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9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GEN:肿瘤细胞异质性绝非偶然!

2016-06-22

  偶然因素,以随机基因突变的形式,不能解释在肿瘤中心的细胞群体是怎样和边缘的细胞群体变得不一样的。至少,偶然本身不能去解释“中心”和“边缘”细胞的肿瘤表型,尽管随机突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是累积的。偶然有个好帮手:环境选择。   这种达尔文的言论来自Moffitt 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他们展开了一个基于进化理论的数学模型来证明某些肿瘤亚种...

Nature:十年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如何改变世界?

2016-06-22

2006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首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有着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Cs)功能的特殊细胞为再生医学带来了新视角和福音。科学家对其最初的设想是重编程成体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干细胞、神经元或者其他任何细胞,最终用于疾病的治疗、组织的修复。这种个性化的医疗能够降低免疫排斥的风险,同时还绕开了使用胚胎干...

Nature医学:预防乳腺癌的“圣杯”触手可及

2016-06-21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侵袭性的乳腺癌。美国影星安吉丽娜?茱丽就因为检测出BRCA基因突变,进行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最近,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表明,一种现有药物有望帮助携带BRCA1突变的女性预防乳腺癌。 &e...

可以与Nature、Science媲美的杂志eLife获2500万英镑投资

2016-06-19

  生物学领域最大投资者宣布,对eLife杂志的投资将会持续到2022年。 2012年,全球最大的三家私营生物医学投资商推出eLife杂志,他们想改变顶级论文的投稿方式。eLife杂志会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杂志,可以与传统生物领域三大顶级杂志——《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

New Technology---活动T细胞的可视化技术

2016-06-17

  近日,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称他们能够对攻击外来病原体的T细胞表面的重要受体的聚集进行成像并可视化。该项研究于2016年6月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IF=9.423),标题为超高分辨率成像揭示淋巴结内T细胞受体的纳米和微米尺度的空间分布(“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Nanometer- and Micrometer-Scale Spati...

MIT:NIH确认CRISPR基因编辑首次应用人体计划提出

2016-06-17

根据NIH消息,联邦安全委员会下周将会考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在人体上的首次运用。 提议的处理方案是一种免疫疗法,具体是病人抽取外周血后,用技术将血细胞进行改造,一类分子”剪刀手们”能够精确地剪切DNA。据NIH消息称,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开发的肿瘤治疗方法是设计了靶向治疗骨髓瘤、黑色素瘤和肉瘤。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被发...

【NEJM】综述:肺癌基因组学发现的临床意义

2016-06-16

  Charles Swanton与Ramaswamy Govindan两位教授合作在最近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全面综述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这三种常见的病理类型的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及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诊疗中的意义。   基因组变异   基因组概览   肺癌与吸烟高度相关,是突...

【重磅】轰动生物界的最新发现:DNA中神秘的第二层遗传信息

2016-06-15

  编者按:2003年4月15日,也是一个人类史上里程碑性质的日子,中、美、日、英、法、德六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签署文件,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成。这意味着人类的基因里所有的碱基对序列都已经破译完成,似乎接下来的问题就只剩下怎么来具体应用了。然而事隔13年之后,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密码破解的事情远没有完,DNA里还隐藏着第二层遗传信息,而最有趣的是,发现这一...

你外语学不好吗?怪你的DNA吧!

2016-06-15

  有些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毫不费力,很快就可以掌握,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并不是那么容易。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告诉你:基因应该对无法掌握第二语言负责!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遗传和大脑因素的结合可以预测一个人学习一门外语的能力。   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一些大学生的外语最终成绩。研究发现,遗传和大脑因素的结合可以...

Nature:超过70%的科研人员都有过重复别人试验,并且失败的经历

2016-06-15

  超过70%的科研人员都有过重复别人试验,并且失败的经历,超过一半的科研人员在重复自己试验时也曾遭遇过失败。这就是《自然》(Nature)杂志针对1576名科研人员所做的在线网络调查得到的结果,该调查的主题就是——科研试验的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   该调查发现,我们对待试验可重复性的态度经常是互相矛盾的。虽然有5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试验可重复性...

MIT: DNA测序对于每位癌症患者病人都是是必需的吗?

2016-06-15

  为了提高药物与癌症患者的匹配度,一家公司打算提供免费基因检测。   一家名叫Strata Oncology的公司声称,它将为100,000名癌症患者提供先进的基因检测。但是这里也有利益驱动:它希望能够找出具有特定稀缺DNA错误的患者,并将它们介绍给制药公司。   去年刚刚创办的Strata,已经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一千二百万美元,并且声称一年可以进行50,000份新一代测序。这种测试可以探测肿...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2016-06-14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纽约(GenomeWeb) - 赛默飞宣布与Cytonome/ ST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Cytonome/ ST是一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细胞分化公司   根据该协议条款,赛默飞将是这种新技术的独家分销商,而协议的财务及其他条款则尚未披露。 ...

Nouscom 获投1200万欧元,用病毒“爆破”癌细胞

2016-06-13

  日前,Nouscom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价值为1200万欧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Life Sciences Partners和Versant Ventures共同领投。获得的资金将被用于研发精准癌症疫苗和癌症溶瘤病毒疗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癌症疫苗的研制一直以靶向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量比正常细胞中高的蛋白为基础。当前,DNA和RNA...

DNANexus | 踩在云端的基因分析服务者

2016-06-13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特别有趣的行业,基因数据分析行业,最近这一行在美国很火。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的“母亲”基因医学大火,仅在2014年基因医学就获得了近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见下图)。 (图片来自LookingToward The Future Of Health, Startups Are Hacking The Gene...

Nature: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健康

2016-06-12

  肥胖与居住在我们肠道中的上万亿的微小生物体——我们的肠道细菌有关联。但一直以来都不清楚其机制。在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由耶鲁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改变的肠道菌群是如何引起肥胖的。   在早先的一项研究中,耶鲁大学医学教授Gerald I. Shulman博士观察发现,一种短链脂肪酸:乙酸(acet...

Nature医学:表观基因组决定你胖得健不健康

2016-06-08

  肥胖容易带来糖尿病,但并不是所有胖子都会生病。不少肥胖的人拥有正常的代谢能力,“健康”的胖子发展成糖尿病的机率并不高。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和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是表观遗传学改变造成的。   ...

基因组学推进肿瘤研究未来发展 ——专访Illumina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John Leite

2016-06-07

      基因组学正在改变肿瘤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推进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最终的筛查方式。Illumina的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John Leite介绍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随着今天的研究转化为临床,他对未来的期望。   基因组学如何影响肿瘤学未来的发展?   癌症通常是按照其形态来分...

Nature: PD-L1基因变异能使免疫治疗无效

2016-06-07

  日本科学家已经发现能够预测昂贵的免疫治疗是否有效的特定基因突变。PD-L1基因上的部分突变能够增加PD-L1蛋白的产量,能使癌细胞免疫逃逸,该工作发表在nature上。   程序性死亡配体1或者PD-L1是一种能够输送到免疫系统而不杀死特定细胞的蛋白质。在这次新的研究中, PD-L1基因的一部分突变能够增加PD-L1蛋白质的产量,从而使癌细胞免疫逃逸。...

Nature发布癌症之王重要研究成果

2016-06-07

  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其非常的致命,5年生存率仅为6%。化学治疗疗效欠佳,部分原因在于对当前使用的治疗方案高度耐药。   在发表于6月6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和Moores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和Ionis制药公司的同事们一起描述了一种创...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另大男子主义使男性更易死于糖尿病!

2016-06-06

图一 Plos One最新研究:中国男人做家务可减少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业余时间的体力活动已经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家务劳动对老年全因死亡率以及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影响研究很少。因此,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Yu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并发表在Plos One上。基于4000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队列,Yu等研究了体力活动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