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8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超过70%的科研人员都有过重复别人试验,并且失败的经历

2016-06-15

  超过70%的科研人员都有过重复别人试验,并且失败的经历,超过一半的科研人员在重复自己试验时也曾遭遇过失败。这就是《自然》(Nature)杂志针对1576名科研人员所做的在线网络调查得到的结果,该调查的主题就是——科研试验的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   该调查发现,我们对待试验可重复性的态度经常是互相矛盾的。虽然有5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试验可重复性...

MIT: DNA测序对于每位癌症患者病人都是是必需的吗?

2016-06-15

  为了提高药物与癌症患者的匹配度,一家公司打算提供免费基因检测。   一家名叫Strata Oncology的公司声称,它将为100,000名癌症患者提供先进的基因检测。但是这里也有利益驱动:它希望能够找出具有特定稀缺DNA错误的患者,并将它们介绍给制药公司。   去年刚刚创办的Strata,已经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一千二百万美元,并且声称一年可以进行50,000份新一代测序。这种测试可以探测肿...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2016-06-14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纽约(GenomeWeb) - 赛默飞宣布与Cytonome/ ST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Cytonome/ ST是一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细胞分化公司   根据该协议条款,赛默飞将是这种新技术的独家分销商,而协议的财务及其他条款则尚未披露。 ...

Nouscom 获投1200万欧元,用病毒“爆破”癌细胞

2016-06-13

  日前,Nouscom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价值为1200万欧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Life Sciences Partners和Versant Ventures共同领投。获得的资金将被用于研发精准癌症疫苗和癌症溶瘤病毒疗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癌症疫苗的研制一直以靶向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量比正常细胞中高的蛋白为基础。当前,DNA和RNA...

DNANexus | 踩在云端的基因分析服务者

2016-06-13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特别有趣的行业,基因数据分析行业,最近这一行在美国很火。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的“母亲”基因医学大火,仅在2014年基因医学就获得了近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见下图)。 (图片来自LookingToward The Future Of Health, Startups Are Hacking The Gene...

Nature: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健康

2016-06-12

  肥胖与居住在我们肠道中的上万亿的微小生物体——我们的肠道细菌有关联。但一直以来都不清楚其机制。在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由耶鲁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改变的肠道菌群是如何引起肥胖的。   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医学教授Gerald I. Shulman博士观察发现,一种短链脂肪酸:乙酸(acet...

Nature医学:表观基因组决定你胖得健不健康

2016-06-08

  肥胖容易带来糖尿病,但并不是所有胖子都会生病。不少肥胖的人拥有正常的代谢能力,“健康”的胖子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率并不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和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是表观遗传学改变造成的。   ...

基因组学推进肿瘤研究未来发展 ——专访Illumina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John Leite

2016-06-07

      基因组学正在改变肿瘤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推进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最终的筛查方式。Illumina的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John Leite介绍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随着今天的研究转化为临床,他对未来的期望。   基因组学如何影响肿瘤学未来的发展?   癌症通常是按照其形态来分...

Nature: PD-L1基因变异能使免疫治疗无效

2016-06-07

  日本科学家已经发现能够预测昂贵的免疫治疗是否有效的特定基因突变。PD-L1基因上的部分突变能够增加PD-L1蛋白的产量,能使癌细胞免疫逃逸,该工作发表在nature上。   程序性死亡配体1或者PD-L1是一种能够输送到免疫系统而不杀死特定细胞的蛋白质。在这次新的研究中, PD-L1基因的一部分突变能够增加PD-L1蛋白质的产量,从而使癌细胞免疫逃逸。...

Nature发布癌症之王重要研究成果

2016-06-07

  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其非常的致命,5年生存率仅为6%。化学治疗疗效欠佳,部分原因在于对当前使用的治疗方案高度耐药。   在发表于6月6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和Moores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和Ionis制药公司的同事们一起描述了一种创...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另大男子主义使男性更易死于糖尿病!

2016-06-06

图一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已经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家务劳动对老年全因死亡率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很少。因此,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Yu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并发表在Plos One上。基于4000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队列,Yu等研究了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关系。...

今日ASCO要闻: 免疫疗法、精准医学、Claudin18.2

2016-06-06

  今天ASCO渐入佳境,免疫疗法和精准医学作为本届年会的两大主题贯穿几个主要进展。   不出所料,检查点抑制剂及其组合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其中PD-1抑制剂进入肺癌一线治疗是重中之重,因为肺癌是世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在Checkmate-012中,Opdivo/Yervoy组合产生43%总应答率,在高表达PD-L1(>50%)人群中高达92%的病人对这个组合应答。这...

Frost&Sullivan对未来一年医疗领域的十大预测

2016-06-03

Frost&Sullivan的专家和思想领袖在2015年年末聚集在一起,分析预测了医疗健康领域来年的10大趋势,为相关企业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指导与建议。 1.全球再生医学市场将在今年达300亿 魏则西事件将细胞免疫治疗推至风口浪尖,但不可否认,以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再生医学在很多疾病的治疗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潜力。再生医学市场从今年起有望迎来高达22.4%的增长率。该领域不断...

张锋Science文章:靶向RNA的新型CRISPR系统

2016-06-03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和俄罗斯Skolkovo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靶向RNA而非DNA的新型CRISPR系统的特征。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这种新方法有潜力开辟一条强大的细胞操控途径。鉴于DNA编辑会造成细胞基因...

《转》访免疫界最高成就奖得主Sprent教授: CAR-T攻克实体瘤的新思路

2016-06-02

  CAR-T在实体瘤中的疗效一直不佳,但是像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乳腺癌等这些高发病率的实体瘤难道就不准备开发CAR-T疗法了?NO!NO!NO! 转化医学网在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医药城和上海宇研生物技术公司最近联合主办的上海国际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上采访了免疫界的大佬Jonathan Sprent教授,看看他是怎么解析的。   转化医学网:Sprent 教授您好!...

【快讯】首个EGFR变异液体检测方法获批、Illumina拓展伴随诊断市场...

2016-06-02

  FDA批准首个EGFR变异液体检测方法   美国FDA宣布已经批准了罗氏公司的血液cobas EGFR突变V2用于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EGFR突变。   这是由该机构批准的第一个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基因突变的血液基因测试。它现在可以用来作为Genentech公司的抗癌药物特罗凯(厄洛替尼)的一个协助诊断...

新生儿测序研究凸显NGS未知疾病诊断潜能

2016-06-01

  澳大利亚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实验对的测序诊断技术在临床新生儿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测试。   这项研究的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的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这项研究向人们证明了NGS技术在高效快速分子诊断中的无限潜能。”文章的作者写道。   研究过程中,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分别从两家医...

世界首次!颜宁、高福等科学家解析出NPC1蛋白结构

2016-05-30

  近日,清华大学颜宁课题组与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组高福院士课题组合作的一项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的清晰结构,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过程,从而为干预、治疗罕见遗传疾病“尼曼—皮克病”和埃博拉病毒打开了新大门。   颜宁教授过去9年一直针对胆固醇代谢调控通路进行系统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高福院士一直从事包括...

NEJM突破性成果,测序改变智障孩子的一生

2016-05-3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BC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精确诊断了一些智力障碍背后的遗传疾病,发现了与已知疾病有关的新基因、新体征和新症状。这一突破性成果五月二十五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展示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一生。   智力障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儿童的智力障碍是因为某种罕见遗传病干扰了机体的代谢功能。这种代谢障碍会使大脑和机...

贫穷影响DNA,增加抑郁风险

2016-05-27

  很明显,有一个较为低下的出身会从很多方面让普通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现在一项新研究认为贫穷和逆境等体验也会改变与大脑功能相关的生物机制,增加人们患抑郁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们通过分析青少年的大脑,发现那些来自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青少年体内积累了大量SLC6A4这种基因负责合成的化学物质,而SLC6A4这种基因与抑郁症有关。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