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日程公布】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产业沙龙

2020-08-16

  随着生命科学、医疗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更新日益加快、获取数据成本降低,科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研发、医疗信息化、可穿戴设备等医疗数据的产生量呈指数上升。研究表明,如果把研究过程从原来的非数据驱动型改成数据驱动型后,效率至少提升一倍以上,足见大数据在提升医疗效率方面的作用。   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人群队列信息,应用...

【Cell子刊】“药界传奇”二甲双胍的克星居然来自肠道微生物!

2020-08-16

  众所周知,肠道菌群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的功效或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人们对药物的个体差异反应,因为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产生一些可被人体吸收,或进入循环和周围组织的生物活性代谢物来改变药物反应,甚至改变药物的信号传导途径。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丙酸咪唑会抑制二甲双胍的降血糖作用,并揭示了其中的机制。   该研究于8月11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Science子刊】封面文章: MIT开发工程化微粒强化肿瘤免疫治疗

2020-08-14

  肿瘤微环境中干扰素基因(STING)信号刺激剂的激活,能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尽管STING激动剂的局部给药有望用于癌症免疫治疗,但为达到疗效,给药方案需要数月的频繁肿瘤内注射,这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多次肿瘤内注射也会破坏肿瘤的微环境和血管网络,从而增加转移的风险。对此,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工程化微粒,只需一次注射就可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释放激动剂,并在多种...

【快讯】赛默飞世尔科技终止Qiagen收购协议

2020-08-14

  尽管许多公司在新冠肺炎的蔓延下步履蹒跚,但有些公司可能在某些方面并未受到影响,反而表现突出。在对赛默飞测试产品的需求激增之后,Qiagen的投资者拒绝了赛默飞数十亿美元的收购提议。   去年年底,Qiagen(凯杰)未能实现营收目标,同时长期担任首席执行长的佩尔·M·沙茨(Peer M.Schatz)...

【PNAS】惊!“神药”阿司匹林会加速老年人晚期癌症的进展,增加死亡风险

2020-08-14

  早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够降低患胃癌、肝癌、食管癌、头颈癌、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癌症的风险,可以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然而,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其疾病进展和过早死亡的风险。   这项研究是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明尼苏达州伯曼中心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两国研究小组进行的,在8月11日...

2020年新一代测序(NGS)技术培训班暨第三届全国NGS建库技能大赛通知

2020-08-14

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由上海市临检中心、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遗传学会、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协办的2020年新一代测序技术培训班暨第三届全国NGS建库技能大赛将分别于今年9月18-19日, 10月19-24日在上海举行,培训者经考试合格后将获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

【快讯】2020 “创客中国”上海市生物医药专业赛道正式开赛!

2020-08-13

  2020年8月11日至12日,2020“创客中国”上海市生物医药专业赛道暨Parklink医企融资集训营分别在上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及凤创谷科技园正式拉响战火。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溥澜集团联合主办,由聚孵(上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奉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奉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奉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转化医学网作为战略合作...

【Cell】完全消除肿瘤!抑制这种蛋白能大大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0-08-13

  T细胞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检测和破坏肿瘤细胞的能力,但是肿瘤可以在其自身和周围产生抑制性免疫环境,从而将T细胞维持在抑制状态。近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研究发现,通过阻断TREM2蛋白可以增强标准免疫疗法药物的作用,甚至完全消除了肿瘤。该研究或许可以揭示使免疫疗法对更多癌症患者有效的潜在新方法。   这项...

【Nature子刊】类器官有助于缩小实验室研究和大肠癌动物模型之间的差距

2020-08-13

  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模型通常作为结直肠癌研究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系在培养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额外的突变,不能忠实地表现出肿瘤中原有特性;动物模型有很广泛的应用,但不能完全反映出人类肿瘤的发生过程;而类器官培养能保持肿瘤原有的基因型和生物学特性,可以稳定传代,操作相对简单,培养周期短。   维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FIRM)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人类...

【突破】清华大学徐弢团队首次利用微型机器人+体内生物打印治疗胃创伤

2020-08-13

   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示意图,以治疗胃壁损伤为例      徐弢教授等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的概念, 以解决传统生物打印中的现有缺陷。他们表示,通过使用微型机器人结合“原位体内生物打印”的新概念在体内进行了组织修复,已经向治疗胃创伤的新方法迈出了第一步。该研究发表在《生物制造》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安装到内...

【Nature子刊】NB Seq最新进展:全外显子组测序可帮助识别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缺陷

2020-08-13

  201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obert Nussbaum教授团队推出了一个名为“Newbie Seq”(NB Seq)的项目,旨在探索新生儿代谢性疾病。通过将测序数据和质谱结果相结合,希望能够降低代谢性疾病检测的假阳性率。NB Seq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项目。   近日,该...

【行业动态】拜耳斥资4.25亿美元对KaNDy进行前期收购以扩大女性医疗保健市场

2020-08-13

  英国临床阶段女性健康药物公司KaNDy于2017年从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衍生公司NeRRe Therapeutics中剥离出来。几个月后,有报道称跨国制药企业Allergan有意以超过4亿美元的前期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购买该初创公司,但那笔交易并未实现。两年后,KaNDy利用NT-814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增长来提出更大的买断出价。 ...

【Nature】重磅:俄罗斯批准首款COVID-19疫苗!在安全性上备受质疑

2020-08-12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于8月11日宣布,该国卫生监管机构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广泛使用冠状病毒疫苗的机构,但是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谴责这一决定太危险、太仓促。研究人员说,俄罗斯尚未完成大规模试验来测试这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出一种未经充分审查的疫苗可能会让接种者面临风险。他们建议,这还可能阻碍全球开发高质量COVID-19免疫接种的...

【快讯】FDA紧急授权Helix基于NGS的COVID-19检测

2020-08-11

  Helix是一家基因应用商店,其设计理念是向广大用户收集DNA,之后对这些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将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储存,让用户能获取自身的基因组信息。其目的是要创建一个面向大众、解析个体化信息的重要平台。   Helix在遵守临床实验室标准(CLIA)、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IPAA)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精华回顾】关明教授分享甲状腺癌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2020-08-11

  关明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委分享主题:甲状腺癌的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主要分享内容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甲状腺癌介绍,   第二...

【Nature子刊】癌症治疗重大变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十年历程

2020-08-11

  近期,来自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和巴黎-萨克雷大学的Caroline Robert,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decade of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cancer therapy”的评述,对过去十年癌症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进行了评论。   肿瘤免疫治疗的...

重磅!2020年度国家杰青名单公布

2020-08-11

  8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罗氏诊断携手科来威医学打造国际化医学转化平台

2020-08-11

罗氏诊断—科来威医学合作示范实验室在沪落成 近日,罗氏诊断中国生命科学部携手上海科来威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区祥云科技园隆重举行了“罗氏诊断—科来威医学合作示范实验室”揭牌仪式。依托嘉定区政府及上海精准医学产业园的联合扶持,该示范实验室整合罗氏诊断先进的医学检测技术,并与海外多所临床教学医院及科研院校合作,共同打造高度国际化、专业化的医学转化平台。 ...

【在线研讨会】基因编辑在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2020-08-10

  基因编辑技术能在基因组水平对生物的DNA分子进行定点改造,为分析基因功能和与表型相关的DNA序列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手段,彻底改变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它使得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精确敲除人体内的任何基因来获取对相关基因所具有功能的认知,自诞生以来就被人们广泛应用到了生物医学研究中,并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近几十年来的飞速发展。   随着科...

【新发现】最恐怖的食肉动物的因突变可抑癌!或是未来人类的“救星”!

2020-08-10

  在澳洲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上生活着一群袋獾,小巧可爱,却由于凶恶的面相和食腐的习性,被人们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n Devil)。一度因其撕咬力超过凶猛的狮子,成了最恐怖的食肉动物。而实际上,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机构,在与科研人员长久接触,并确定他们并无恶意后,袋獾们就会安静下来,甚至还会侧过身体,享受来自人类的爱抚。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