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报道出现首例接种Pfizer新冠疫苗的严重过敏反应,并宣称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不应再打第二针。最近,刊登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分析了接种38895剂基于mRNA的新冠疫苗的22种潜在过敏反应,发现在接种疫苗之前就可能对PEG敏感,而mRNA本身并没有引起过敏反应。对第一剂疫苗产生反应的个人,可以在医疗监督下安全地接受第二剂。
结肠直肠癌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结肠直肠癌病发中起作用,激发了研究这些微生物的兴趣。然而,对癌前息肉相关的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作用知之甚少。这项研究通过强调广泛的微生物群组成的差异,为癌前息肉的微生物微环境提供了基本的见解。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营养成分,可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并转化为视黄醇。维生素A代谢产物对肠道适应性免疫至关重要,因为它指导B细胞和T细胞的发育,并促进它们进入肠道。因此,缺乏维生素A会增加肠道传染病的易感性。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发现了维生素A是如何进入肠道免疫细胞的,这些发现可以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见解,或许也有助于提高某些疫苗的疗效。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埃博拉病毒可能潜伏在幸存者体内,这些幸存者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是因为病毒存在于组织内,而不是在血液中循环。埃博拉幸存者可能在感染至少五年后复发并再度引发疫情,需要对以前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防止发生灾难性的疫情。
过去十年的快速进步已经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肠道微生物群与RA疾病活动的临床改善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这项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肠道微生物群以提高临床疗效将有望成为RA的一种未来治疗方法。
众所周知,多蔬少肉的地中海饮食习惯对身体好,但是吃了之后肠胃胀气增多,也就是俗称的放屁多,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西班牙研究团队对西式饮食和植物性地中海饮食带给肠胃的影响进行了交叉随机研究。尽管两种日粮在微生物组成上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微生物的代谢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解许多疾病的起因,人类细胞图谱联盟的研究人员正在绘制人类细胞发育图谱,下文仅列举了肠道细胞这一个例子。为了了解炎症性肠病的起因,将人类肠道细胞从发育到成年的图谱绘制了出来,这无疑为研究罕见的肠道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我们为什么会得炎症性肠病呢?下面这篇文章将告诉你答案。
在2001年世贸中心遭受袭击后,9/11消防人员患癌症的风险高出不在世贸中心现场工作的消防人员13%,尤其是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此外,他们被诊断出患癌时,比不在世贸中心工作的消防员患癌平均年龄要小4岁左右。
2021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0月29-31日于上海召开,大会将邀请百余位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分享最新的癌症研究成果。同时将吸引众多企业代表、医生以及基础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士参会交流,10x Genomics 作为赞助方参与,邀您共赴盛会!
一项对世界顶级科学奖项性别偏见的分析发现,尽管差距正在缩小,但享有盛誉的奖项仍然更有可能授予男性,女性不太可能获得重大研究奖。这项研究调查了世界上141个最负盛名的国际研究奖项中的性别差异。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享有盛誉的研究奖项中的性别差距主要是人口结构的惯性和其他值得进一步调查的因素的结果。
根据《Nature》上的最新发现,评估了约110万60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接受第三次注射后的12天或更长时间后,参与者患严重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比同年龄组中只接受过两次注射并在类似时间内接受研究的人低大约19.5倍,第三剂加强针而且还与新冠病毒感染减少11.3倍有关。如此有力的数据,加上福建疫情又在莆田、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蔓延,再次引发热议:是否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第三剂加强针呢?
桐树基因突破肿瘤ctDNA精准检测技术关键壁垒,推出“诊心安ctDNA精准护航计划”,发起人桐树基因副总裁钟亮琪先生为您深度解读。
迈迪安生物科技公司(Meridian)可风干直扩家族又添新成员,可风干粪便样本直扩DNA/RNA qPCR预混液和
Air-Dryable™ Direct DNA/RNA Stool qPCR Mixes
本周迈迪安可风干直扩家族又一新品上市! 这次上线的是专门针对血液样本直扩的DNA/RNA 可风干预混液!
近日,刊登在《 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新型癌症疗法基于一种植物病毒——豇豆花叶病毒(CPMV)。它利用S100A9作为靶蛋白,制造植物病毒纳米粒,植入肺部,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从而触发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更高效治疗多种癌症的关键,且免疫疗法已成为最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案之一。团队在实验室小鼠的乳腺癌或黑色素瘤的肿瘤上测试了CPMV,结果非常有效,植物病毒疗法使扩散到肺部的肿瘤显著减少,甚至有些完全消失。
2021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0月29-31日于上海召开,大会将邀请百余位国内外肿瘤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分享最新的癌症研究成果。同时将吸引众多企业代表、医生以及基础科研人员等行业人士参会交流,TIANGEN作为赞助方参与,邀您共赴盛会!
近日,刊登在《Science》上的头条发现,每年平均有40万人可能感染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研究人员绘制了23种已知携带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蝙蝠物种栖息地的详细地图——发现近5亿人生活在可能发生溢出效应的地区。其实,自然界蝙蝠种类很多,还有其他野生动物物种,现在发现的病毒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病毒溢出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频繁。如果想避免发生下一次传染病大爆发,必须提前去研究在自然界野生动物携带的这些未知病毒,提前预防,并且能够储备一些检测、预防或者治疗的药物。
时间:2021年10月14-15日;
地址:上海阿纳迪酒店(上海市长宁区临虹路7号)
人文关怀 | 心系患者·情暖中秋——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开展肿瘤中心患者支持小组活动
2021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牵头开展,由董嵩医生汇报的一项探索性研究亮相,将MRD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提前落地,为靶向治疗后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局部巩固治疗后是否停药提供重要依据。吉因加在该研究中提供MRD检测技术支持。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