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网络研讨会】组织原位空间生物学分析在新冠肺炎及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组织原位空间生物学(Spatial Biology)技术分析是指利用多种生物标志物对于生物体组织微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描绘的先进研究方案,Akoya公司推出的Phenoptics定量病理分析和CODEX单细胞空间蛋白组学技术方案可以在组织切片原位分别实现9色和50色以上的生物标志物解析,对于组织微环境的分析和转化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
【快讯】浅谈|分子诊断技术分类
从技术上看,分子诊断领域主要包括PCR(传统PCR、qPCR和d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等。其中,PCR是目前应用最成熟、市场份额最大的技术平台,在国内分子诊断中市占率高达40%;其次是分子杂交技术,占比为35%。 1.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康立明生物声明
近期,网络上出现《康立明生物早筛数据遭打脸 高盛分析师称研究结果误导》等文章,意图毁坏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立明生物”)在业界的良好声誉。 康立明生物作为一家严谨、务实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布的所有数据皆为真实、可溯源。对于恶意中伤康立明生物的行为,康立明生物绝不妥协让步,并保留追究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nbs...
【Cell子刊】“毒杀”癌细胞的它,竟是生活中常见的鱼油成分!
1955年,科学家们就发现,给恶性肿瘤小鼠体内注射脂肪酸,omega-3脂肪酸会减少癌细胞,但其原理尚不明确。 2016年,专门研究肿瘤学的Feron教授的UCLouwan团队发现,肿瘤的酸性微环境中的细胞,会使用脂质来替代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从而促进它们的增殖。 2020年,Feron教授证明了这些细胞是最具侵...
【Science子刊】重磅!太空中冷冻近六年的老鼠精子培育出八只健康幼崽
相信每个人都对地球之外的外太空充满遐想。如果生活在外太空,人类会不会受到辐射?这个辐射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科学》杂志曾在2017年报道:存储在国际空间站上超过9个月的冷冻小鼠精子,虽然接受的辐射水平比地球高出100倍,但仍可产出健康的小鼠幼仔。研究人员将12只老鼠的冷冻干燥精子送到国际空间站,并放在零下95℃的冷冻室中保存了288天,同...
【快讯】桐树基因完成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2021年6月15日,常州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基因)正式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德福资本、博华资本和海松资本共同领投,金圆资本、海创母基金、银河源汇投资跟投,老股东朗玛峰创投、拓邦投资继续加注。 此前,桐树基因于成立之初获得宁波博颐的天使轮投资,2018年获得复星健康科技(原“复星医疗”)A轮投资,2020年获得以元生作...
【快讯】翌圣生物完成2.5亿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深耕分子酶产业
近日,国内分子酶领域领先企业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翌圣生物)成功完成2.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信胜医药、上海颢星跟投,安徽探针、含泰创投等老股东继续增持。在此之前,翌圣生物于2020年7月已获得安徽探针和含泰创投6000万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将加大投入分子酶及相关工具类产品研发,扩建国内多个分子酶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在生命科学和精准医疗...
【快讯】颇尔集团在上海成功举办“颇尔中国工艺开发中心”开幕仪式!
2021年6月10日,丹纳赫集团生命科学平台旗下运营公司、全球高科技过滤、纯化、分离技术的专家颇尔集团(Pall Corporation)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颇尔中国工艺开发中心”开幕仪式。 颇尔中国工艺开发中心(AccelertorSM Process&nbs...
【新研究】你最早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研究发现最早的记忆可以从两岁半开始
人最早的记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的人只记得5岁后的事情,有的人只记得3岁之后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却可以记得1岁之前的事情,这使得最早的记忆没有一个确切的范围。 研究人员认为,多数成年人有“童年失忆症”,记不起婴幼儿时的事情。新西兰一项研究曾表明,人的最早记忆可能开始于两岁。 ...
【Cell Reports】重磅!糖尿病疗法新突破:加快脂肪自噬,可提高胰岛素敏感度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非常保守的溶酶体介导的生物降解过程,是对细胞自身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对细胞内稳态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自噬失调往往参与到了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如:糖尿病等。然而,自噬调节机体代谢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近期,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The autophagy protein Becn1 imp...
【新研究】“坏脂肪”抑制杀伤性T细胞攻击癌症,引导科学家开发出新的抗癌疗法
肿瘤转移是一个低效能的过程。一般来说,只有一小部分肿瘤细胞能够成功扩散、迁移,并且在远端种植。肿瘤转移依赖于转移微环境——一种特殊的微环境,能够促进转移事件的发生及远端转移灶微环境的形成。 肿瘤微环境的特征, 主要有三大类: 缺氧、慢性炎症及免疫抑制。而肿瘤微环境“家族”成员之一就是肿瘤相关脂肪细胞,它通过分泌脂质、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共同参与构成...
【日程】蛋白质分析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技术研讨会,邀您免费参加!
会议背景 随着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分析技术的进步,蛋白质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探索研究等方面。利用蛋白质定量分析技术筛选检测大量临床生物样本,再利用精准快速的蛋白质检测技术进行机理机制的研究和验证,从而指导临床转化医学研究。 蛋白质免...
【Nature子刊】1型糖尿病新突破:新方法竟使胰岛β细胞的分化率高达80%?
1型糖尿病是因为患者身体胰岛素代谢不够或欠缺而造成的,一般状况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被毁坏达80%之上,且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很难控制。 近日,索尔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combinations potentiate human ...
邹鸿志:尽快推动中国肠癌早筛进入“社区模式”
“结直肠癌是富癌,生活水平越高患病率越高。如果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场景能向社区拓展,那就有可能让数十万早期肠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不发展成中晚期。”6月10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肠癌早筛技术发明人、康立明生物创始人邹鸿志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介绍,在美国高速公路上,都能看到肠癌筛查公益广告,我们也应该在更大范围早筛。 中美发病趋势相似但认知度不同...
“聚汇精准 因人施药”—— 药物基因组学城市交流会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和检验人员对精准医疗的认识,促进临床研究和检验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聚汇精准,因人施药’药物基因组学城市交流会”将于2021年6月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饭店召开。本次学术大会将围绕“药物基因检验和临床应用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未来的发展” 进行学术交流,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届时,我们诚挚地邀请来自临床、医技的各位老师和研究人员于线上观看本次精...
喜讯│领星与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肿瘤临床及科研转化
★重 磅 新 闻★ 6月11日讯,领星生物与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在肿瘤临床及科研转化方面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 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是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海淀区政府共同合作,依托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和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企业联盟而成立。该中心旨在打造...
《Science子刊》喝酒戒也戒不掉?生酮饮食来辅助!
酒文化在中国博大精深,正所谓:“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即使很多人知道饮酒有害健康,可依然戒也戒不掉…… 在全球范围内,饮酒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第7大危险因素。虽然“饮酒伤身”背后的机理并不完全被人们熟知,但饮食如何辅助我们戒酒却有新途径! 近日,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及酒精中毒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
强强联手│领星生物和青煜医药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近日,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星生物”)与青煜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煜医药”)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探索中国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和优化原创新药(first-in-class)的靶点、生物标记物及临床开发策略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肿瘤创新药研发及商业化,造福中国肿瘤患者。 ...
【Nature】连发3篇重磅文章:肠道中的癌症干细胞对邻近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数十年的研究揭示了突变如何促进恶性细胞的进化以及特定肿瘤的最终特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周围组织环境会影响这些突变驱动特征的自然选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恶性细胞与其相邻野生型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恶性细胞如何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塑造周围环境。 最近,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ancer stem cells in the gu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