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邀请函】谱写未来——癌症研究的NGS创新技术沙龙
会议背景 众所周知,NGS 相比传统的检测技术,有着通量大、时间短、精确度高、信息量丰富等优势,随着其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成本降低,NGS 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研究领域和临床实践,这使得癌症的精准诊疗成为可能。在肿瘤驱动基因测序、靶向用药指导、肿瘤分子分型和精准诊疗、肿瘤早筛和复发检测等领域,NGS 展现出了无限的活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而临床精准诊治的需求不...
【会议邀请】 第一届免疫学新进展与新技术研讨会,重磅专家汇聚武汉开讲
近年来,免疫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感染与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炎症与过敏、移植、疫苗或抗体开发等众多研究和应用领域。免疫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人类疾病诊断与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医学免疫学重大挑战性科学问题的不断突破与新型实用免疫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为后基因组时代、个体化医疗时代的人类健康与疾病救治提供更大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精华】突破进展|全癌标志物来了,消除宫颈癌我们在路上
导读 “谈癌色变”的时代远未过去,早筛早诊早治已成为对抗癌症的利器。DNA甲基化标志物悄然登上舞台,但不同标志物用于不同种癌。能否找到所有癌症共有的甲基化标志物,从而将它们一网打尽。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表观遗传学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深耕DNA甲基化研究二十余年,鉴定了一类或可适用于全部癌症的甲基化标志物——全癌标志物(Universal Cancer Only Marke...
【邀请函】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第一轮通知,诚邀您的参与!
尊敬的各位同道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组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分子标志物和分子诊断技术不断涌现,分子诊断目前在疾病预防、疾病筛查、精准用药、愈后评估、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子诊断已成为精准医疗的基石。为持续推动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创新,促进基础科研向临床和产业转化。第五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研讨会暨分子诊断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将于...
【突破】多吃生酮食物能抑制脑肿瘤?美国神经学学院的一项调查带你揭晓答案!
2021年7月7日,《美国神经学在线期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对于脑瘤患者来说,多吃改良版的生酮食物对他们的康复可能会有很大帮助。这种饮食脂肪含量高,然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这项小型研究通过调查一部分市场群体,之后发现:这种饮食对“星形细胞瘤”的脑瘤患者有着安全可行的效果。这些被调查的个体在实验前都完成了放射治疗和化疗,这种与他们之前的饮食相差很大的配餐给他们的身体和大脑中的新陈...
【邀请函】第6届广州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
主办单位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 广东省生物产业协会 广州医药行业协会 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 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 全国创新生物医药创业投资服务联盟 振威展览股份 支持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东省保健协会检验分会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 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 广州国际生物岛有限公司 珠海市药学会 珠海市医药行业协会 珠海市食品安全协会 ...
【直播】多组学数据融合助力精准医学在线研讨会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临床诊疗模式已从单学科到多学科综合诊治(MDT),从规范化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随着第二代高通量测序(NGS)技术让基因测序广泛应用在临床诊疗中,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掀起了一场“组学革命”,这使得医生进行临床决策时考虑的数据量和数据维度不断增多,从临床信息系统文本数据、病理、影像数据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模态数据。对于这些高维度、多模态的数据的解读和依...
【Science子刊】重磅!癌细胞真的能自我吞噬吗?又一个突破为杀死癌细胞带来了可能!
癌细胞为了在一些威胁到他们生命的危险中存活下来,会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吃掉一部分包被着它们的膜。来自丹麦的一组研究团队首次在他们的实验中发现了癌细胞这个特点。 在这次研究中,由丹麦癌症协会研究中心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小组负责人Jesper Nylandsted带领的团队对癌细胞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他们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了细胞膜,他们发现:癌细胞通过吞噬自己的细胞膜来修复它们所...
【新研究】一个被忽略的胰腺癌治疗“漏洞”
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发现晚、病情发展迅速、手术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当患者首次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时,癌细胞通常已经扩散到其它器官。由于目前没有提前发现、预防胰腺癌细胞转移的医疗手段,并且在癌细胞转移后,临床表明,几乎所有的患者在确诊后的一年内便死亡。 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降低患胰腺癌小白鼠的PTHRP(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激素水平的方式可阻断癌细胞转移,...
【Nature子刊】新发现!类似淋巴结的结构可对抗脑癌
胶质瘤是一种致命性脑瘤且存在预后不良。脑肿瘤很难治疗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负责检测和破坏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外来细胞,由于大脑周围的屏障,免疫细胞无法轻易到达肿瘤部位。 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研究人员在脑癌患者身上发现靠近肿瘤附近存在类似淋巴结的结构,免疫细胞在此被激活去对抗癌细胞。同样,在小鼠模型中,他们发现这种免疫疗法同样增强这些结构的形成。这次发现为免疫系统...
【快讯】星荣誉丨领星医学连续四年满分通过NCCL的ctDNA基因突变室间质评!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公布了《2021年全国肿瘤游离DNA(ctDNA)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领星医学检验实验室再次满分通过! 这是领星医学连续四年满分通过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组织的ctDN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权威机构对领星医学检测能力的充分肯定! ▲ 领星医学满分通过N...
【快讯】领星医学与安捷伦展开合作,加速癌症精准医疗的发展
2021年7月6日,上海——领星医学宣布与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最新的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简称NGS)技术融入临床和科研。 此次战略伙伴关系的达成,旨在利用先进的安捷伦 NGS 技术,加速基因检测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提高中国的癌症临床诊疗水平。 安...
【快讯】}第八届CMI免疫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治愈肝癌——iNKT细胞疗法横空出世
7月4日,为期三天的“第八届CMI国际免疫学研讨会”在合肥市玛丽蒂姆酒店落下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办,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Cellular Molecular immunology》期刊编辑部承办,中国免疫学会、安徽省免疫学会协办。尽管疫情之下,会议仍大咖云集、盛况空前,内容涉及免疫学前沿热点研究、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细胞免疫机制、免疫新技术应用等,田志刚院士...
【新研究】通过控制细胞端粒的长度来消除肿瘤
众所周知,随着细胞重复分裂地进行,细胞的端粒,也就是染色体的末端,缩短到细胞不能再分裂的程度。然而,肿瘤细胞却不一样,它们适应于维持端粒原来的长度。因此,如何消除肿瘤生长与应对其它细胞增长的方法有非常大的差别。 Robinson等人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端粒维持其长度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端粒替代延长(ALT)。在骨肉瘤和面包癌细胞系中,通过端粒替代延长的方法(ALT),在保持端粒长度的细胞系中,端...
【新研究】通过控制细胞端粒的长度来消除肿瘤
众所周知,随着细胞重复分裂地进行,细胞的端粒,也就是染色体的末端,缩短到细胞不能再分裂的程度。然而,肿瘤细胞却不一样,它们适应于维持端粒原来的长度。因此,如何消除肿瘤生长与应对其它细胞增长的方法有非常大的差别。 Robinson等人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端粒维持其长度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端粒替代延长(ALT)。在骨肉瘤和面包癌细胞系中,通过端粒替代延长的方法(ALT),在保持端粒长度的细胞系中,端...
【快讯】2021年“创客中国”上海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生物医药专题赛 报名正式启动啦
2021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启动报名! 亲爱的生物医药创客朋友 您好! 2021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阿里巴巴全球诸神之战创客大赛与上海市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评选,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指导下,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面向全国创业项目,汇“政府、市场、金融”三方力量,遴选科技创业英雄,助力创业企业和团队扬起“信心之帆”,紧握“奋...
【快讯】Twist Bioscience收购NGS文库制备厂商 iGenomX
-通过测序加速从芯片到基因分型的转换- -将NGS能力扩展到新的市场 - 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美国商业资讯)-- 2021年6月30日--Twist Bioscience公司(Nasdaq: TWST) 利用其专有硅基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合成DNA,帮助客户取得成功的公司,今天宣布收购iGenomX,一家为新一代测序(NGS)工作流程提供多重文库制备工具的公司。本次收购将增强Twist在支持多领...
【Nature子刊】50年代抗生素与癌症还有这样的联系......
新生霉素于1955年被发现,对DNA回旋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对多种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并能与抗癌药联合应用。 在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D’andrea和他的同事们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功能不佳的肿瘤的生长和生存过度依赖一种被称为POLQ的酶。在新的研究中,他们筛选了数以千计的分子一些是新的,一些用于已批准的药物中,用于brca缺陷肿瘤,看看是否有任何...
【Nature子刊】权威!环境如何为一个活跃的大脑提供保鲜养料?
为什么一个充满活力、变幻多姿的生活能让人们在年老时仍然保持精神健康矍铄呢?近期,科学家在给小鼠做的实验研究中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经过对比分别在高刺激和低刺激的同龄老年鼠的海马体活跃度,发现来自高刺激环境的记忆力远远强过低刺激环境的老年鼠。这种原理也许同样可以适用人类。 近期,来自DZNE和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德累斯顿再生治疗中心(CRTD)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快讯】最新影响因子超11 | Wiley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增长45%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根据科睿唯安2021年6月30日公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最新数据,由Wiley出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医学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CTM)2020年影响因子攀升至11.492,比2019年获得的第一个影响因子7.919高45%。在JCR的140本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