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1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研究证明一种新的可对抗晚期实体瘤的 CYH33抑制剂

2022-11-17

论文“First-in-human phase Ia study of the PI3Kα inhibitor CYH33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于2022年11月16日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报告了 CYH33(一种高选择性 PI3Kα 抑制剂)在晚期实体瘤中的 Ia 期、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 (NCT...

闻“香”识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者首次发现犬可以辅助嗅辨帕金森病

2022-11-15

2004年,一家英国慈善机构报道:狗可以嗅出人类尿液中膀胱癌。自此以后,研究人厌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狗来诊断其他癌症以及糖尿病、疟疾和 COVID-19 等疾病。例如,糖尿病警报犬被训练可以在主人的血糖水平过低或过高时闻出气味,用犬嗅辨疾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接受。 研究论述 鉴于帕金森病 (PD) 的复杂诊断标准,非运动障碍专家迫切需要一项测试,来建立具...

【Nature子刊】南医大团队发表胃癌研究最新成果,揭示病理学特征在胃癌中的预后和预测价值

2022-11-14

研究发现病理学特征 (PS GC )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单独使用的 TNM 分期系统相比,包含 PS GC和 TNM 分期系统的诺模图显示预测预后的准确性显著提高。此外,在具有低 PS GC的 II 期和 III 期胃癌患者中(但在具有高 PS GC的患者中则不然),观察到令人满意的化疗益处。因此,PS GC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辅助化疗决策的潜在预测指标。研究论文发表...

【直播预告】液质联用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线研讨会

2022-11-13

 第四期  生命组学技术、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是构建中国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以高性能质谱为核心的新一代高通量高覆盖生命组学技术正蓬勃发展,为复杂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临床多组学生物标志物谱研究及转化应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力。在现代化精准医学研究中,代谢组学在系统研究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通过实现靶向和非靶向组学分析,鉴定代谢生物标志...

【Science 子刊】巴塞尔大学联合斯坦福诺奖得主研究:糖分子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新见解

2022-11-08

近日,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的 Heinz Läubli 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最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罗琳·贝尔托齐教授一起报告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方法,通过改变小鼠癌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能够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

六篇连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刘洪等团队联合研究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2022-11-07

系列成果率先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不应答及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新机制,建立了评分模型预测肿瘤病人免疫治疗疗效,研发出的新型埃米银免疫治疗佐剂和一种原位纳米疫苗均可增强了肿瘤免疫活性,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且毒副作用较低,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望为肿瘤患者诊疗提供全新的诊疗策略。 系列一 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曹雪涛团队研究提出预防肝癌的机制见解和潜在靶点

2022-11-07

2022年11月4日,海军军医大学侯晋及曹雪涛共同通讯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DEN诱导的肝癌发生增强,而NASH诱导的肝癌发生被肝细胞特异性RIG-I缺乏抑制。 https://jhoonl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5-022-...

《转》访北京大学系统⽣物医学研究所尹玉新教授:10x Genomics单细胞多组学ATAC+基因表达技术与空间技术回顾与展望

2022-11-01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研究本身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假说,另一个是验证我们的假说。假说是具有创造性、思想性的,但如何来验证它们?一直以来,我们都需要良好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探索我们提出的问题和假说;因而在当...

2022青橙奖得主研究的RNA剪接,对于疾病治疗有什么作用?

2022-11-01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RNA剪接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在癌症等疾病治疗领域的作用。 此次重大突破,使施一公研究组在继2015年首次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剪接体结构、2017年解析第一个人源剪接体结构之后,再次成为世界上首个解析了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团队。 2020年11月27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

【Nature子刊】最新!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绘制出人体组织详细图谱,助力器官与细胞研究

2022-11-01

 10 月 31 日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的文章“Unsupervised discovery of tissue architecture in multiplexed imaging”,报道了一种计算方法,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绘制人体组织结构图。该方法有望加速器官尺度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可以为各种疾病提供强大的新诊断策略。 https://www...

【Cell子刊】南医大杨硕、胡志斌等联合研究发现免疫细胞调节肿瘤新机制

2022-10-31

近日,由南京医科大学杨硕、胡志斌、杨曦教授团队进行的研究“Gasdermin D restricts anti-tumor immunity during PD-L1 checkpoint blockade”发表在期刊《Cell Reports》上,报道了GSDMD介导的固有免疫细胞焦亡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GSDMD/PD-L1检查点阻断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

27岁博士辞别耶鲁归国即发Science!研究探索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引发结肠癌的分子机制

2022-10-31

导读:与一般人群相比,炎症性肠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肠道微生物是影响肿瘤发生的众多因素之一,部分方式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产生微生物代谢物。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菌基因毒素,该分子在肠道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2022年10月28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Noah Palm教授团队、曹议匀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ommensal microbiota fro...

【快讯】《药精准》系列第九期直播圆满结束,聚焦药靶,药企大咖共话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

2022-10-30

10月26日,由泛生子和转化医学网共同策划的“聚焦药靶 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药精准》第九期直播圆满结束,本次直播围绕“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相关热点内容展开。 报告环节,第一位报告嘉宾是来自诺诚健华的医学研发总监樊妮博士,她作了题为“DLBCL靶向研发策略”的主题分享。 首先,樊博士简短的介绍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

土真的能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能治疗肠道疾病

2022-10-28

微生物群与其定植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了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到人类健康稳态的关键途径。一个由纳米结构矿物、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组成的土壤化学系统。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可以实现微生物群落的化学再分配和调节。 土壤启发的系统丰富了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纠正了四环素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组生态失调,并改善了体内啮齿动物模型中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啮齿动物结肠炎症状。发表...

同日两篇Cell!研究发现靶向肿瘤内真菌是潜在抗癌疗法?

2022-10-26

近日,杜克大学联合康奈尔大学Weill Cornell医学院以及Ravid Straussma博士课题组联合加州大学同日在Cell上发表了两篇独立的研究论文。这两篇独立的研究在人体肿瘤中都鉴定出了真菌的基因踪迹,并且真菌有望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9.005 ...

《转》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旭副研究员:拓展生命的健康年限,我们还有许多事可以做

2022-10-26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据国家卫健委预测,到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30%。这意味着我国即将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已推出了“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三大...

即将开播 | 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2022-10-25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九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具有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呈现出病理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不同、临床表现不一、预后影响因素不同等特点。既往R-CHOP方案是治疗DLBCL的“金标准”,但对于R-CHOP...

多组学研究,34个关键基因丰富“衰老全景图”

2022-10-24

细胞衰老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在各种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组织修复和肿瘤抑制中发挥有益作用。与此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衰老细胞在相关组织或器官中的稳定积累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导致组织器官衰老和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无论是个体衰老还是细胞衰老都与细胞中异染色质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衰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异染色质的丢失。同时,保持异染色质稳定对于减缓衰老进程有...

【Nature子刊】施一公团队再突破!新研究或有助于开发靶向γ-分泌酶药物

2022-10-24

2022年10月22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及清华大学周瑞共同通讯在线发布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含有和不含MRK-560的PS1和PS2的γ-分泌酶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总体分辨率为2.9-3.4 Å。MRK-560占据PS1的底物结合位点,但在PS2中不可见。结构比较发现,PS1中的Thr281和Leu282是MRK-560亚型依赖性敏感性的决定因素,PS1和PS2之间的交换实验证实了这...

杂志封面!研究人员制定了非侵入性监测肿瘤中关键免疫细胞的策略

2022-10-20

该研究题为“Multispectral fluorine-19 MRI enables longitudinal and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并登上了该杂志的封面。 巨噬细胞监测有可能显著改善各种癌症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