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颠覆三观!肛门不仅能放屁,还能呼吸,有望成为呼吸衰竭新疗法!

2021-05-31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对患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肺部,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而这时,呼吸机、人工肺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方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际上,很多水生生物都具有肠道呼吸机制,例如海参。海参的消化道两侧长有一对呼吸树,这就是它的呼吸器官。这对呼吸树由泄殖腔的前端发出主干,主干又分出大量分支,分支再分出更多的分支,在这些分支的末端长有小...

肿瘤研究利器,生物质谱成像空间代谢组学

2021-05-31

2021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帕尔·阿不力孜、贺玖明团队在分析化学一区《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封面文章,题为“Mapping metabolic networks in the brain by using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and metabolomics”的研究成...

【邀请函】2021医疗器械产业趋势及创新发展论坛

2021-05-31

由泰格捷通联合贝壳社、青蓝港湾主办的2021医疗器械产业趋势及创新发展论坛将于2021年6月10日在杭州滨江隆重举行。论坛将聚焦政策解读、风险应对与实操策略,帮助企业理解条例修订背景、政策变化,及时掌握监管趋势,调整公司策略。同时,论坛汇集行业资深专家,着眼数字医疗以及癌症早筛热门课题,结合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展望下一个医械风口,共促医械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项目发展,推动...

复旦大学于文强教授:全癌标志物肿瘤诊断新策略

2021-05-31

复旦大学于文强教授:全癌标志物肿瘤诊断新策略  主题分享视频 于文强教授,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高级PI。专注于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在临床重要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核内miRNA激活功能研究;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高分辨率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GPS和分析软件,已获国内和国际授权专利。发现NamiRNA能够在局部和全...

【Science子刊】时隔153年!新发现人体“长寿”型树突细胞亚群,“哨兵”从未离开!

2021-05-31

1868年,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树突状细胞,当时其被错误地归类为神经系统的成员。现在,免疫学家知道这些细胞相似,但是类型不同,并且作为免疫系统的“哨兵”有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全天候巡逻”,寻找感染和疾病的渗透原因。 树突状细胞(DC),是抗原呈递群体;也就是说,它们吞噬入侵者的样本,并迅速将其呈递给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抗病战士...

【快讯】康立明生物携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发布最大规模肠癌早筛前瞻性数据

2021-05-31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卸古、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东林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杨宇飞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晓东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黄莹教授、清远市人民医院唐超明教授、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王雳主任、康立明生物首席市场官邓晓琴等出席了活动。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副理事长徐卸古发言 ...

【新研究】胖得没天际,瘦得没天理,为啥有的人始终如一的苗条?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研究,约1.4万人的DNA研究告诉你原因!

2021-05-31

这世上有一种没天理的事实就是:有的人怎么吃都不长胖,有的人随随便便体重就狂飙! 肥胖相关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都知道,体重有遗传原因,也有后天原因。大多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都集中在体重指数,虽然许多基因位点赋予肥胖易感性,但对健康苗条的遗传结构知之甚少,迄今为止还没有瘦弱和健康个体的遗传关联研究。 ...

【Nature子刊】衰老是怎样的过程?科学证实:120-150岁是人类寿命的极限

2021-05-28

你知道吗?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外界的每一次刺激,都会使器官、骨骼、肌肉、细胞和皮肤发生反应。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就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我国65岁以上老人因衰老造成的意外死亡数不胜数。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不同生命的年岁也各不相同,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千古不朽。因此,很难将衰老过程压缩为一个单...

【行业动态】“肿瘤治疗黑幕”处罚结果出来了......

2021-05-28

日前,上海市卫健委监督所官方网站公布了“肿瘤治疗黑幕”涉事医生陆巍的相关处罚结果。 处罚信息显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1年5月24日作出了“陆巍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案”的处罚决定,对陆巍处以“警告,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整,暂停执业6个月”的处罚。处罚的事由为“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告知义务”。 ...

中国转化医学联盟和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百家医院 高水平学科建设(十一)

2021-05-28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特别是高水平学科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医院整体学科建设的水平和高度,因此,加强医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力度,拓展学科建设创新,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领军学科,促进学科建设的提档升级,显得至关重要。 5月25日下午,由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中国精准医学学会和粤北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科研学术专题讲座在医院行政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主...

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与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纪念册首发式

2021-05-28

近日,《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与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纪念册》已清样完成。经学会理事长会议讨论,纪念册定于2021年7月23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暨中国精准医学大会和第十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上正式首发。 《中国转化医学联盟与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筹)纪念册》采用250mm*250mm的正方形开本,全册共计22...

“量体裁衣、因人施治”——芝友医疗助力个体化精准诊疗

2021-05-28

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以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个体化诊疗为战略方向,是一家专门从事个体化医学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分子诊断和CTC两大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生产了指导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代谢和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产品以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产品。公司产品已陆续进入全国各地600余家大中型医院使用并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在个体化医学领域树立了行业...

【Nature子刊】原来不好好睡觉真的会变笨!睡觉时,你知道你的记忆在干嘛吗?

2021-05-27

时候,贪玩不睡觉时,妈妈总是吓唬我:“再不睡觉,你就会变笨奥”。 长大后才发现:这不是玩笑话! 如今各路“鸡娃”的妈妈们,在拼吃饭、拼学习、拼特长的同时,又增加了拼睡觉! 为了改变睡眠不足的现状,连教育部都出手颁布“睡眠令” 了:一、小学时间不得早于8:20,中学时间不得早于8:00以后...

【行业动态】上海力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新鲜出炉!

2021-05-27

其中,关于打响“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品牌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关键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及重大产品产业化项目,给予不超过核定新增投资30%,最高1500万元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列入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支持。依托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支持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 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新研究】近200万人的研究!多喝牛奶,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官方解答来了!

2021-05-26

小时候,父母总是劝导我们要多喝牛奶,牛奶好处多多,仿佛这种带油脂的乳白色液体“无所不能”。的确,牛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磷和多种维生素,是我们膳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而且牛奶味道醇香,口感顺滑,还可以与多种食材制成美味的牛奶冰淇淋、双皮奶、蛋糕、果粒酸奶...... 牛奶中的乳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乳糖,有些成年人多年不喝...

【行业动态】2020年度上海科技奖揭晓:葛均波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2021-05-26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25日,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授奖281项(人)。其中,授予葛均波上海市科技功臣奖,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8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 10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美国籍专家布鲁斯E.瑞特曼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

播倒计时1天 | 多组学在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2021-05-26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其特征在于基因组中的突变或其他改变导致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来开发相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包含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单一或联合治疗手段,在精准诊疗理念指导下,极大地改善了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预后,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而通...

扬州日报头版报道:免费无创筛查 守护群众健康——邗江区开展结直肠重大疾病筛查项目

2021-05-26

扬州日报5月23日头版报道 “政府太暖心了,免费给我们做肠癌筛查,只要抽管血就行,真方便!”近日,邗江区方巷镇陈花组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天上午,数百名村民在方巷镇中心卫生院参加了这项“一管血,验肠癌”检查,最快5个工作日就能得到筛查结果。 百姓健康,是邗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聚焦点。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邗江...

【Nature子刊】有史以来第一例!40年盲人通过基因疗法重获新生,竟然能看到斑马线了!

2021-05-25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眼病,患者通常在儿童时期就开始视力恶化。由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丢失,最终可导致完全失明。目前科学家们已发现70多种不同的突变基因会导致这种致盲眼病,但除了针对其中一种突变基因的基因替代疗法对发病早期起效,目前还没有获批的疗法用于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一位近40年前被诊断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盲人患者,在接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