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7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第六届中国国际免疫治疗创新论坛第一轮会议通知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的飞速增长,免疫治疗已成为全球医药行业人士不容忽视且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对免疫疗法政策的绿色通道与突破性认定,也意味着全球将引来免疫治疗蓬勃发展的全新局面。 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免疫治疗创新论坛将从研究、临床开发、产业化三个角度出发,就大小分子、细...
第三届中国先进体外诊断技术与应用论坛第一轮会议通知
在医疗行业中,IVD是市场较大、发展较快的重要细分领域。受医保控费影响,国内医疗机构药品加成逐步取消,诊断等医疗项目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背景下,IVD行业有望受益于医改的大趋势,保持较快的成长速度。质谱,二、三代测序、基因芯片等先进IVD技术更是大有可为。 虽然相对于国外的成熟市场,国内IVD市场呈现出基数小、增速快的特点,但是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前沿IVD技术在国内的发...
卫计委公布最新名单!451家医疗机构获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为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方便群众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我委汇总了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截至2016年12月31日,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451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23家,现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年4月11日 ...
重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正式写入《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
节选如下: 四、主要战略举措和重点任务 (一)瞄准国际,发展医学科技前沿技术 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融入全球医学科技创新网络,提升本市医学科技在全球医药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 发展精准医学。聚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强精准医学技术研究,形成对标国际的疾病诊疗规范,引导疾病诊疗...
青千申请在即,谈国内外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
前言 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海归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势做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气交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 西方学术界的危机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的学...
科技部:2020年研发人员人均经费每年50万!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由2014年的371万人年达到2020年的480万人年以上,R&D研究人员全时当量...
控制“好”“坏”脂肪形成——糖尿病治疗新法门
近日,一批来自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棕色脂肪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两种受体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对于这些细胞表面受体的靶向作用可以促进棕色脂肪组织(BAT)(“良好”脂肪)的代谢与转化。 这两种称为TRPM8和TRPP3的细胞表面受体都与人类机体中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生密切相关。同时,这类细胞表面受体也可能被某些食物中的天然分子或...
【好消息】伯豪生物微生物服务全线大放送!
活动内容: 1 你做宏基因组,我送16S 2 你测三(代测序),我送二(代测序) 3 你来测,我来送(中美微生物培训班免费参加名额) 活动说明: 1. 做宏基因组赠送同一样本的16SrDNA测序,且赠送的16SrDNA测序的样本数量与宏基因组测序的样本数量一致。 2. 细菌基因组三代测序赠送2G的二代测序数据 ...
【好消息】做芯片,IPA数据分析免费送
活动时间:2017年4月1日—2017年8月31日 活动范围:表达谱芯片服务、lncRNA芯片服务、ceRNA芯片服务 活动说明:单个合同订购芯片12张及以上且在活动结束前全额付款,即可获赠IPA数即可获赠IPA(Ingenuity Pathway Anaylsis)分析一组。 IPA(Ingenuity Pathway Anay...
中国母胎医学大会深度解析“如何进一步提高NIPT准确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NIPT准确性”,是目前母胎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作为中国领先的NIPT服务商,安诺优达值此第三届中国母胎医学大会之际,特邀请北京协和医院边旭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蒋宇林教授、Illumina公司临床应用专家熊丽博士、安诺优达临床应用支撑部总监孙阳博士从各个角度深度解析这一问题,为广大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大会现场 近几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
干货 | 纵观“液体活检”
液态活检作为体外诊断的一个分支,以其非侵入式的血液检测技术即能监测肿瘤或转移灶释放到血液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和外泌体(Exosome),是检测肿瘤、辅助治疗的突破性技术。在早期人们对于液态活检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发现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从循环肿瘤细胞概念提出后的几十年该领域进展缓慢,但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巨大的应用价值,在这个阶段关于液...
浙江省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检验项目价格通知!
浙江省物价局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和新增部分医疗服务检验项目及价格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物价局、卫生计生委(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受理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3095号)精神,鼓励使用创新性医疗器械产品和医疗技术,现就调整完善和新增部分医疗服务...
美国研究称空气污染或增乳腺癌风险,专家:仍未有定论
2017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15日—21日)之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如空气污染不仅会诱发肺癌,还会引发膀胱癌,以及心血管等疾病高发等说法,都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近日,美国在线期刊《乳腺癌研究》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空气污染可能增加女性乳房密度,而乳房密度高正是乳腺癌确定的风险因素之一。消息一经刊出,瞬间刷屏,点击率转载率直线上升。 研究可能...
国医大师颜德馨在上海病逝,曾说“真正的中医值得一生去爱”
“国医大师”颜德馨4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他是中国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同济大学教授。 颜德馨一生中获得的荣誉无数,但他最珍视的一个评价是“颜德馨是一个好医生”。他曾说,无论什么样的病人来找我,我总是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经常有几十年前的老病人辗转找到我说,我的病是你看好的,我来看看你,谢谢你。 颜德...
全基因组扩增实现97%覆盖率,遗传病基因变异检测更灵敏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刊登了哈佛大学华人科学家陈崇毅课题组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一种名叫“转座子插入线性扩增”(LIANTI)的技术,首次实现了全基因组的线性扩增。 陈崇毅博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这一全新技术能实现高达97%的单细胞基因组覆盖率,准确度超越了目前在用的所有扩增技术。 多次退火环状循环扩增技术(MALBAC)是目前最先进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能检测单细胞中较小...
科研需要“打群架”
当《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北京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电子学及医学应用研究实验室时,很难将眼前这个窄小拥挤的办公室与2015年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科技创新大挑战项目基金(简称“盖茨基金”)得主之一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这个狭小得只能放下四张办公桌的办公室,实验室负责人张松却满心爱惜:“别看我们的实验室小,可是我们环境温馨呀。” 230余篇学术论文、1本专著、20余个软件著作权、30余个专利授权、约...
非洲基因组学研究有助制定精准公共卫生政策
过去5年,国际基金组织已经投资了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来推动非洲基因遗传学研究,有望借此改善对非洲人以及在欧洲和美洲的非洲人后裔的治疗手段。现在,第一轮7000万美元资助发放完毕后,英美两国共同发起的“非洲人类遗传与健康计划项目”第二轮6400万美元项目资金正在接受申请。 虽然有人认为,这笔钱应该用于改善基本医疗保健,但对非洲哈马雷生物医学科技研究所创始人、遗传学家克雷恩·马斯米润波瓦而言,这却是一...
重磅!疫苗新贵康希诺完成4.5亿元融资:加速新型人用疫苗研发
2017年4月18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简称“康希诺”)宣布完成了4.5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由歌斐资产、达晨创投、金石翊康等新投资人以及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等原有投资人共同出资完成。 康希诺始终专注于新型人用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已建立了由10余个新型疫苗组成的研发管线,涵盖了对肺炎、结核病...
最新!38位医药人入选福布斯华人富豪榜
4月17日,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福布斯2017华人富豪榜。据介绍,2017年共有486位华人富豪上榜,占全球富豪总人数的23.8%。较2015年增加116位,增幅31%。 其中,分布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其他的比例为69%、14%、6%、3%、2%、6%。由此可见,中国大陆所占份额还是很大的。 从行业来看,据医药地方台统计,有38位医药人(家族)...
挖出科研界的“扫地僧”!上海建成10万人顶尖专家数据库!
10万名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来自300多个细分领域。记者15日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获悉,一张全面了解全球顶尖人才的大数据网络———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这份数据库目前整合了3.9万名全球顶尖专家、1.4万名华人顶尖专家和5万名本市科技专家,入选专家在各自领域中的排名均为前千分之一。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关键在人才,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怎么吸引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