中最为常见的突变基因就是p53,超过50%的肿瘤中都存在p53及其相关基因的突变和缺失。然而,面对p53突变我们至今束手无策,可准确靶向该突变的药物尚难寻踪迹。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Carol Prives教授等人发现,一条由p53基因控制的广泛存在的信号通路—甲羟戊酸途径,竟与他汀降脂通路完美重合!换言之,他汀类药物有...
这种降压药竟可提高二甲双胍抗癌疗效!|Cell子刊
诞生于60年前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近十年来再次“枯木逢春”,其用途已然扩展到其它各个医学领域,妇产科(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消化科(非酒精性脂肪肝)、传染科(HIV相关代谢性疾病)、老年科(抗衰老)、心内科(心血管获益)等等,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联合降压药能阻止癌症生长!该研究以“Dual Inhibition of the Lactate Trans...
黑科技来啦!纳米喷雾竟可抗癌!|Nature子刊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且深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开始向医用生物领域倾斜。纳米材料通过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很好的解决了一些困扰临床医生多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主要回顾2018年肿瘤领域内的两大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实例。来自来自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小组与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科研人员的纳米应用偏向肿瘤分子机制的纳米材料应用,而另一篇...
国家医保局:17种抗癌药不占“药占比”
不得以费用总控、“药占比”和医疗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与合理用药需求。 11月2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17种国家医保谈判抗癌药执行落实工作的通知》。 为保障谈判药品尽快落地,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将阿扎胞苷等1...
FDA加速上市的广谱抗癌药Vitrakvi,应该如何理解?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当地时间2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同意加快批准肿瘤药物Vitrakvi(通用名larotrectinib,拉罗替尼)的上市。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显示: 2018年全球新增181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达960多万...
Nature:“失败”的止痛片或可掀起免疫抗癌新篇章!
世事难料,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有谁会想到当年被冠以“失败”的止痛药物,如今却将掀开一场抗癌的新篇章。当年这种药物的失败导致获得A轮融资的新型生物公司关门大吉,有谁会想到10年以后会被研究人员再次翻出来研究,并发现这种止痛药物在肿瘤免疫中的奇特作用。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Josef M. Penninger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一种2006年研究发现的止痛药物,其...
重磅!17种国家医保谈判准入抗癌药纳入本市医保目录!11月19日起执行!
好消息! 17种国家医保谈判准入抗癌药将纳入本市2017年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通过前期准备,目前已完成药品信息更新和收费系统调整,11月19日起可全面执行。这些药品的医保限定支付范围和医保支付标准均按国家规定执行,其中肿瘤靶向药品医保支付仍延续本市现有政策,实行个人定额标准自负。同时,原先本市已纳入医保支付的部分肿瘤靶向药个人定额自负标准也...
传奇抑癌基因P53:左手抗癌!右手致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抑癌基因P53的发现,还要从巴西的癌症诅咒说起! 一位身材矮小,脸色红润,身材强壮的60多岁男子Pedro Gomez,他正告诉癌症遗传学家Maria Isabel Achatz:手指上有一个小肿块。Achatz在他身边,身体微微向前倾斜,耐心地检查他耳后的另一个微小病灶。 Gom...
颠覆!09诺奖成果端粒酶变身抗癌神器!
时光拨回2009年。2009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奖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端粒及端粒酶的发现者们。这项研究当时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理解衰老过程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的机制。在9年后,谁会想到这一发现竟然成为人们狙击肿瘤细胞“神器”!此“神器”一旦应用于临床将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该研究由NIH的Natalay Kouprina...
Cell:二甲双胍又神了!抗癌降糖两不误!核心机制终破解!
二甲双胍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它能够抑制肝糖原异生,同时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还能够用于预防癌症或减缓某些癌症的生长。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二甲双胍越来越多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显露出来。 8月份,《分子细胞》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