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重置细胞的“分子钟”即可安全无副作用逆转衰老!人人可以“越活越年轻”

2022-03-08

年龄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这个数字往往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从骨质疏松、肌肉力量衰退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增加。现在,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与罗氏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合作,证明他们可以通过将细胞部分重置为更年轻的状态,安全有效地逆转中老年小鼠的衰老过程。 昨日(3月7日),这篇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 aging》,题为“In vi...

【研究】还在喝饮料?小心脂肪肝!

2022-03-08

高脂肪饮食不足以引起短期脂肪肝疾病。然而,如果将这种饮食与含有液体果糖的饮料相结合,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会加速,就会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一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这在一项关于大鼠实验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解释,该研究发表在《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杂志上,题为“ChREBP-driven DNL and PNPLA3 Expression Indu...

【AACR】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杀死胰腺癌细胞的分子!“癌中之王”就这样被攻克了吗?

2022-03-07

美国罗斯威尔帕克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分子,该分子通过铁代谢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最近,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上,题为“Small Molecule MMRi62 Induces Ferroptosis and Inhibits Metastasis in Pancreatic Cancer via Degrad...

每天走10000步才健康?研究表明走到这个步数就够了

2022-03-07

通过对涉及四大洲近5万人的15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能最大程度上改善成人健康、延长寿命的每日步数,同时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每日最佳步数是否有所不同。 “每天走一万步”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源于几十年前日本一种计步器的广告,当时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这一说法。该分析对这一说法作了很好的循证。 由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Amanda Paluch领导的一个国际...

【PLOS Biology】提前几十年预测!脂质组学分析——确认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2-03-07

3月3日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同时检测血液中的数十种脂肪("脂质组学")可以预测未来患2型糖尿病(T2D)和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这种早期预测可以为在疾病发展之前推荐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依据。该研究题为:“Lipidomic risk scores are independent of polygenic risk scores and can pre...

【Science子刊】可视化“看不见的东西”:新的荧光DNA标记揭示了癌细胞中的纳米级特征

2022-03-07

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Ultrastructural visualization of chromatin in cancer pathogenesis using a simple small-molecule fluorescent probe”的研究,发现DNA结合染料在经过处理的临床组织样本中表现良好,并通过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生成高质量的图像。 ...

【快讯】每瓶胰岛素仅需30美元!一家非盈利性制药公司响应拜登的号召,预计2024年推出低价胰岛素

2022-03-07

这正是非营利性非专利药生产商Civica正在追寻的目标,该公司计划生产和销售三种最常见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glargine)、赖脯胰岛素(lispro)和门冬胰岛素(aspart)。最重要的是,该公司表示,计划将胰岛素的价格定在每瓶不超过30美元,每盒(含5支)不超过55美元。 根据GoodRx(美国处方药折扣平台)的报道,最便宜的瓶装甘精胰岛素大约为每瓶125美元,最便宜的赖...

【快讯】艾迪康再次递交招股书,拟香港IPO上市,2021年收入近34亿,摩根士丹利及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

2022-03-06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艾迪康控股”)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及Jefferies为联席保荐人。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连锁经营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已在全国设立了25家医学实验室。艾迪康拥有临床、病理、生殖遗传、基因检测、临床试验5大中心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下设20多...

【研究】好消息!创新抑制剂有望对抗肥胖和心脏病!

2022-03-06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19亿成年人超重,6.5亿人被归类为肥胖。在美国,每4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脏病,其中肥胖是主要因素。根据圣安东尼奥大都会健康区最近的一份报告,当地71%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UTSA)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创新抑制剂,显示出对抗肥胖和潜在预防心脏病的希望。UTSA科学学院化学系的助理教授Francis Yos...

【JCI】还不锻炼?再想运动就更难了!

2022-03-03

利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使血流传感器Piezo1蛋白失活,可以降低携带血液到肌肉的毛细血管的密度。 研究小组发现,这种血流受限意味着活动变得更加困难,并可能导致运动量的减少。 他们说,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锻炼越少,运动变得越难的生物学。 这篇论文,“Endothelial Piezo1 sustains muscle capillary density...

【Nature】重新设计Cas9蛋白,降低上千倍脱靶概率,基因编辑变得更加安全!

2022-03-03

现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重新设计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工具的一个关键成分,称为Cas9,它靶向错误的DNA片段的可能性要低上千倍,同时保持与原始版本一样的效率,使其潜在地安全得多。这项工作在近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Structural basis for mismatch surveillance by CRISPR–Cas9”中进行了...

【快讯】拜登表示药价“贵的离谱”!呼吁政府参与定价,但制药商们不答应了

2022-03-03

拜登和民主党在《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中起草了大量药品定价条款,包括允许进行首次医疗保险谈判。但现在该法案及这部分内容似乎已不再使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主党参议员Joe Manchin,他否决了一些与药品无关的条款。 但是,拜登总统当晚在国会议政厅表示,为了使药价得到通过,将对有医疗保险的人每月的胰岛素费用限制在35美元,“制药公司仍然会做得很好。当然,我们还在考虑,让医疗保险就处...

【Cell子刊】改变基因组折叠会适应靶向治疗——逃避抗癌

2022-03-02

虽然基因突变会导致耐药性,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重要的非遗传适应,也可以驱动T细胞白血病(一种血细胞癌症)对靶向治疗的耐药性。他们的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Molecular Cell》上,题为“EBF1 nuclear repositioning instructs chromatin refolding to promote therapy resistanc...

重磅 | 又一男性不育诊疗专家共识即将发表,桐树基因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参与编写2份专家共识

2022-03-02

2021年12月20日桐树基因作为唯一一家企业参与编写的《无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男科学杂志》。目前《大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已完成专家编写即将发刊,是继《无头精子症诊疗专家共识》后桐树基因参与编写并发表的第二篇男性不育领域诊疗专家共识。作为唯一一家参与编写的企业,桐树基因于2022年正式进军优生优育领域。 怀不上、留不住是生殖健康面...

【Cell子刊】最新研究:肠细胞功能并不单一,其功能会发生改变!

2022-03-02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438 改变的动力 BMP信号通路是人体众多信号通路之一。信号通路是细胞之间的通信线路:当一个细胞产生蛋白质时,它会给下一个细胞一个信号,然后下一个细胞再产生蛋白质。Joep Beumer,研究人员之一,解释说:“...

【快讯】CAR-T细胞疗法又出现两个临床死亡病例,Celyad Oncology表示不影响其他候选药物测试

2022-03-02

Celyad表示,在调查这些死亡病例时,它已经“自愿”暂停了试验,虽然这种自愿举动通常发生在FDA或EMA下达命令之前。 这家比利时公司表示,两名死者的肺部表现出相似的症状,除此之外没有透露出任何细节。该公司的CEO Filippo Petti补充说,前25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他们的报告显示“无剂量限制毒性”。 8个月前,Tmunity(由C...

【直播预告】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在3D细胞模型中的应用

2022-03-01

类器官前世今生 类器官培养与分析的痛点 包括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在内的多个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许多针对多种类器官培养的protocol,定义了其培养条件、接种密度、基质建议和其他关键参数。但是对类器官的定量分析面临重重挑战,比如: l  每个孔中类器官形成的重复性无法保证,缺少成熟的实验方案...

【Nature子刊】有害的肠道微生物竟然更重要?新研究给出答案,彻底改变癌症治疗!

2022-03-01

接受帮助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对治疗的不同反应,取决于他们肠道中的微生物类型,新的研究表明阻碍治疗的微生物比有益的具有更大的影响。 由俄勒冈州立大学、国家癌症研究所、弗雷德里克国家癌症研究实验室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合作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题为“Intestinal microbiota signatures of clinic...

【JEM】警惕!病毒虽除,伤害仍在!可能触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2-03-01

近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病毒感染会触发一系列破坏性活动,在病毒感染消失很久之后,最终会产生自身免疫。研究人员调查了病毒感染对T细胞的影响,T细胞是一组免疫细胞,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项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玫瑰疹病毒(murine roseolovirus)会感染胸腺——识别和消除自我破坏性T细胞的器官,并干...

【ACS】癌症研究:老药新用,多种旧药可抑制癌细胞扩散!

2022-03-01

癌症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是出了名的难治,而且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许多种癌症中,细胞核大小的变化与转移的增加有关,也就是与癌细胞的扩散能力有关。然而,几乎没有治疗方法能够专门针对癌细胞的扩散进行治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爱丁堡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筛选了能够逆转三种癌症(前列腺癌,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