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首届长三角(苏州)分子诊断与检测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8月21日,首届长三角(苏州)分子诊断与检测高峰论坛以网络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论坛以“数字PCR重新定义核酸量化法则”为主题,由苏州科技城管委会主办,艾普拜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承办,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和转化医学网协办,邀请了十多位分子诊断与检测领域的专家围绕研究及产业热点进行了主题分享。 黄忠华 ...
【Cell子刊】新的顺序组合疗法为侵袭性癌症患者带来希望
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侵袭性癌症患者,包括黑色素瘤、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然后迅速进行突变靶向治疗,可以帮助克服治疗耐药性,帮助人们活得更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重新激活杀死肿瘤的免疫细胞或T细胞来发挥作用)和突变靶向疗法(杀死那些携带开启癌症驱动通路的特定突变的肿瘤。)彻底改变了晚期癌症患者...
【JAMA子刊】科学家找到预测儿童白血病新方法!
最近,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当两种不同的DNA变化同时发生时,它们似乎可以预测侵袭性儿童白血病。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 of Combined Focal 22q11.22 Deletion and IKZF1 Alterations With Outcomes in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nb...
【网络研讨会】从形态到分子-细胞/组织微区及高通量多组学的前沿应用
蛋白质组学 、脂质组学的研究在新技术、新方法的推进下,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从整体及微观水平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和观测,从而系统解析和揭示生物分子功能和机制,加速后继研究,深度助力健康未来 。 多组学临床样本,样品的精确捕获至关重要。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 LMD ) 可以将样品组织或细胞样品进行精确切...
【Nature子刊】零突破的希望!前脑类器官在脆性X综合症药物发现上突破小鼠模型障碍
脆性X染色体人脑类器官的显微镜图像, 绿色代表细胞质巢蛋白,红色代表核Sox2;两者都是神经前体细胞的标记物。 图片来源:Zhexing Wen,埃默里大学,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1-00913-6 脆性X综合症是导致智力障碍和自闭症的主要遗...
【Science】颠覆!张锋团队突破基因疗法,利用人类蛋白质向细胞递送分子药物
完全组装好的SEND包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用于基因治疗 图片来源:DOI: 10.1126/science.abg6155,麦戈文研究所(McGovern Institute) 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元件已将自己的遗传密码插入哺乳动物基因组里。尽管有许多整合的病毒样序列对基因组完整性构成威胁(即病变),但有...
星闻丨领星生物获授博士后工作站,彰显科研硬实力!
经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批准、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备案,领星生物正式获批授牌 “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工作站的挂牌设立,充分体现了领星生物在基础科研探索、科研成果转化、高精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突出成绩,同时也代表了政府相关部门对领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认可。 领星生物一直重视研发创新,聚焦前瞻性...
从α到λ,一文了解各种新冠突变体!
自SARS-CoV-2大流行爆发以来,出现了多种变异株。近期在国内爆发的疫情中以Delta突变株为主,与此同时,在南美大陆Lambda突变株正在快速传播并且已经扩散到全球四十余国家;8月10日,据《医疗新闻》杂志报道,美国纽约卫生部门研究团队判断,纽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Iota (B.1.526)致死率大幅提高。 ...
【快讯】爱思迈完成亿元Pre-B轮融资,达泰资本领投,着力推进新药临床研发
2021年8月20日,广州爱思迈生物医药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亿元人民币的pre-B轮融资,该轮融资主要用于EX101/EX103两个双抗分子的临床研究,同时加速推动后续管线的IND申报等。本轮融资由达泰资本领投、广州黄埔生物医药产投、广州开发区基金和斐君永平资本跟投,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爱思迈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张文军博士表示:“感谢投资人对我们的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爱思迈自主...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一种远程控制系统能够更精准指导CAR-T细胞杀死肿瘤!
近日,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领导的一组科学家正在扩大一种革命性免疫疗法的精确度和能力,这种疗法已经在让肿瘤学发生转变。CAR-T细胞疗法被患者、临床研究人员、投资者和媒体誉为治疗某些种类癌症的可行方法。 CAR-T细胞疗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就是在实验室改造病人的T细胞(一种白细胞),然后加入嵌合抗原受体(CAR),这些定制的免疫细胞会再次回到病人体内,然后找寻并摧毁...
【Science】重磅!植物竟然可以制造出新冠疫苗?这项研究带你探索分子农业的神奇作用!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疯狂肆虐,世界各界也在与病毒做着不懈斗争,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继续寻找着新的方法,以预防病毒对人类的感染。不同厂商采用不同的技术研发他们各自的新冠疫苗,许多人已经从这些疫苗中获得对新冠病毒很好的保护效力,然而,这是不够的,因为疫苗供给量目前远远满足不了世界人民的迫切需求量,病毒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异,给这些已经上市的疫苗带来了很大的一些挑战。为了让疫苗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可以...
【Nature】SARS康复者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可产生超强免疫
近二十年前感染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会产生强大的抗体反应。他们的免疫系统可以抵御多种SARS-CoV-2变种,以及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的相关冠状病毒,达到交叉保护作用。 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小型研究的新加坡团队表示,研究结果为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希望,可以预防所有新的SAR...
【Nature子刊】重磅!自我组装药物真的能更有效治愈癌症吗?来看看科学家的最近研究
对于癌症治疗,最难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方面,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用同一种药物,然而,肿瘤的种类太多了,每一类型的肿瘤,都只能采用它们各自不同的方法给予治疗,因此,对于不同的肿瘤,对付它们的方法和过程非常地繁杂,这不仅仅给临床医生带来了许多困难,也给科学界带来了不少难题,同时,这种问题也促使着科学家多年来不间断地研究不同肿瘤的特点和它们分别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于目前现有的...
大咖来了!首届长三角(苏州)分子诊断与检测高峰论坛
会议背景 首届长三角(苏州)分子诊断与检测高峰论坛将于2021年8月21日线上形式举办,以“数字PCR重新定义核酸量化法则”为主题,将邀请分子检测技术发明者、临床医学专家、生命科学专家、分子检测应用专家、国家监管部门、基因分析行业领袖、投资大佬等,畅谈创新技术特性,前沿研究进展,当前检测瓶颈和应用需求,未来精准医疗潜在应用。 ...
【Science子刊】颠覆!首次3D打印出完整的活体肿瘤,癌症探索迈入“真实“3D时代“
3D生物打印出胶质母细胞瘤模型的显微图像。生物打印的血管覆盖内皮细胞(红色)和周皮细胞(青色)。血管周围是由恶性胶质瘤细胞(蓝色)和大脑微环境细胞(绿色)组成的大脑模拟组织。不同的药物或细胞可以通过3D生物打印出的血管进行灌注,以测试它们对肿瘤组织的影响。 图片来源:DOI: 10.1126/sciadv.abi9119,特拉维夫大...
【快讯】未来已来!刚刚,上海交大未来技术学院成立!
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等12所国内高校入选。学校将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依托相关理、工、医等优势学科,聚焦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技术,打造一个学科交叉融合和高度国际化的未来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01 瞄准“未来”新科技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复杂,要...
【公示】第四届转化医学奖复评会召开,8名候选人名单公示
2021年8月18日下午,在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举行了第四届转化医学奖复评会。该奖项由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转化医学奖励计划评审管理委员会主任陈赛娟院士,评审专家陈凯先院士、葛均波院士、王威琪院士、王明伟教授、赵维莅教授、汪敏秘书长以及两家支持单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汪敏主持。 转化...
【Nature】新冠疫苗第三剂加强针是否有必要?WHO呼吁全球暂停加强免疫
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在下个月底之前暂停使用新冠病毒加强针,目的是确保所有国家至少有10%的人在发放额外剂量之前接种疫苗。截止到现在,美国已经向65个国家捐赠了1.1亿剂新冠肺炎疫苗。然而,世卫组织估计,大约需要110亿剂疫苗才能让世界70%的人口接种疫苗。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高收入国家58%的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数字仅为1.3%。近期,有研究人员在Nature...
【Nature子刊】重磅!叶玉如院士团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获得重大突破
MED4 genome circular plot 来源:Chisholm Lab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症,其病理特征为认知功能衰退、记忆损伤,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仅在中国,估计就有超过50万名患有遗传性AD的患者,即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Familial Alzheimer's...
【发现】重算诺贝尔获得者1944年维C实验数据,发现要用WHO推荐的2倍剂量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crystals, LM 来源:Kevin Mackenzi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Vitamin C crystals 来源:Kevin Mackenzi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