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基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和癌症的发病有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癌症的发生和饮食还有密切的关系,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饮食习惯与癌症的关系很早就开始被科学界多次研究,如:经常吃熏烤食物的人、经常吃发霉变质食物的人和经常酗酒的人得癌症的几率比一般人要大。各国间特别的饮食习惯差异,也会使得不同癌症间的发生率差别很大。例如常吃生食及腌渍食物的日本常见胃癌的发生。饮食习惯主要是煎烤肉类,多油高糖的美式饮食,有可能是美国常见结肠癌的原因。近日,一组科学家对饮食中含盐量的高低与癌症肿瘤的关系想要一探究竟,他们对此展开了研究。
9月29日,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针对科学家在老挝蝙蝠中发现的SARS-CoV-2的近亲——它们比任何已知病毒都更类似于SARS-CoV-2,接近度达96.8%,讨论了这一线索可能有助于确定SARS-CoV-2起源。科学家在老挝分离出的蝙蝠冠状病毒中,没有一种在刺突蛋白中含有大流行病毒的标志性成分——弗林蛋白酶裂解位点。可能是由于蝙蝠的采样不足,或者是在中间动物宿主的传播链中获得了裂解位点,也可能是在人群中。总之,新发现的病毒是迄今为止最接近新冠病毒祖先的冠状病毒,它们可能在本质上构成未来直接向人类传播冠状病毒的风险,任何与这种病毒的起源有关的东西都将被仔细研究。
阅微基因董事长陈初光先生受邀出席“赛默飞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专题会”,并以“毛细管电泳基因分析技术在临床实验室应用的再思考”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9月29日,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为真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沪签署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商业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及资源,重点推动血检EGFR ctDNA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医院渠道的拓展。
精准肿瘤学的目标是选择最有可能受益于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的具有共同生物学基础的患者群体。它包括精准预防(癌症风险检测和预防性干预),精准诊断(早期检测和诊断,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预后监测以及精准手术)。但是,在精准肿瘤学成为常规临床实践之前,仍需克服许多挑战......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有心脏和血管,血管包括有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常见的病种有: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炎以及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等类型。心血管疾病对人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比如:心脏血管的病变容易导致心肌组织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会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对此,科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应该对如何预防、治疗这种疾病提高重视度。最近,一项在我国范围内展开的大规模研究对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统称,它属于一大类疾病。它的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且可以由原发部位向他处发生播散。它的发生和播散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侵犯到身体内的心、肝、脾、肾等重要脏器,引起这些脏器功能的损害,最终导致功能衰竭,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多阶段的过程,由于内源性、外源性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于机体,机体内的组织细胞发生了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且最终具有了侵袭性和转移性,最终形成新生物。最近,有一组科学家对癌症的病发机制展开了进一步探讨......
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质量也随着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其中,空气污染问题成了很大的一个危害人生命健康的来源。它不仅仅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心脏病、肺癌等疾病,还会造成人们的智力降低。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空气污染竟然也可怕地给新生儿的生命与健康带来危害......
9月28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一项由三叶草生物最新发布的全球2/3期临床试验(SPECTRA),在全球入组了超过3万名受试者,是迄今为止开展人种多样性最全的新冠候选疫苗临床试验之一,进行1:1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2/3期临床试验,显示三叶草新冠候选疫苗对Delta变异株的保护效力为79%,对Gamma变异毒株的保护效力为92%,对Mu变异毒株的保护效力为59%。这意味着,该新冠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针对这三种变异毒株都显著有效的新冠候选疫苗,将为人类应对变异新冠病毒提供强有力的武器。2022年底前,三叶草生物将向全球提供高达4.14 亿剂新冠疫苗,促进疫苗公平分配、加强全球抗疫。
理想的COVID-19检测应将快速、灵敏和易用等优点结合起来,但遗憾的是,现有的基于RT-PCR的新冠检测技术无法满足这三个条件。因此,开发一种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灵敏度好以及易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刊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DTU卫生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一锅、无酶、等温检测法,快速检测SARS-CoV-2 RNA的低成本检测技术。这种“单锅检测法”,命名为NISDA检测法,特异性为100%,基于TMSD(无酶分子工具),在42°C下30分钟内检测到极低浓度的RNA。
安捷伦 & 珀金埃尔默精准遗传学论坛 第二期——经典应用,9月 29 日晚 19:00 准时开始,请锁定您的时间!
为了促进我国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后疫情时代的研究与发展,增进国际合作交流,百趣健康研究院(筹)将于 2021 年 11 月 27-29 日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
9月23日,研究人员在《The BMJ》讨论了关于“夸大疫苗免疫力减弱”以及加强针到底是否有必要。以色列78%新冠疫苗接种率,但没过多久,同时成为了全球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让人们担心和怀疑在面对高传染性的Delta变种时,疫苗的免疫也开始变得脆弱。在加强针在减少感染、传播和住院方面的长期效果尚不清楚之前,需要可靠的临床数据来证明其是否有必要。高收入国家中尤其夸大疫苗免疫力下降,只会影响接种疫苗的信心,以及加剧疫苗分配的不平等,延长大流行及其破坏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影响,并增加出现新变种的风险。因此,还是应当迅速扩大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才是最紧迫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
近日,博奥晶典二十三项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检测试剂盒(微流控芯片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诺禾质谱,一作论坛,时间:2021年10月16日(周六)9:00-17:30; 地点:武汉玉丰国际酒店 三楼玉礼堂
猛烈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在5 月份造成印度10万人死亡;截至6月8日,印度累计新冠感染病例超过288万,近34万6000多人死亡。然而,由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印度医学会表示,鉴于全球状况和流行病史,印度的第三波疫情已“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预计八月到十月之间。9月24日,研究人员在《The BMJ》上报道了新冠病毒如何影响印度儿童,当局如何制定计划来改善医疗服务以应对第三波。Delta变异株狡猾,大多数病例无症状;有些父母甚至不相信疫苗和病毒;印度目前成人中只有15.4%的人已经完全接种疫苗,更别说儿童了;卫生基础设施非常紧张,导致死亡人数也增加。印度是否做好准备应对第三波新冠疫情?
德州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Texas A&M Health)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吃菠菜可以预防结肠癌。现在,研究人员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更确切地了解了菠菜是如何预防结肠癌的。
于9月24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新研究中,诺丁汉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创造了一个多细胞的3D胰腺癌肿瘤模型,利用患者来源的细胞重现胰腺癌中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研究肿瘤的生长和进展。传统的2D细胞培养物无法模拟肿瘤组织的关键特征,而量身定制的外体内模型,可以真实地回顾它们在体内的表现,这些可能特别有利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管理。该模型提供了比类器官和球形培养物更相关的微环境。最重要的是,与其他模型相比,药物反应在其自组装培养中得到了更好的再现。
药物再利用,简称老药新用。新药的研发成本很高,而且非常费时,但是通过改变已有药物的用途有时候可以用来治疗新的疾病,然而有研究发现“接受老药——抗疟疾的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实验组死亡率更高! 9月22日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表明,专家表示,药物再利用并不是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COVID-19)的捷径,存在固有的危险和缺陷,甚至不是将新药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灵丹妙药”,还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以及确定新适应症的剂量和时间表等。
安捷伦 & 珀金埃尔默精准遗传学论坛 第二期——经典应用,9月 29 日晚 19:00 准时开始,请锁定您的时间!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2025-06-12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