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码基因编辑应用:CRISPR文库技术从设计到筛选的全景指南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28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药性

2016-11-04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中引入被称为microcin的抗菌蛋白能使炎症的情况减轻。他们的论文在线发表在10月31日的Nature上,研究小组描述了他们在小鼠中对这个蛋白的测试以及microcin与肠道中不同类型细菌的相互作用。 同样是大肠杆菌也分益生菌与病原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

mRNA疫苗:让我们的身体自己“制药”

2016-11-03

 信使RNA(mRNA)为开发新疗法和疫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变革范本。在自然界的生命体中,mRNA负责将遗传密码翻译成具有功能的蛋白,控制着每一个细胞的生命进程。mR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细胞,因此通过编码mRNA使其携带正确的信息,就可以让细胞产生的我们所需的抗病蛋白或是抗体。   mRNA行业的先驱们已经建成了一个临床和临床前数据库,这表明,基于mRNA的治疗可以填补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生物治疗和...

借助Affymetrix Axiom平台使用GWAS研究鸡攻击行为相关基因

2016-11-03

研究背景 攻击行为是很多物种共有的进化属性,它可以帮助雄性物种快速建立生存空间或社会主导地位。然而可想而知,这种属性在禽类的饲养中是十分不利的。之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鸡的攻击行为可由遗传因素导致,并估计了遗传力大小约为0.57,说明群体中一半以上的攻击行为是由遗传导致的。研究人员试图使用GWAS方法来探究攻击行为背后的遗传因素,以期改善养殖效率和动物福利。本文是第一篇使用GWAS...

6亿美金砸向生命领域,扎克伯格的细胞Face Book将怎样改变世界

2016-11-03

  斯坦福大学斯蒂芬·奎克的实验室就像托马斯·爱迪生在新泽西州那个大名鼎鼎的工作间的生物版本。窗帘留下的阴影投射到走廊上各种奇怪的,发出嗡鸣声的仪器上。你有一半的可能性可以找到拥有者135项专利的奎克教授,却不大可能碰上穿着褪了色的polo衫、在其中的一个长椅上睡觉的爱迪生。   教科书里说,在人体中大概要30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包括血液中可以传输氧气的血细胞,大脑中长期存在的神经元以及在眼...

精准用药——HLA-DRB1*07:01等位基因是拉帕替尼诱导的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预测因子

2016-11-03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HLA-DRB1*07:01等位基因是拉帕替尼诱导的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预测因子 研究目的: 肝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伤害,造成拉帕替尼(lapatinib)再也无法应用于该病人。本研究意在验证先前相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变体,作为肝损伤的预测因子,即在早期乳腺癌妇女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

卢煜明教授PNAS发布第二代无创胎儿基因组分析结果

2016-11-03

今年9月,堪称“中国诺贝尔”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的卢煜明(Dennis Ming Yuk Lo)教授因发现可以从母亲血液中提取到胎儿DNA,而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生命科学大奖奖金。 作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卢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发展出了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度量母亲血浆内的胎儿...

Fluidigm Biomark™ HD SNP分型经典案例

2016-11-02

方案一  农业分子标记 本文通过RNA-Seq筛选到大量的病原菌的SNP,而且样本质量并不高。Fluidigm则通过STA(预扩增),验证了88个SNP,将不同区域的病原菌(Moniliophthora roreri)亲缘和地缘关系区分开来。 通过RNA seq 筛选到SNP,然后用Fluidigm对601个SNP进行验证 ...

Fluidigm Biomark™ HD SNP分型解决方案

2016-11-02

Fluidigm高通量基因分析系统(Bio-Mark™),是集成了流体通路(Integrated Fluidic Circuit,IFC)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强大的基因分析软件的技术平台。IFC 将微流控通道、阀门和反应仓集成在一张芯片上,通过一个控制系统自动完成多达9216个PCR反应。大大降低了手工加样的步骤并减小了误差。IFC系统比传统的384孔板系统能少用99.5%的maste...

农林领域Affymetrix SNP基因分型解决方案

2016-11-0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是物种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之一。遗传多样性为作物、蔬果和禽畜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优良性状,但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病害。通过SNP基因芯片技术,人们可以经济高效地了解存在于个体或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和群体遗传学方法,深入探究隐藏在优良性状或病害背后的遗传因素。可以预见,基于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将帮助...

培训 | 二代测序在DNA及RNA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2016-11-02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重点,也是复杂转录调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核生物中,甲基化在正常的细胞发育和维持组织稳定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甲基化还与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相关。 羟甲基化和m6A甲基化是目前表观研究的热点。 hMeDIP-seq是基于抗体富集原理进行测序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有效地寻找基因组上的甲基化区域,从而比较不同细...

PNAS:在小鼠细胞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进行基因组编辑

2016-11-02

为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切割基因,人们必需设计一种与靶基因的DNA相匹配的RNA序列。大多数基因具有上百个这样的在基因组中的活性和独特性上存在差异的序列。因此,寻找最佳的序列很难通过手工实现。一种新的“CrispRGold”程序有助科学家们鉴定出最为高效的和最为特异性的RNA序列。这种程序是由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科学家Klaus Rajewsky...

Science突破:让CAR-T更“持久”

2016-11-02

10月27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为“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T cell exhaustion”的论文中,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哈佛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在慢性病毒感染的小鼠中,不同于能够有效对抗感染或癌症的T细胞,“耗竭(exhausted)”T细胞受一组不同的分子回路(molecular circuits)控制。...

Cell:科学家发现DNA修复的关键酶

2016-11-02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DNA修复过程中的必要组分,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Tamas Fischer教授指出,当DNA被损伤后,由DNA和RNA组成的混合结构在修复遗传信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RNAs是一种储存在DNA中短暂的遗传信息副本;文章中,研究...

Nat Commun:双基因激活或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直接相关

2016-11-02

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两个治疗动脉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药物靶点,通过利用蛋白质组学对大量分子进行筛选,研究者鉴别出了两种PARP家族蛋白:PARP9和PARP14,这两种蛋白或许能够作为巨噬细胞激活的调节子,而巨噬细胞的激活同动脉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虽然巨噬细胞的激活机制至今仍然没有被完...

Circulation: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安全可靠的!!!

2016-11-01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长期治疗预后一直备受争议。最近,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来自英国利物浦心胸医院胸心外科Bilal H. Kirmani医生及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文章。研究者所在医疗机构进行非体外循环(OPCAB)和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搭桥术已有15年的经验,该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长期死亡率和血管再生情况。 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

卢煜明创立的Cirina公司获A轮1200万美元融资,开发癌症早期筛查无创检测

2016-11-01

创业公司Cirina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1200万美元,来开发无创筛查检测,用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发现。 Cirina公司由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卢煜明教授创立于2014年,Maneesh Jain担任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Life Technologies被赛默飞收购之前,Jain曾担任Ion Torrent营销和业务发展副总裁,之后在医疗成像创业公司ButterflyNet...

科学家发现导致神经性综合症的“元凶”ATAD3A基因突变

2016-11-01

由美国贝勒医学院及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较为罕见的神经综合症是由ATAD3A基因突变所导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5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患者具有相同的神经学特征:身体发育迟缓,肌张力低,视觉、神经系统和心脏存在问题。他们对每一位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比较,结果发现这些患者都有相同的新的ATAD3A基因变体,而他们的父母并没有这些基因,表明这是...

Nature突破传统观点:移植神经元的融合

2016-11-01

移植胚胎神经细胞可以连接到发育好了的成年小鼠视觉皮层上,并且随时间发展,促进它们对视觉线索的敏感度。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26日的Nature杂志上。这项研究打破了之前认为大脑无法自我修复的观点,证明了移植胚胎神经元能重建受损的成年小鼠大脑中的回路,并恢复其功能。 来自法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和医学研究院 (INSERM)的神经学家Afsaneh Gaillard(未参与该项研究)对此评价道,“...

Nature遗传学:生孩子由DNA决定?

2016-11-01

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这些问题似乎纯粹是个人选择。牛津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这些生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他们十月三十一日在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人类生殖行为与12个DNA区域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对62个数据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238,064名男女首次生育的年龄,以及330,000名男女的子女数量。他们在此基础上分离了与人类生殖行为有关的一些遗...

著名遗传学家Nature发表lncRNA重要发现

2016-11-01

人们发现,有些lncRNA通过RNA-蛋白互作招募调控复合物,进而影响附近基因的表达。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lncRNA表达往往与附近基因的表达相关。不过,这种关联分析起来并不容易。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lncRNA对基因表达的本地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些长度超过二百个核苷酸的RNA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