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一作讲堂|Olink蛋白组学助力AI驱动的靶点发现到临床IIA期生物标志物探索

首页 » 产业 » 会议 12小时前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9月17号周三下午两点,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该文章主要作者崔辉博士对「Olink蛋白组学助力AI驱动的靶点发现到临床IIA期生物标志物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AI驱动的靶向治疗
Olink Proteomics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变革制药行业,从靶点发现到精准医疗,全方位重塑行业格局,为加速药物研发与上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英矽智能研发团队及其合作方于2025年6月在Nature Medicine (IF = 58.4)杂志发表了业内首个AI驱动药物研发的临床概念验证成果,共同发布了TNIK抑制剂Rentosertib(ISM001-055)IIa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Rentosertib是通过英矽智能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赋能发现设计,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全球首创小分子潜在药物。此外,研究中的探索性蛋白生物标志物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发现的新颖靶点TNIK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支持Rentosertib具有潜在的抗纤维化及抗炎作用。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抢先注册


9月17号周三下午两点,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该文章主要作者崔辉博士对「Olink蛋白组学助力AI驱动的靶点发现到临床IIA期生物标志物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崔辉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曾在恒瑞医药担任生物信息项目经理,从事转化医学研究;后加入英矽智能,现担任生物信息高级经理,负责公司新靶点发现、生物标志物发现和药物作用机理的生物信息分析工作;发表国际学术论文10余篇、专利2件。
王亚俊博士,Olink中国战略业务拓展经理,也会带来Olink蛋白组学在制药领域的最新应用和Olink Target48 神经Panel新品资讯。王亚俊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学位,现负责Olink制药及战略客户业务拓展。拥有十年以上多组学研究、临床转化及高通测序相关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 Xu Z, Ren F, Wang P, Cao J, Tan C, Ma D, Zhao L, Dai J, Ding Y, Fang H, Li H, Liu H, Luo F, Meng Y, Pan P, Xiang P, Xiao Z, Rao S, Satler C, Liu S, Lv Y, Zhao H, Chen S, Cui H, Korzinkin M, Gennert D, Zhavoronkov A. A generative AI-discovered TNIK inhibitor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 randomized phase 2a trial. Nat Med. 2025 Jun 3.
Olink Proteomics
(纳斯达克代码:OLK)
Olink Proteomics创立于瑞典乌普萨拉,致力于突破蛋白检测在“多重能力/特异性”、“灵敏度”和“检测通量”等方面的综合瓶颈,进而实现超灵敏多重蛋白标志物检测、无偏靶向蛋白质组学和精准蛋白组学,以帮助蛋白标志物的发现、药物研发、转化医学、以及让“多组学整合”真正切实可行。
具体来说,我们基于专利PEA技术,秉承严谨和透明的科学精神,开发并充分验证了一系列开创性的Olink Panel。
这些Panel可赋能科学家,通过在1-6µl体液中精确检测5-5400+种生物标志物,更加充分地理解实时生物学。从而,借助多组学发现pQTL等创新药物靶点;筛选更好的疾病预测和预后标志物;理解药物作用的MoA, Safety, PK, PD, Dose;拓展已上市药物的适应症;开发伴随诊断;加速药物研发进程,降低药物研发成本;同时促进从临床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提高肿瘤等疾病早筛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最终达致精准医学。
 Olink现已覆盖100%主要信号通路,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超灵敏无偏靶向蛋白组学(兼容各种样本类型,对传统方法无法胜任的血浆血清等体液样本尤其适用)。
官网:https://www.olink.com
电话:+86 21 5077 8771
邮箱:China@olink.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2157弄2号1011室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