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2024年12月26日,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ZSH-2208: A novel retinoid with potent anti-tumour effects onESCCstemcellsvia RARγ–TNFAIP3axis”的研究论文。
团队首次综合利用血浆代谢组学和16S rDNA测序技术,揭示了晚期胃癌患者代谢物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变化和相关性。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对来自中国AMPAC患者和十二指肠患者的198份样本,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基因组分析。
启航新岁,共赴科学之旅!2025年2月28日-3月1日相约上海!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发现SUMO特异性肽酶3(SENP3)在HCC组织中上调,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团队开展了一项2期、多中心、一揽子研究,以评估法米替尼(抗血管生成剂)加卡瑞利珠单抗(PD-1 拮抗剂)联合疗法在11个队列的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发现,细菌性肺炎的免疫反应具有异质性,不同的免疫细胞特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团队开发了人工智能腹腔镜探查系统(AiLES),以识别不同转移范围和位置的IAM病灶。
多项研究已证实微生物群与癌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然而,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微生物组成已被阐明,但关键的致病微生物群及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硫化氢(H₂S)介导的蛋白质 S-硫化作用已被证实对多种疾病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尚无研究探讨蛋白质 S-硫化作用在乳腺癌(BC)中 TAM 重编程中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环状非编码RNA (circRNA)的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一位肺腺癌晚期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接受了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该患者在确诊肺癌时并发大量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肺栓塞及脑转移等极大挑战,经过多种综合治疗后,目前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但患者存在双肺纤维化改变,右下肺胸膜下肿块(约15×21毫米)位于纤维化改变区域内。这一情况使放疗不再适宜,同时因病灶贴近胸膜,热消融治疗可能导致显著的疼痛。
...
启航新岁,共赴科学之旅!2025年2月28日-3月1日相约上海!
在这项涉及2,032名IPL患者的多机构研究中,团队整合了5-甲基胞嘧啶(5mC)富集区的临床、放射组学和循环无细胞DNA片段组学特征,建立了预测IPL恶性肿瘤风险的多组学模型(clinic-RadmC)。
这项研究(NCT04728035)旨在探讨伊立替康脂质体(HE072)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团队利用人类和小鼠前列腺癌样本的单细胞RNA测序,结合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和多种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研究了AR依赖性血统可塑性的分子机制,并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C1QBP 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转移,使其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能够直接靶向并诱导 C1QBP 降解的药物。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尤其是 M2 极化的 TAMs,在胃癌(GC)的进展、免疫逃逸和治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针对 TAM 招募或耗竭的靶向治疗已有所尝试,但临床疗效仍有限。因此,寻找能够特异性抑制或重编程 M2 极化 TAMs 的靶点,有望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基于铪(Hf)的纳米金属有机层(mol)通过有效生成羟基自由基(RT)和单线态氧(RDT),通过独特的放射治疗-放射动力治疗(RT-RDT)过程来增强穿透组织的x射线的放射治疗效果。然而,其放疗疗效受到深部肿瘤乏氧和活性氧(ROS)半衰期短的限制。
肝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循环癌细胞很难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从而导致细胞核变形。然而,细胞核变形及其潜在机制对转移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