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3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工程T细胞监督免疫系统,清除坏“苹果”!

2016-07-04

这个示意图展示的是嵌合自体抗原受体或CAAR如何通过自身抗原的碎片Dsg3辅助治疗一种称为慢性天疱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这种条件下,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通常附着在皮肤细胞表面的Dsg3。Christoph T. Ellebrecht, M.D./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科学家在人唾液中发现了新的细菌 - 蛭弧菌

2016-07-04

近日美国的研究者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寄生细菌,该细菌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这种细菌只有700个基因,并且是发现的第一种晚期靠寄生在其他细菌中存活的细菌。并且这种细菌还与人类的很多疾病相关,包括肠道疾病、囊胞性纤维症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虽然之前科学家也发现了一些细菌可以通过感染其他细菌而寄生在被感染的细菌中,这一次的发现是首次发现一种完全寄生在其他...

我们开发的200多个抗癌新药,只有3个是给孩子们的

2016-07-04

癌症将是儿童第一杀手 癌症,整体来说是一种老年病:随着年龄的增加,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近90%的癌症患者在50岁以上。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环境污染等因素,中国近期癌症发病率呈现指数式增长,如何防癌抗癌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儿童和青少年也会得癌症,而且并不少见。在中国,每年新增儿童癌症患者近4万,平均400个小孩里就有一个!同时,每年因癌症...

讲道理,现在的个人基因测序服务,比星座什么的高在哪里?

2016-07-04

千钧一发 1997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千钧一发》(Gattaca)中描述了这样的未来世界: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是经人工搭配基因孕育而成,剔除掉不良的基因。未经人工筛选基因而出生的人则被视为“病人”。一个人的潜力自出生开始就被确定,并会根据基因显示的潜力来安排适合工作。主角正是所谓的“病人”,他为了参加Gattaca企业的太空计划而假扮精英成员的基因身份。” 《...

化妆品中的“透明质酸”,在肿瘤中的作用?

2016-07-03

  国际上称为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lsturlZlng Factor,NMF)的透明质酸,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化妆品用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广泛用于膏霜、乳液、化妆水、精华素、洗面奶、浴液、洗发扩发剂、摩丝、唇膏等化妆品中。除此之外,其在肿瘤研究领域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透明质酸(HA)是由N-乙酰氨基葡糖和D-葡糖醛酸...

研究显示:癌症患者身心压力大使癌症扩散加快5倍

2016-07-02

新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身心压力与癌症扩散速度存在惊人关联——压力大导致癌症的扩散速度加快5倍。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28日报道,这项研究揭示,这一关联可能让人体变成一条令癌症四处扩散的“高速公路”。 澳大利亚莫纳什药物科学研究所的肿瘤生物学家埃丽卡·斯隆博士对《每日邮报》澳大利亚版记者说:“关键的发现是,压力大会加速癌症扩散。”她说:“压力能制造从肿瘤内部通往外...

美国建世界最大人体冻库 5万遗体未来可以冷冻复活

2016-07-02

遗体冻库设计图(全景),这座世界最大遗体冻库由著名建筑师史蒂芬·瓦伦丁设计,选址在美国得克萨斯州 实验室设计图实验室设计图   该建筑将作为“永生中心”以促进冷冻技术的研究,包括提供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先进的设备用于储存生物材料,移植的器官、DNA等,最终的目标是,将来这些人可以复活。   冷冻遗体很冷   冷冻遗体理念最先提出来的是美国的罗伯特...

【案例】基因胚胎检测技术“挽救”了一个罕见病家庭

2016-07-02

Lisa Ferlita曾非常希望再要一个孩子,但她当时尚未做好再次挑战遗传基因的准备。她说她不能做这样的决定,尤其已经有了两个生来就患有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孩子。 Lisa Ferlita说,“我们的胜算不大,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我们能够做到的努力,以免再次生出有此种情况的孩子,因为这个情况太复杂了并且真不公平”。 对于Ferlita来说,她做母亲的路始终与公平与顺利...

强生CTC检测系统或存质量问题

2016-07-02

  本报近期的两篇关于强生CTC检测系统的文章刊发后,引发业界关注。而强生Cellsearch系统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亦披露出来。   福建省引进的首台强生CTC检测仪器Cellsearch系统,2013年6月13日安放到安特诺生物医药(厦门)有限公司(下称“安特诺”)的实验室。据介绍,从仪器投入使用至2015年设备停止使用,CTC仪器故...

基因编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完成38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6-07-02

6月27日,瑞士基因编辑初创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B轮融资。迄今为止该公司总融资额已达1.4亿美元。 该轮融资前期由Vertex Pharmaceuticals 和 Bayer Global Investments作为公司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投资, 随后有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医疗基金的加入,包括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

惊人!最新调查美国惊现351家“莆田系”诊所,出售未经检验和审核的干细胞疗法

2016-07-01

  一篇发表于本周Cell 子刊物Stem Cell的文章表示全美目前至少有351家商业性临床诊所在向消费者提供着未经检验与审核的干细胞临床治疗。这些诊所甚至向外界宣称他们对患者实施的临床干细胞治疗能够治愈从关节炎到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切疾病。这一发现在公布不久便引起了美国FDA对干细胞治疗这一监管缺失领域的充分重视。   “这个结果让人...

健康大数据应用场景广 互联网+医疗大时代来临

2016-07-01

     诸如患者基本数据、电子病历、诊疗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医学管理、经济数据、医疗设备和仪器数据等医疗数据,构成医疗信息的重要来源。如果能接入互联网,医疗机构就可以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对疾病及病人管理、控制和医学研究能起到关键作用。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普及过程中,个体健康信息都能直接连入互联网,由此可实现对个人健康数据随时...

宣布与赛默飞合作,捷报连连的泛生子基因实力几何?

2016-07-01

(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思振先生、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江志成先生)        2016年6月28日,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精准医学联合研发中心。这是泛生子继宣布购入HiSeq X Ten、举办全国范围的遗传咨询培训等事件之后的又一次重要...

血检如何捕捉肿瘤的踪迹?

2016-07-01

     近日,在芝加哥召开的“201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大规模基因组分析表明,利用血液检测筛查癌症、监测癌症发展演变可达到与传统组织活检同样的效果。这项技术有助医生更好地确立诊疗方案,有望成为常规活检的一种可靠替代选项。   癌症血液检测是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游离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tDNA)片段,对患者进...

联川生物获天使轮数千万级融资,加速布局精准医疗

2016-07-01

2016年7月1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LC-Bio Technologies CO., LTD)宣布在其创立十周年之际成功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该资金由浙商创投投资。 “创新思维、恒久动力”,产品的动力,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创新,这种创新既可以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概念的创新,架构的创新,更是技术的创新。创新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研究发现4个基因主导人类胚胎早期变化

2016-07-01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0日报道,14年前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测定和命名了4个基因,但这些基因的功能却始终没有破解。最近他们发现,这些基因主导着人类胚胎早期的变化,离解开谜团更近了一步。   2002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进化生物学家彼得·霍兰教授和研究生安妮·布斯测定了4个基因,分别命名为Argfx,Leutx,Dprx和Tprx。这些...

国内首个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在下沙成立

2016-07-01

用上快速检测试剂,一分钟就能检测糖尿病等疾病,是不是很神奇?被称为IVD的体外诊断试剂产业,正快速兴起。昨天,中国IVD及精准医疗产业与投资联盟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这是昨天开幕的第三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上传出的消息。 这也是国内首个由行业巨头和投资大鳄联合成立的聚焦IVD及精准医疗领域的行业联盟,汇聚了华大基因、复星医药、雅培、罗氏诊断、启明创...

毒蘑菇正在被“变好”虫草素也许能治疗癌症

2016-07-01

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菌类对人类有如此强力的作用,这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利用毒蘑菇某些看似有害的性状,为自身造福。比如,在中国因为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而闻名的冬虫夏草。这种珍稀菌类,有一种奇怪的寄生生活方式,它们在昆虫体内生长,慢慢地杀死虫子,直到菌菇自己的子实体准备破壳而出。 尽管虫草的生活习性很像异形,但是隐藏在冬虫...

Foundation Medicine宣布在NCI平台上共享18000个成人癌症病人的基因组信息,助力癌症登月计划

2016-06-30

  如果美国副总统拜登的癌症登月计划真的能使癌症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事半功倍,那么这个计划一定不会离开大量的数据支撑。这便意味着越来越多数据的共享被整个业界所急需,正如在本周的华盛顿癌症登月计划峰会上,肿瘤基因组测序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决定向NCI无偿共享其肿瘤基因组测序数据。    美国副总统拜登 ...

恶性肿瘤为北京主要死亡原因首位 死亡率再增4.3%

2016-06-30

  健康白皮书显示,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首位。根据首次发布的慢病“早死概率”,北京市30岁户籍人口中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发布2015年本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比2014年上升了0.14岁。与此同时,恶性肿瘤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