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血糖浓度升高可增加胰腺癌发病率
近日,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系统综述以及血糖浓度与胰腺癌发病率之间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的meta分析,发现血糖浓度升高与胰腺癌发病率增加密切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月2日的BMJ杂志上。
一种乙肝药有望遏制癌细胞转移
日本九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丙帕锗”能遏制癌细胞转移。
1型糖尿病新发患者胰岛细胞内肠道病毒感染检测
挪威科学家找到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内存在肠道病毒的证据。这为胰岛细胞内低度肠道病毒的感染会导致人类糖尿病病情恶化这一论点提供了证据。
新型内窥镜可更准确检测和杀死癌细胞
Buffalo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新型内窥镜,该设备能提高化疗治疗效率,减少化疗副作用,改善医生对一些最致命癌症的治疗方式。
幽门螺杆菌或非头颈癌风险因素
据12月18日发表于美国《 Head & Neck》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报道:幽门螺杆菌可能不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或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
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找到了低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利用MRI研究糖尿病年轻患者容易心脏损
莱斯特的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研究,希望通过使用磁共振成像(MRI)能揭示2型糖尿病年轻患者为什么会更易产生心脏损伤。
Cell:研究人员建立胰腺癌细胞三维培养模型
冷泉港实验室(CSHL)和lustgarte基金会共同宣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正常胰腺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模型系统。他们的工作为改变以往的胰腺癌研究方式提供了可能,允许科学家在胰腺癌发展过程中寻找新的药物靶点。
热休克蛋白令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产生耐药性
热休克蛋白90(HSP90)能使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R+)对激素治疗变得具有耐药性,研究人员发现,HSP90抑制剂能提高抗雌激素药物对细胞周期的阻断能力,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复制。
PLoS Med: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接种可有效降低中国年轻人肝癌及其它肝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NATURE:如何测试埃博拉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
在西非埃博拉疫情进入第二年的关头,小批量生产的实验性疫苗正在疫区国家进行试验。《Nature》将在此文解答下列疑问:疫苗是否将在控制疫情流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防止在未来疫情再次爆发。
低剂量的地瑞纳韦也可有效抑制HIV患者的病情
近日,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表示,600mg剂量的地瑞纳韦或许和批准的800mg剂量一样都可以有效抑制HIV患者的病情,该研究发表于the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杂志上。
Nat Med:特殊转录因子FoxO1的缺失或
肺动脉高血压的特点是血管壁中的细胞分裂失控,从而使得血管增厚,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录因子FoxO1可以调节细胞的分裂,而且在肺动脉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PLoS ONE:可模拟肿瘤状态的计算机模型有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同癌症作斗争,战斗有时候会胜利、会失败、也会处于僵持状态;在胰腺癌中,这种所谓的僵持状态被称为肿瘤休眠,在其转变成恶性状态之前会维持长达25年,但至今尚无研究人员清楚这种机制。
琥珀酸合成酶(ASS)缺陷或为肺神经内分泌癌个
近日,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等处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过半以上的高级别肺神经内分泌癌(PNEC)存在琥珀酸合成酶(ASS)缺陷,为该癌症患者群聚乙二醇精氨酸脱亚胺酶(ADI-PEG 20)精氨酸剥夺疗法个体化靶向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2月30日的J Cancer Res Clin杂志上。
PLoS ONE:莱姆病或可增加巴贝西虫病的传
来自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刊登文章表示,他们利用数学模型,通过实地调查及实验室研究发现: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引发的莱姆病的小鼠或许也会增加感染田鼠巴贝虫的风险,田鼠巴贝虫是一种引发巴贝西虫病的病原体,而这两种疾病都可以通过黑腿蜱叮咬的方式传播给人类。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