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1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重要一步——细菌如何获得耐药性?

2021-11-29

由Himani Amin、Aravindan Ilangovan和Tiago R. D. Costa合著的“Architecture of the outer-membrane core complex from a conjugative type IV secretion system”于2021年11月2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

【Science】基因表达的关键协调者——无序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作为众多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2021-11-29

近日,一项发表在《Science》上名为“A ubiquitous disordered protein interaction module orchestrates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协调控制基因表达的细胞内成分的组成。这一机制不仅对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而且与癌症、神经退行性变和HIV感染有关,并有可能为这些疾病提供新...

【Nature热议】30多种突变的Omicron变种是否会大大降低疫苗的有效性?

2021-11-29

11月初在博茨瓦纳首次发现Omicron变种,此后在一名从南非抵达香港的旅行者身上发现了Omicron变种。科学家们还在试图了解这一变种的特性,Omicron更具传染性吗?更致命吗?是否更易使康复者再感染?是否能够逃避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否会引起比其他变种更严重的症状或病情? 11月25日,文章发表于《Nature》,名为“Heavily mutated Omic...

【快讯】重新定义测序全流程自动化!罗氏诊断全新一代全自动NGS建库工作站在华上市

2021-11-27

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新一代测序(NGS)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肿瘤早筛、伴随诊断、感染性疾病等众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但与此同时,NGS实验室目前仍面临着操作流程繁琐、检测效率和质量管理亟待改善等挑战,实现实验室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是测序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1月25日,罗氏诊断中国宣布重磅推出AVENIO Edge System全自动NGS建库工作站(以下简称“...

【Nature子刊】基因编辑——生产抗生素的新途径!

2021-11-26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生产复杂抗生素的新途径,利用基因编辑来重新规划通向对抗抗菌素耐药性、治疗被忽视疾病和应对未来大流行急需的未来药物的途径。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操作细菌中关键装配线酶的新方法,可为新一代抗生素治疗方法铺平道路。 11月2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Gene editing ...

【Nature】我们对细胞真的了解吗?

2021-11-25

大多数人类疾病可以追溯到细胞的故障部分,例如,因为一个基因没有被准确地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所以肿瘤能够生长。或者由于线粒体没有正常放电而产生代谢性疾病。但要了解一个细胞的哪些部分在疾病中会出错,科学家首先需要有一个完整的部分列表。 通过结合显微镜、生物化学技术和人工智能,加州大学(UC)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和合作者采取了他们认为可能被证明是人类细胞理解的重大飞跃...

“吉智”NGS实验室!Gene+Box赋能Gene+Seq-2000推出双模功能,实现多应用场景极致交付

2021-11-25

吉因加“吉智”NGS实验室解决方案重磅来袭,通过Gene+Seq-2000测序仪和配套Gene+Box组合,可以实现不同读长芯片随时上机,实现多种不同应用需求同时运行。 在吉因加“吉智”NGS实验室,只需一台测序仪,即可同时开展病原、肿瘤两种类型样本检测,实现肿瘤、病原样本随到随测,不同类型芯片测序完成后,Gene+B...

【Science】如何调节恐惧?

2021-11-22

恐惧对生存至关重要,但必须受到很好的监管,以避免惊恐发作或夸大冒险等有害行为。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在小鼠身上证明,大脑依靠身体的反馈来调节恐惧。大脑的岛叶皮层对信号危险的刺激有强烈的反应。然而,当身体在恐惧反应中冻结时,心跳减慢,导致岛叶皮层活动减弱。处理这些相反的信号有助于岛叶皮层保持恐惧的平衡。因此,身体的反应被主动用于调节情绪,远不止是被动的情绪反应。 ...

【Nature子刊】未来新常态——一部手机监测患者情况,以及时应对突发感染,挽救患者生命

2021-11-22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MBChB)Kenneth McLean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术后的护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补充说,“患者和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了远程就诊,我们已经证明,患者在家康复时,我们可以有效且安全地监测术后伤口,这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外科和数据科学教授,也是该论文的资深作者Ewen Harr...

【Nature子刊】人类遗传学视角看——基因变异如何影响我们的免疫细胞,造成COVID-19严重程度不同

2021-11-22

新的研究显示了与COVID-19严重病例相关的基因变异如何影响我们的免疫细胞。 这项由拉霍亚免疫研究所(LJI)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领导,首次深入研究COVID-19严重程度与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中的基因表达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可以指导新冠病毒疗法的开发,以提高免疫细胞功能。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称为非经典单核细胞的细胞类型中存在...

【Nature子刊】适量补充维生素D能够抗炎,包括新冠肺炎!

2021-11-22

近日,在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在《Nature Immunology》上联合发表了一项研究,名为“Autocrine vitamin D signaling switches off pro-inflammatory programs of TH1 cells”。 ...

【Nature子刊】微生物如何从食物的“菜单”中进行选择?

2021-11-20

微生物群落通常包含几个共存的物种,即使它们有相似的代谢能力。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尚不清楚。研究人员现在开发了一个模型,表明如果这些物种对它们消耗的东西有互补的偏好,它们可以更容易地共存。 许多微生物都是二次生长的——它们一次只消耗一种可用的食物资源,而不是同时消耗。每个物种都有特定的偏好顺序,从最偏好到最不偏好。重要的是,这个列表在不同的微生物中是不同的。有趣的是...

【Science】对付这种可怕的病毒,科学家取得重要突破!

2021-11-19

近日,一组科学家们正在利用他们最近用于研制对抗COVID-19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有效候选疫苗的相同方法,对付另一种病毒:蜱传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它导致40%的病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疾病列为其研发的首要任务之一。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的《Science》杂志一篇题目为“Structural basis of synergistic neutralization of...

【Nature子刊】令人惊叹!小鼠颅骨的3D图像帮助科学家制造新骨骼!

2021-11-19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们使用发光化学物质和其他技术,创建了血管和自我更新的“干细胞”的3D图,这些干细胞在小鼠的头骨中排列并穿透。这张地图提供了血管和干细胞的精确位置,科学家们最终可以用它们来修复伤口,并在颅骨中生成新的骨头和组织。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授、颅面和矫形组织工程实验室主任Warren Grayson博士说:“我们需要了解颅骨内部...

mRNA疫苗加强针获批IIIb期临床,沃森生物解决核心原料酶供应

2021-11-19

2021年11月17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的控股子公司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溪沃森”) 与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近岸蛋白质”)在玉溪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沃森生物mRNA疫苗项目原料酶的供应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未来,沃森生物将与各合作方一起,共同推动新冠mRNA疫苗的临床和紧急使用许可申报,为全球新冠疫情的遏制、为全...

【Science子刊】新模型——将心脏研究结果从动物转化为人类

2021-11-18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的一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可以将不同动物物种的心脏研究结果转化为人类特有的见解。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加速药物开发过程,从而产生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病的新疗法。 在他们今天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题为“Quantitative cross-species translators of cardiac myocyt...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AI结合全基因组测序,还可以监测并预防传染病的爆发?可以且精准!

2021-11-18

昨日(11月17日)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项研究论文表明,卫生系统可以识别并阻止医院传染病的爆发,从而降低成本,拯救生命。该研究论文名为“Whole Genome Sequencing Surveilla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of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for Enhanced ...

【Nature子刊】NeoScreen--一种选择性增殖肿瘤靶向T细胞的新方法将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2021-11-18

近日,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大量专门用于识别新抗原的免疫细胞,并且摧毁表达新抗原的肿瘤。在这里,新抗原指的是一种随机突变的蛋白质小片段,这种蛋白质小片段通常是癌症患者独有的。 这组研究人员将他们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一篇题目为“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Nature】“你吃什么,就是什么”——找到证据了!揭示饮食最终是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的

2021-11-17

“你吃什么,就是什么。”这句“陈词滥调”数百年来一直被用来说明饮食和健康之间的联系。现在,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这一概念的分子证据,证明了饮食最终是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的。 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动物摄入的食物会引发特定一种肠道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的释放,进而调节动物的肠道免疫力。 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

【PNAS】探索大脑“事件”——你知道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吗?

2021-11-17

印第安纳大学的计算神经科学家Maria Pope、Richard Betzel和Olaf Sporns使用一种新的大脑活动模型,正在探索人类大脑中从未被检查过的惊人的活动爆发。这些爆发可能有作为大脑疾病和条件的生物标记的潜力,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和多动症。 在分析人类神经影像数据时,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在大脑中形成持续“事件”的短脉冲活动,无论大脑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