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0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BreastCancerRes:乳腺癌新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1970-01-01

  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其或许可以帮助检测/治疗恶性乳腺癌。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Basal-like breast cancer,BLBC)是一种恶性乳腺癌,其通常被成为三阴性乳腺癌,这就意味着这种恶性乳腺癌对于常见的医疗...

南开大学科学伉俪发表乳腺癌新成果

2015-08-03

  癌基因MDM2和p53形成一个负反馈回路,其中,p53作为一个转录因子,正向调节MDM2,MDM2通过促进p53降解,负向调节p53。然而,该反馈回路的机制,在癌症当中还是知之甚少的。七月三十日,来自南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项乳腺癌研究新成果。这项研究报道称,HBXIP蛋白...

欧盟批准罗氏单抗Perjeta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1970-01-01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肿瘤学管线在欧盟监管方面收获喜讯。近日,欧盟委员会(EC)批准抗癌药Perjeta(pertuzumab)联合赫赛汀(Herceptin)及化疗,用于局部晚期、炎症性或伴有复发高风险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eBC)成人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术前治疗)。此次批准,使Perjeta方案成为欧盟基于病理完全缓解(pCR)数据批准的首...

科学家首次将前列腺癌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

2015-07-30

  近日,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剑桥研究所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首次发现前列腺癌有5种不同的类型,同时研究者还阐明了将这5种不同前列腺癌区分开的方法。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帮助医生有效鉴别出更易于生长和扩散的前列腺癌,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癌。   相关研究发表于杂志EbioMedicine上,文章中研究者对超过250名男性的健康和癌性前列腺癌组织进行研究,通过观察...

惊人发现:长端粒是祸不是福?

1970-01-01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分析了端粒长度与五种常见癌症之间的关系,发现长端粒与肺腺癌风险有关,与其他几种癌症没有明显关联。这项大规模遗传学研究发表在七月二十九日的Human Molecular Genetics杂志上。 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也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5%)和非小细胞肺癌两...

陈策实Oncogene发表乳腺癌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转移是乳腺癌研究的关键。而在乳腺癌中,基底型ER/PR/HER2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最高,具有较高的侵袭性,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疾病进展快,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靶标,是乳腺癌治疗的瓶颈和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策实领导的肿瘤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多年研究证实KLF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一种蛋白质可影响乳腺癌病情 未来可通过有针对性药物阻止

2015-07-29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特定蛋白质在细胞核内外都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针对这一特性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乳腺癌药物。   这种蛋白质名为“LMTK3”,通常在乳腺癌患者体内存在比较多,特别是乳腺癌末期患者。2011年,帝国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了LMTK3在细胞中的细胞核以外区域能促进肿瘤生长。但最新研究显示,...

研究称每天喝5杯咖啡 乳癌风险降近2成

2015-07-29

  此前一项希腊研究发现,长期饮用咖啡可降低罹患糖尿病机率,而近日瑞典一项研究称,喝咖啡除具提神功效外,还有助降低罹患乳癌风险。   英媒报道,瑞典研究人员针对40000名妇女展开长达20年的日常饮食调查,包括每日咖啡、茶的咖啡因摄取量,发现日饮5杯咖啡以上的妇女,比起日喝1或2杯的妇女,罹患乳癌风险降低19%。   不过该调查也发现,日饮1杯茶以上的女性,比起完全不碰茶的...

Lancet:显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药物

1970-01-01

     最近,在超过30000名女性中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一类称为芳香化酶抑制剂的药物,可显著降低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患病绝经后妇女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强调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较旧的激素治疗他莫昔芬相比,它们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死亡风险。   这...

福泽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

1970-01-01

2015年7月26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上海正式启动面向中国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因爱得芙-芙仕得慈善援助项目”,旨在以切实的医疗援助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获得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该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并负责整体管理和运作,阿斯利康公司无偿为该项目提供药品援助。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女士在现场接受了阿斯利康公司的捐赠函,并向项目指定...

刘新垣院士Cell携手华裔学者:转录因子的第二重作用

1970-01-01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细胞分裂中从前未知的功能。众所周知,这一称作为ATF5的蛋白可以控制特异基因的表达频率。ATF5调控了控制细胞存活的一些基因。 现在研究小组发现,这一蛋白发挥了与它的转录因子角色无关的一种作用。在细胞的中心体(centrosome)中,ATF5还充当了结构蛋白。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

致癌基因或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

2015-07-23

  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负责癌症生长的基因在前列腺癌中或许扮演着意想不到的角色,这种由免疫调节子白细胞介素6(IL-6)控制的基因Stat3正常情况下可以支持癌细胞生长,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Stat3所扮演的角色和IL-6信号之间缺失的环节。   IL-6是一...

乳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选择

2015-07-2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科学家称有望以血液检测胰腺癌

2015-07-22

  据“中央社”26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已更接近以血液检测胰脏癌。胰脏癌是最难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癌症之一。   美国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安德森癌症中心(Anderson Cancer Centre)研究团队检视肿瘤脂肪胞外体(exosomes)的特有特征。他们注意到,胰脏癌患者体内某种称作prot...

常吃焦烤肉患胰腺癌几率增60%?焦烤肉你还敢吃吗?

2015-07-22

  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常吃焦烤肉患胰腺癌几率增加60%,这是因为焦烤肉烤焦部分含有致癌物质,经常食用的人自然会增加患胰腺癌几率。   夏季一到,烧烤便成为时下很多人都喜欢的夜宵饮食方式,在炭火的烘烤下,把肉的原汁原味逼出来,那是何等的美味。但烧烤的火候一般人都不能很好的把握,烤焦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常吃...

JHC:名人影响乳腺癌筛查

1970-01-01

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她告诉公众她被检测出来体内有乳腺癌1号阳性基因,该基因与乳腺癌和卵巢癌增加的风险相关,随后她进行了双乳房切除手术。现在研究表明,这个宣传确实影响了一些女性去寻找类似基因测试的意图。 “我们在3天内把朱莉的公告放到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目的观察是否会影响其他人的目的基因检测。”Kami Kosenko副教授说,“我们也想看看是否...

乳腺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5%

2015-07-21

  近几年来,陈晓旭、姚贝娜等一众名人因乳腺癌去世,让大家对乳腺癌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乳腺癌高峰论坛(南京)暨2015年江苏肿瘤学大会在宁举办。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2015年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在南京新鲜出炉,...

乳腺癌靶向治疗耐药性的原因

1970-01-01

   HER2膜蛋白在某些类型的乳腺癌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HER2水平升高,可驱动无限制的细胞增殖。HER2定制的、以抗体为基础的疗法,旨在阻止癌细胞的生长。然而,有三分之二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会对HER2靶向药物发展出耐药性。这一原因尚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HER2二聚物,似乎没有出现在一小部分休眠的SKBR3乳腺癌细胞中。这个小的细胞亚群...

适度的激素抑制疗法或足以治疗甲状腺癌患者

2015-07-20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J Clin Endocrinol Metab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适当抑制或许和极端的激素抑制疗法对患者所带来的益处一样,极端的TSH抑制往往会引发副作用的增加,比如骨质疏松症及心率不规则的发生。   研究者Bryan Haugen博士说道,在病人中,如果TSH水平升高,则患者甲状腺癌复发...

科学家阐明特殊分子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015-07-17

  每一位父母几乎都知道一句老话“感冒多吃点,发烧多饿会”,然而在癌症中如何供给或者饿死肿瘤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一种名为14-3-3σ的普通分子或许可以帮助解释癌症的代谢,即肿瘤形成、生长以及死亡的过程。   研究者Mong-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