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16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盘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2019-04-24

作者:Carrie CRISPR/Cas这项基因编辑技术自从问世以来,已经吸引了无数欢呼和掌声,在短短几年之内,它已经成为了生物科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频频被“泼冷水”,那么基因编辑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呢?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

盘点|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

2019-04-18

乳腺癌一直是世界女性之痛,我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显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红颜杀手。不过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Ⅰ、Ⅱ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经十分可观。但5年远远不够,很多乳腺癌患者相对年轻,乳腺癌的高复发转移仍然是患者治愈路上的拦路虎。科学家对乳腺癌治疗方法、药物的研究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着。本文主要介绍乳腺癌治疗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

肺癌研究新进展盘点

2019-04-15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

于晓波合作团队发表重要银屑病诊治的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论文!

2019-03-07

为了弘扬我国传统医学和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凤凰中心)与广东省中医院于2017年联合组建中医药蛋白质组学联合中心,启动了一批中医药蛋白质组研究项目。其中于晓波研究员和卢传坚教授牵头的银屑病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率先发表在权威期刊Theranostics(SCI影响因子:8.537,医学一区)【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由...

特朗普斥资5亿美元于儿童癌症研究计划!患者遗传数据共享为重中之重!

2019-03-07

脑癌幸存者Grace Eline(右)和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左) 在演讲中,特朗普特别提到一位勇者—10岁的脑癌幸存者Grace Eline,当时她正坐在第一夫人Melania Trump身边(Melania Trump在患病前曾为儿科癌症研究筹集资金)。特朗普对此表示:我的预想是在未来10年内向国会提出5亿美元资助这项研究。也就是每年500...

准确度90%!CellMax Life肠癌液体活检研究成果喜人!

2019-01-15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二大致命癌症,每年有150,000例新病例和140亿美元用于治疗,并且年轻人中该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CellMax Life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公司的血液检测能够检测到称为腺瘤的小型癌前结肠息肉,准确率接近90%。 通过使用其CMx平台过滤和计数血流中的癌前细胞和癌细胞,CellMax Life的FirstSightCRC测试还发现细胞计数的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相关。...

Cell:贝勒医学院最新研究!利用肠道菌群发现早期癌症!

2019-01-15

近年来,微生物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美国白宫甚至曾策划过“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再次将微生物研究推向高潮。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营养代谢、免疫防御等众多生理过程,同时研究发现微生物与精神分裂、帕金森、结肠炎、癌症等相关。 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和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

美国癌症研究院发布2019更新版:最权威的癌症真相与谣言!

2019-01-08

关于癌症,总是在不断传播着各种流行观点,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实上在科学上却是错误的 ,特别是当这些观点有一些理论基础时,很容易误导患者。比如,得了癌症就等于得了绝症,癌症不治反而会更好,切了肿瘤就万事大吉,教你如何饿死癌细胞,等等。 看看,这么多说法,相信总有一款能—— 但怕归怕,面对癌症,咱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至少不该被这些谣言骗了。美国癌症研究院公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反思:研究最广泛的基因,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

2019-01-03

距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完成,已经15个年头,但吸引了最多的关注和资金投入的,其实还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就确定的那些基因……“贫富不均”现象,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基因研究中,也有! 早在2000年,一群“微醺”的遗传学家就开玩笑地设立了赌约——来猜测一旦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人类基因组究竟包含多少基因?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出炉 | 19个项目,总资助力度达到4.1亿人民币【“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增补任务)】

2018-12-27

iNature整理了2张图片,我们发现共资助了19个项目,总资助额度达到4.13亿人民币。 —END—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2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40个综合群(8个PI群及32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

【2018年度盘点】十大国内研究成果!

2018-12-27

导读 稍早前,我们整理了 2018 年我们所报道过的研究成果中最受关注的十大成果,今天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来回顾一下 2018 年由我国生物医学研究者们发表的成果里最重磅的 Top10! 这些成果或是发表于最顶级的核心期刊,或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或是能颠覆以往的认知,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由国内研究者们所发表! 接下...

张灏教授领衔发布国内首个《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18-12-22

2018年12月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暨南大学张灏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执笔撰写的《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在线发表于《转化医学杂志》。这是国内权威发布的第一个外泌体相关共识。 本共识旨在促进国内外泌体特别是外泌体肿瘤标志物的产学研结合,推动相关标准与规范的建立,理性引导技术...

近24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方政府、企业大手笔资助基础研究

2018-12-19

12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举行“加强基础研究多元投入座谈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协议签署仪式”。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出席活动。 仪式上,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与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吉林省等4个省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

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审结果公示

2018-11-20

关于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审结果公示的公告 为落实《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经各有关部门、地方推荐,形式审查、材料评审和综合评审等程序,科技部、卫生健康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和药监局确定了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8年11月15日至11月25日。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在中国也能做世界一流科研

2018-11-15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一直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的座右铭。记者翻看他的履历,发现其人生轨迹正如这一座右铭所言,无论做管理还是科研,都力求做到一流。 近日,鉴于其对推动北京市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贡献,王晓东获得第三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 自2003年起,王晓东负责筹建北生所。作...

《转》访中科院基因组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孙英丽教授:液体活检让癌症早筛步入新格局!

2018-11-13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随着医学的发展,仅用一滴血检测癌症早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液体活检这一新兴技术日趋火热。转化医学网有幸请到中科院基因组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孙英丽,请她来谈一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

《转》访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员吕斌教授:线粒体自噬助力肝癌诊疗

2018-11-08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线粒体素有人体能量工厂之称,它在肝癌发展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转化医学网有幸请到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员吕斌教授,请他来谈一谈线粒体自噬在肝癌诊疗中的应用。 ...

BMJ100万研究表明:这种降压药竟将肺癌风险增加14%!

2018-10-2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尽管这些药物可以保证在短期服用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研究人员担心该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这些问题一直受备受各国肿瘤及心血管研究人员的关注。先前的一些研究证据表明ACEI与肺癌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 ACEI的使用导致缓激肽的积累,而缓激肽可刺激肺癌的生长。同时,...

人工智能最新临床研究应用进展!

2018-10-22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肿瘤临床医生,我们应该主动拥抱新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让我们倾听南京大学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陈锦飞教授的访谈实录,一同走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转》访南京大学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陈锦飞教授,肿瘤临床医生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20...

【世界精神卫生日】40000人研究表明:睡眠过多竟影响认知!

2018-10-11

《Science》子刊曾以“熬夜一次就能改变你的基因表达,通宵不睡和变胖‘天生一对’”为题为各位读者阐述了熬夜对身体的基因表达的影响。9月5日,国际“SLEEP”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睡眠质量的下降会促进老年痴呆的发生。昨日,顶级睡眠期刊《Sleep》再发重磅:睡眠不好或过多不仅会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更是损害所有年龄层的认知能力,这些发现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