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数百万人的医疗保健将如何大幅提升?科学家从卡塔尔基因组学研究中找到答案!

2021-10-15

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和移民的历史性交汇点。然而,由于该地区缺乏足够的全基因组数据,这就给针对其多样性和阿拉伯人口疾病风险的大规模分析和研究带来很多局限和不便利。在之前的研究种,科学家观察和研究了数百名受试者,对这些人群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还仔细研究了紧密的血缘关系和部落主义这两个因素对遗传疾病流行可能造成的影响。土著阿拉伯人与非非洲人形成了一个外群体,在他们之中几乎没有尼人的祖先(尼...

【Science子刊】如何更有效地治疗表观遗传突变儿童脑肿瘤?科学家带你一探究竟!

2021-10-15

胶质瘤本身就是颅内的恶性肿瘤,一旦形成胶质瘤,就会向周围扩散,侵袭原本正常的神经组织,一旦它的侵袭的范围过于庞大,就会造成患者的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轻的出现头痛,头晕,重的就会造成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甚至更加严重的就会造成患者神志昏迷,乃至于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虽然现阶段的医学在治疗某些类型的儿童癌症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科学...

【Nature】免疫系统如何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2021-10-15

生活在肠道中的细菌大约由500-1000个不同物种组成。它们构成了肠道菌群,在消化和预防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与从外部侵入的病原体不同,它们是无害的,并被免疫系统耐受。人体免疫系统在肠道维持这种微妙平衡的方式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众所周知,A型免疫球蛋白,简称IgA抗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天然防御物质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根据锁钥原理可以非常具体地识别外源性病原体。 伯...

【Science重磅】世卫组织成立中科院杨运桂在内的新团队,重启对大流行起源可能来于实验室泄漏的研究!

2021-10-14

世界卫生组织(WHO)10月13日宣布将成立一个新的研究团队,以调查COVID-19大流行的起源。新病原体起源问题科学咨询团队(SAGO)还将负责研究未来疫情和流行病的起源,并更广泛地指导新出现病原体的研究。10月13日,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WHO unveils new 26-member panel to restart study of the pandemi...

【Nature】Legend Biotech加强研发靶向细胞疗法,促进肿瘤学发展!

2021-10-14

2020年,在美国血液学学会会议上,人们对1b/2期CARTITUDE-1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充满了期待!该试验评估了,目前正在研究的B细胞成熟抗原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原名为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简称:cilta-cel),这是由Legend Biotech和Janssen Biotech联合研发的。他们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

【Nature子刊】数百万人的医疗保健将如何大幅提升?科学家从卡塔尔基因组学研究中找到答案!

2021-10-14

中东地区是人类文明和移民的历史性交汇点。然而,由于该地区缺乏足够的全基因组数据,这就给针对其多样性和阿拉伯人口疾病风险的大规模分析和研究带来很多局限和不便利。在之前的研究种,科学家观察和研究了数百名受试者,对这些人群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还仔细研究了紧密的血缘关系和部落主义这两个因素对遗传疾病流行可能造成的影响。土著阿拉伯人与非非洲人形成了一个外群体,在他们之中几乎没有尼人的祖先(尼...

【Science热议】115年仅17名女性!为何男性经常横扫诺贝尔奖,女性得主如此之少?

2021-10-13

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以来,一共有581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中仅有17名女性得主,女性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只占获奖总人数的2.93%。如果按获奖学科来统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性别不平衡现象通过下表将显得更加形象: 1901-2016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男女得主学科分布情况 2016年科学奖7位诺贝尔奖得主均为男性,2...

【热议】疫苗公司“嫌贫爱富”、售价“双标”遭到世卫组织强烈谴责,美国Moderna“首当其冲”!

2021-10-13

该文章于10月11日发布于《Daily News》,名为“Moderna accused of supplying vaccines only to rich nations”。 Moderna的COVID-19疫苗似乎是世界上最好的预防COVID-19的疫苗,但它一直以来几乎只向富裕国家提供疫苗,贫穷国家要么溢价购买,要么排队苦等。靠这种“...

【Nature子刊】通过微生物组组成更准确地识别结直肠癌

2021-10-13

为了更高效地研究结直肠癌,来自塔尔图大学的微生物组科学家已经能够表征用于结直肠癌筛查的样本管中的微生物组组成,用于检测粪便潜血。该文章近期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名为 “Using fecal immunochemical tub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ut microbiome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

【Nature】Legend Biotech加强研发靶向细胞疗法,促进肿瘤学发展!

2021-10-12

2020年,在美国血液学学会会议上,人们对1b/2期CARTITUDE-1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充满了期待!该试验评估了,目前正在研究的B细胞成熟抗原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原名为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简称:cilta-cel),这是由Legend Biotech和Janssen Biotech联合研发的。他们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

【Science】世卫组织发起新“全球路线图”研制低成本五合一疫苗,有望在2030年消除细菌性脑膜炎疫情

2021-10-11

该文章近日发布于《Science》期刊上,文章名为“Global plan aims to slash meningitis toll with help of new five-in-one vaccine”。 6月初,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的一个小型矿业社区巴纳利亚(Banalia)突然发生了可怕的死亡事件,一些人怀疑是巫术。许多受害者是住在拥挤营...

【Science】如何更好地了解大脑中860亿神经元的连接细节?科学家带你探秘尼塞尔这种新方法

2021-10-11

人类的大脑并没有看着那么简单,它包含很多持续不断的活动,它的860亿个神经元从大脑的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发送电信号。这些信号沿着白质纤维传播,这是一个由线状纤维组成的迷宫,最终产生了所有的大脑功能。长期以来,发现神经元之间的这些电线状的通路对神经科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有的在细胞水平上映射这种神经回路的方法要么仅限于动物研究,要么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 ...

【Nature子刊】肠道的战争:揭秘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如何抵抗霍乱细菌

2021-10-11

霍乱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200年中,急性腹泻病已经发生了七次有记录的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霍乱每年仍造成多达143000人死亡,并感染至少4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贫穷或不发达国家。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弧菌是一种通过水传播的病原体,当人们饮用受污染的水时会感染肠道。一旦摄入,霍乱弧菌开始在肠道内表面定植,并在上皮细胞上释放毒...

【Science子刊】这种化疗方法有望成为最致命癌症的克星吗?科学家带你一探究竟!

2021-10-09

首先,大概描述一下胰腺导管腺癌的病情和治疗方法。作为胰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大约占80%-90%。胰腺癌早期症状一般不典型,一旦出现腹痛、黄疸或消瘦等典型症状,提示病情已经进入晚期。首发症状与胰腺肿瘤部位和大小等密切相关。一般胰头癌出现黄疸时间较早,而胰体尾部癌早期不出现黄疸。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腹痛; -皮肤巩膜黄染; -糖尿病症状:有些胰腺...

【NEJM】新冠肺炎的新药物疗法即将面世,但它们会起作用吗?

2021-10-09

在美国国内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逃避严重疾病的新型药物疗法开始受到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批准了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生产的一种抗体药物鸡尾酒,这是一种组合药物,通过向病人注入抗击COVID的抗体,广泛用于支持病人。人们正在研究一种可以每天服用的新型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

【Nature】智能显微镜载片真的可以检测癌症吗?科学家带你一探究竟!

2021-10-09

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一篇题目为“Colorimetric histology using plasmonically active microscope slides”的文章表明:通过在纳米尺度上修改传统显微镜载玻片的表面,生物结构和细胞呈现出一种鲜明的颜色对比,可以用来立即检测疾病。 在过去五年里,项目负责人Brian Abbey教授一直在La...

【Nature热议】为何2021诺贝尔奖没有颁给拯救无数生命的COVID-19疫苗?

2021-10-09

然而胜利者。。。并不属于COVID-19疫苗。尽管人们对其中一个诺贝尔委员会,将承认对数十亿人使用、并拯救无数生命的疫苗的研究寄予厚望,但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颁给了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有可能获奖的一些基础性进步——两位美国生物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解决了如何感知温度和压力。 ...

CNHUPO午餐会 | 大咖讲多组学—多组学助力精准医学研究

2021-10-08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金秋十月,正是江城最美的季节。 10月15日,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CNHUPO)期间,诺禾致源将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高强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午餐会报告,诚邀各位与会者参加! 报名方式 2021.10.15 ...

【Nature子刊】肺上皮细胞控制肺部免疫?这将为治疗多种肺部疾病奠定基础!

2021-10-08

该研究论文于昨日(10月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名为“Antigen presentation by lung epithelial cells directs CD4 TRM cell function and regulates barrier immunity+”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