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08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学者Nature发表突破性宏基因组研究 改写病毒学教科书

2016-11-26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与悉尼大学合作十一月二十四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宏基因组研究。研究人员深入无脊椎动物的病毒世界,从中发现了1445种病毒,包括不少新病毒家族。 从这项研究来看,过去人们了解的只是病毒世界的皮毛。幸运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的病毒绝大多数不会引起人类疾病。悉尼团队的领导者Edward Holmes教授表示,虽然人类每天都被病毒包围着,但这些病毒...

Science:一种能将癌细胞转化为癌症干细胞的蛋白

2016-11-25

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癌细胞生存的一种新机制,这也解释了为何肿瘤在治疗后会发生复发的一个根本原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Crick研究所的Eran Meshorer教授,他表示,“许多化疗药物都会遗留下少量的癌症干细胞,这导致了患者在几年后发生癌症复发。因此找到肿瘤中的癌症干细胞,并区分...

NCB:创新药物设计可改善乳腺癌治疗

2016-11-24

虽然科学家们在乳腺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治疗抵抗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药物副作用,包括增加绝经后女性患子宫癌的风险,也会导致这些药物无法用于乳腺癌的预防。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药物设计策略旨在改变目前乳腺癌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研究发现表明目前的治疗方法不是阻断雌激素受体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我...

lncRNA通过调控CD56参与自然杀伤细胞发育过程

2016-11-24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类先天性免疫淋巴细胞,与体外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但是,lncRNA在NK细胞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研究人员借助于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技术,分析了NK细胞中lncRNA表达模式,发现了调控NK细胞分化和生物学功能相关的lncRNAs。其中,lnc-CD56,作为正调控因子,与CD56的表达呈正相关模式,参与了初级NK细胞的分化过程。该研究证实l...

Nature Medicine:新靶点有望成为抗体药物研发大爆炸的引线

2016-11-24

日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大幅削减了开发新型癌症治疗技术的时间成本,提高了癌症新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效率。由于该技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对应文章发表在了最新出版的Nature Medicine上。通过这项研究,科研人员基于他们开发的新技术找到了新的胰腺癌治疗潜在靶点,开创了利用遗传缺陷摧毁癌细胞的新大陆。 利用CRIS...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2016-11-24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

悲剧!JUNO第一艘CAR-T“火箭”坠毁!

2016-11-24

JUNO 11月23日宣布,主动暂停CAR-T疗法 JCAR015 代号为ROCKET(火箭)的II期研究,因为研究中再出现2例脑水肿患者,其中1例已经死亡,另外1例患者根据11月22日夜间的形势来看也是生存希望渺茫。 ROCKET研究主要考察JCAR015 对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A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今年5月出现第1例脑水肿死亡病例,...

对化疗say goodbye!DNA损伤修复技术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中!

2016-11-23

  为了弄清癌症发生的机制,莱斯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的科学家决定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蛋白捕获DNA修复中间体。在DNA损伤发生、DNA修复以及DNA修复完成的过程中,细胞会产生DNA修复中间体,其对于DNA修复至关重要,由于它存在的时间仅是一秒钟的几分之一所以研究很困难,它的功能是作为酶催化一种分子转变成另一种分子。   Baylor癌症中心癌症研究项目的负责任人Rosenberg说:“DNA修复...

Oncogene:又一项“饿死”癌细胞疗法 杀死难治性乳腺癌

2016-11-23

癌症可重新激活肿瘤细胞的代谢,将其转化为“瘦而狠”的复制机器。但是,就像奥运健儿们依靠特殊饮食来完成比赛一样,肿瘤细胞极度兴奋的代谢,也能让它们依赖于特定的营养物质来生存。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确定和了解这些细胞的“欲望”,以期开发新的癌症疗法,阻止肿瘤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饿死肿瘤。 11月21日,杜克大学的科学家在Oncogen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道...

Nature Medicine: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癌中之王”的薄弱环节

2016-11-23

胰腺癌生长快而且转移率高,是一种非常致命的恶性疾病,被称为“癌中之王”。胰腺导管腺癌(PDA)是胰腺癌的一个主要类型,它拥有抵御化疗的物理屏障,能诱导多种免疫抑制。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找到了PDAC细胞的弱点,这项研究于十一月二十一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

Nature:华裔新锐将单细胞成像和CRISPR结合揭示细胞历史

2016-11-23

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阅读细胞的历史和“家谱”。这种方法的英文缩写为MEMOIR,即Memory by Engineered Mutagenesis with Optical In situ Readout(通过基因工程诱导突变与光学原位读出的记忆)。该技术可以记录动物细胞的生活史,它们与其它细胞的关系、通信模式和塑造了它们的重要事件。相关文章11月21日在线...

Nature医学:肝炎病毒的诡计,诱骗肝细胞破坏免疫防御

2016-11-23

11月14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导致丙型肝炎的病毒,本身可通过阻断“唤醒肝细胞中免疫防御”的信号,来保护自己。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助理教授Ram Savan说:“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患者对某些药物治疗没有反应’,并将帮助我们开发更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 在美国,...

Nat Genet:为何癌症偏爱男性?是X染色体拯救了她们

2016-11-23

为何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癌?这是个古老的难题。在一项新研究中,波士顿的科学家给出了遗传学解释。相关结果于1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研究人员揭示,女性细胞中携带有一些能保护基因的额外拷贝,这些拷贝可以防御细胞生长失控。 “男性比女性患癌风险高出20%” “几乎每一种癌症,男性的发生率都比女性高。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异可能很小,只有...

最新研究称生物体摄取食物可导致DNA差异性

2016-11-22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物种摄取食物不同将产生DNA差异性。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对真核和寄生细菌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们DNA序列差异性归结于摄取食物成分。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史蒂文-凯利(Steven Kelly)博士称,生物体使用从食物中获取的成分作为建筑模块,构造它们的DNA,我们猜测食物成分可以改变...

Nature:基因编辑新技术有望治愈基因缺陷病

2016-11-22

说起基因编辑技术,目前最火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了,从科研工具到癌症治疗,它的应用几乎可以涵盖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过它的应用主要是在分裂细胞中。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文章阐述了Salk研究所(Salk Institute)研发的一种利用CRISPR/Cas9系统的创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地对不分裂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为基因缺陷疾病治疗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位...

eLife:HIV感染不能够被治愈是因为HIV存在于我们的DNA中

2016-11-2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 HIV通过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进而阻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导致免疫系统瘫...

Napabucasin:胰腺癌的明日之星?FDA授予孤儿药!

2016-11-22

目前,Napabucasin药物还在研发阶段,不过已经在胰腺癌、胃或者食管交界处肿瘤、三阴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了初步的临床数据。 Napabucasin是一种口服的靶向药,抑制的靶点据说是STAT3,具体的作用机制据说是抑制了肿瘤组织里面的一群地位最高的细胞——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是什么鬼?做个比喻,肿瘤干细胞可以简单理解为蜂巢里面的蜂王,负责产...

Nature子刊:除了女孩,同龄段男孩也应该接种HPV疫苗?

2016-11-22

近日,英国疫苗接种和免疫联合委员会宣布将进一步延迟考虑男孩接种HPV(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项目。对此,《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期刊在线发表一篇题为“HPV vaccination in boys—will the UK join the fight?”的新闻评论,旨在评议男孩接种HPV...

DNA并非“裸露”,近一半的染色体竟是“衣服”

2016-11-22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爱丁堡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教授比尔·厄恩肖(Bill Earnshaw)教授说:“既然发现了遗传物质被一厚层鞘膜所覆盖,我们就必须重新考虑染色体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当细胞分裂时它们如何分离。” 染色体是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这项研究首次使用成像技术产生了人类所有46个染色体的详细3D模型。 自1882年被发现至今,染色体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然而,尽管技术进步日新月...

诺奖得主:DNA药物或让人类永葆青春

2016-11-21

“我们都希望永葆青春,治愈所有的疾病,这样的愿望能不能实现?”近日,在中国药科大学举办的“走近大师—诺奖论坛”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发问道,“在未来,通过对DNA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对症下药,甚至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突变,干涉‘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作为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以色列人,2004年,他与以色列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