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别躺平了!科学家们发现运动如何改善我们健康的一种关键酶NOX4

2021-12-16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酶,这种酶是为什么运动改善我们健康的关键。重要的是,这一发现开辟了药物促进这种酶活性的可能性,防止衰老对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代谢健康的影响。 全球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在未来三十年翻一番,到2031年,有600多万澳大利亚人将超过65岁。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这种老龄化人口也将导致全球疾病发病率增加。 ...

【JCI】免疫细胞究竟是如何被诱导癌变的?

2021-12-16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日本熊本大学(Kumamoto University)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单细胞分析方法,揭示了病毒如何过度激活T细胞(我们血液中的关键免疫细胞),诱导它们癌变。 这种罕见的癌症被称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ATL),在感染了...

【Nature子刊】细菌何时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研究进行了超过3000例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

2021-12-16

在UCL(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大奥蒙德街医院(GOSH)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细菌的‘预耐药’(pre-resistance)迹象——这表明特定的细菌可能在未来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题为“Genomic signatures of pre-resistance in Myc...

【日程公布】行知践行者-单细胞科研创造营武汉站,12月29日举办,诚邀您的参与!

2021-12-16

活动背景 单细胞技术不同于传统测序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让研究者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了解细胞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单细胞领域的学术文章更是常常登顶各大权威期刊,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 为助力中国科研工作者践行单细胞科研探索,寻因生物...

【Nature子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董一洲团队:纳米粒子传递mRNA注入肿瘤部位,增强T细胞介导的癌症免疫治疗

2021-12-15

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用纳米技术提高癌症肿瘤部位的免疫反应,可能有助于增强疾病晚期的免疫治疗。 在众多类型癌症的小鼠模型中,科学家们以改善其与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测试的抗体疗法的相互作用的方式,促进了肿瘤内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战士)的活化。 研究人员将携带mRNA的纳米体(将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性蛋白质的分子)直接注入肿瘤部位,以...

【Cell子刊】靶向治疗——改善更多结直肠癌患者的药物选择

2021-12-15

结直肠癌患者是最早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之一。这些药物旨在阻断引发失控细胞生长的致癌蛋白,同时保留健康组织。但是一些患者无法接受这些治疗,因为他们存在促癌突变,被认为会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现在,Salk研究所助理教授,临床科学家Edward Stites利用计算机建模和细胞研究发现,更多的患者可以通过一种普通的靶向治疗得到帮助,这比之前认为的要多。相关研究结果于20...

【Nature子刊】无副作用抗衰老疫苗——可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小鼠实验已成功!

2021-12-15

隶属于日本多家机构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疫苗,可以诱使免疫系统清除衰老细胞。近日,他们的研究论文在《Nature Aging》杂志上,名为“Senolytic vaccination improves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age-related phenotypes and increases lifespan in progeroid mice”,描述了他们的...

【PNAS】一滴血测癌?肺癌或能早发现

2021-12-14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在生存率极低的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早期肺癌大多无症状,低剂量螺旋CT成像是目前检测早期肺癌病变的方法,由于成本高和重复筛查的辐射危害,不能作为一种广泛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筛查检测。 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为无症状患者“提供一滴血液...

【Science子刊】脑细胞利用脂肪控制体重的增加

2021-12-14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名为“Astrocytic lipid metabolism determines susceptibility to diet-induced obesity”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脂肪酸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饮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他们说,这些见解可能有助于确定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潜在靶点。 ...

【Nature子刊】新的组合提高五倍效力——延长使用“最后手段”的抗生素

2021-12-14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能够逆转引起败血症、肺炎和尿路感染等病症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是一组重要的常为“最后手段”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治疗失败时的严重、多重耐药感染。但一些细菌通过产生被称为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酶,分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其停止工作,找到了一种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后存活的方...

倒计时1天I注册参加Congenica在线研讨会,多重好礼赢不停

2021-12-14

假如您正在开展或计划开展NGS数据分析: 是否面临NGS数据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 是否希望自动化的NGS数据分析软件能助您一臂之力 是否遇到相当比例的VUS结果 是否希望能对这些结果进一步分析 是否期待拥有适合不同临床实践的NGS数据分析模块 例如产前分析模块,神经疾病分析模块...... 12月15日,18:00-20:30,Congenica基因组分析平台临床实践研讨会,与您云端相...

【快讯】行知践行者-单细胞科研创造营(广州站)成功举办!

2021-12-14

12月12日,第二场行知践行者,单细胞科研创造营在广州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转化医学联盟、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转化医学网共同主办,寻因生物承办,梅斯医学协办,邀请了单细胞测序领域的研究者、技术专家、应用专家,分享了单细胞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发现、临床应用、课题申报等层面的热点研究内容,并对单细胞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深入探讨。 张建业教授 活动由广...

【Nature子刊】探索——肿瘤进化

2021-12-13

肿瘤具有异质性,这意味着同一肿瘤的不同部分可以在遗传学上截然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为肿瘤内异质性,在癌症研究领域内的意义正在稳步增强。同一肿瘤内的细胞和分子差异由于其对诊断和使用靶向治疗的意义,在许多不同的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Charité医学院、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和德国癌症转化研究协会(DKTK)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题为“Sp...

【JAHA】能否超越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用于设计下一代个性化器官芯片的血源性内皮细胞BOECs的比较分析

2021-12-13

心血管并发症是全球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疾病的病理表现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剧了临床负担。不同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疾病严重程度。因此,制定针对这种多样表型的治疗策略一直很困难,“一刀切”的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最近,微生理器官芯片或血管芯片平台作为临床医生和制药机构的有效血管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工具引起了极大兴趣。器官芯片提供关键组织微环境与相关生物和病理因素的...

【NEJM】CAR-T细胞疗法表现优秀,化疗将成为过去式

2021-12-13

axi-cel是一种自体、抗CD19、CAR-T细胞疗法,由患者身上提取的T细胞制成,然后用CAR分子重新编程,以帮助T细胞识别癌细胞。重新设计的T细胞被输回患者体内以对抗癌症。ZUMA-1临床研究后,FDA于2017年批准axi-cel用于治疗已经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成年患者。 iNHL患者的持久反应 ...

【直播预告】NGS 技术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实践探讨

2021-12-11

随着NGS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分子分型、诊治手段及预后分析等方面,不断助力靶向药物、免疫疗法更精准地治疗疾病,造福了广大肿瘤病患。美国FDA批准了以Foundation One为代表的NGS肿瘤检测panel的临床检测;中国NMPA也批准了10余家NGS 肿瘤检测小panel产品。近日,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正式批准...

【倒计时1天】NGS 技术在肿瘤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实践探讨

2021-12-11

随着NGS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分子分型、诊治手段及预后分析等方面,不断助力靶向药物、免疫疗法更精准地治疗疾病,造福了广大肿瘤病患。美国FDA批准了以Foundation One为代表的NGS肿瘤检测panel的临床检测;中国NMPA也批准了10余家NGS 肿瘤检测小panel产品。近日,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正式批准...

【Cell子刊】科学家们如何培育出了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胃类器官?有望为其它类器官开辟新的道路

2021-12-11

类器官(Organoid)是科学家们应用体外三维培养技术建立的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机体器官的小型组织,其具有组织自我更新及可长期培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体内器官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能够成为精准医疗、器官移植等研究领域的理想体外载体。 在再生医学迈出的重要一步中,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非常复杂的胃类器官,它具有独特的腺体和神经细胞,可...

【Nature子刊】刘如谦团队带来新的“先导编辑”——TwinPE将完整的基因插入人类细胞

2021-12-11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版本的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技术,可以安装或交换出基因大小的DNA序列。Prime editing于2019年首次开发,是在人类细胞中进行广泛多样性基因编辑的精确方法,包括小替换、插入和缺失。 12月9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题为“Programm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