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50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新研究为探索癌症治疗打开大门
利用他们开发的技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蛋白——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从前未知的作用:充当了基因活性和RNA加工的调控因子。 这一新发现的功能报告在近期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有可能为思考PARP蛋白开辟一些新途径,这可能会促成一些治疗机会,”资深作者、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Cecil H.和Ida Green生殖生物学中心主任W. Le...
“大数据+基因测序”使得精准治癌正在成为现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到2035年,将可能达到2400万人,20年时间将增加近五成。我国癌症发病率接近世界水平,癌症形势如此严峻,国内外有无最新的治疗进展?记者日前(12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召开的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新闻见面会上获悉,8月19日,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主办的第二届肿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将在津召开,来自美...
IBM Watson来到中国,将帮助医生建立个性化询证癌症诊疗方案
2016年8月12日,IBM与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认知”)共同宣布,在华已有21家医院计划使用经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训练的IBM Watson肿瘤解决方案(IBM Watson for Oncology),此次合作旨在通过认知计算平台助力中国医生获得个性化的循证癌症治疗方案。 ...
柳叶刀:10279例病人样本阐明食道癌相关发病基因,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食道腺癌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日益上升,而我国正是世界上食道腺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食道腺癌病人。相关研究表明,食道胃液逆流所引起的巴雷斯特食道症有50%的可能会演变成食道腺癌。目前,由于有效预测因素的缺失,由巴雷斯特食道症所引起的食道腺癌很难得到有效的临床管理。 在上周五最新在线出版的《柳叶刀》上,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班医院Puya Gharahkhani博士团队以及数个专注于...
胰腺癌:脂肪和较差预后相关
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肥胖简直是灾难。脂肪细胞和肿瘤周围炎性微环境产生大量相互作用,导致预后较差和化疗效果不佳。 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对卫生系统的影响远大于原来的预期,因为研究者们发现,肥胖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大风险因素。肥胖个体胰腺导管腺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癌症的一个标志是炎性微环境,但肥胖个体中周围结缔组织(基质)的改变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并不明确。Inc...
肺癌生存时间短,空气污染来补刀
空气污染会导致很多疾病发病率上升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当今谈癌色变的社会,空气污染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那么,对于已罹患肺癌的患者,吸入的污染物是否会通过相同的机制驱动癌症进展,缩减患者的生存时间呢? 根据一项近日在线发表于Thorax的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对肺癌,尤其是腺癌(占肺癌80%)患者的生存有不良影响。 该研究共纳入了1988年至2009年间352053例新诊断为肺...
结直肠癌基因检测项目启动 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
7月28日,总部位于厦门的肿瘤精准检测企业艾德生物与世界知名企业默克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启动默克—艾德生物“精确检测,精准治疗”项目。该项目将致力于结直肠癌检测中新型RAS液体活检在全球的开发和推广,以及肿瘤组织RAS检测在中国大陆的推广,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最佳的、及时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改善治疗现状。 目前,因肿瘤组织的RAS检测并未得到...
烧糊的食物究竟会不会致癌?
炎炎夏日,烧烤是备受追捧的食物之一,但如果你面对一盘烤黑的烧烤食物,你可得三思而后再决定是否该吃它。人们通常认为,吃烧糊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癌症。部分原因是由于,当食物在高温下会形成一个特定的分子,被称为丙烯酰胺。虽然这种化学物质的工业形式已知是一种潜在的毒素和致癌物,但是,消耗食物中的丙烯酰胺和发展癌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我们还不太清楚...
cfDNA中雌激素受体突变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较低的生存率有关
纽约(GenomeWeb) 根据今天发表在JAMA Oncology的一项研究,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突变似乎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病程更严重,治疗效果更差有关。 在一项3期双盲临床试验(LERO-2)二级分析中,来自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诺华制药,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数字PCR在循环游离DNA (...
Nature:肥胖如何为癌症加上保护套
对于肥胖的胰腺癌患者来说,肥胖也许不仅仅意味着癌症成因和发展结果,而且还能直接影响癌症化疗的结果,来自麻省总医院的一组研究人员指出脂肪细胞与肿瘤周围炎性微环境之间的大量相互作用,导致了胰腺癌平均预后和化疗结果不理想。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预后极差且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大多数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
口腔细菌如何使大肠癌恶化?
最近,有研究证明口腔中的常见细菌可使动物的大肠癌恶化,但我们一直不明确的是,这些微生物最初是如何到达肠道的。8月10日在《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的一项研究阐释了这个问题,从而揭示了称为梭杆菌的口腔微生物如何利用血流到达大肠肿瘤。这些研究结果还显示,这些细菌如何移向结直肠肿瘤,在那里它们增殖,随后加速结直肠癌的发展。 &em...
Cell子刊:精准癌症治疗之合成致死
所谓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指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失活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如果发现肿瘤中存在特定基因失活,那么用药物抑制它的合成致死搭档,就可以特异性的杀死癌细胞,不危害健康细胞。这样的策略有望实现更有效毒性更低的个性化癌症治疗,是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合成致死寄予了厚望,但它...
嗅癌犬检测癌症病例
嗅癌犬的鼻子有多灵?英国《太阳报》7日报道了英国第一批专业嗅癌犬之一“黛西”的故事,展现嗅癌犬的神奇本领。 现年12岁的“黛西”从3个月大时就开始接受训练,两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水量中滴入一滴血它都能嗅出来。“黛西”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嗅患者尿液样本,只需嗅上一下,不到一分钟就出结果,如果它嗅出是癌症,就坐着不动,盯着旁边的训练员看。十多年来,它已检测出550多例癌症病例,准确...
中国人海外购物瞄准癌症疫苗 官方称入境需审批
随着中国人海外购物的热情日益高涨,购物品种已从服装、鞋类、香水、数码产品等转向了癌症疫苗、美容药物等生物制品上。广西检验检疫局9日向媒体通报,2016年以来该局已截获21批次包括上述生物制品在内的特殊物品。旅客如需携带这类物品入境,需办理相关检验检疫审批手续。 近年来现代社会医学飞速发展,一些常见疾病能够做到接种疫苗预防,且成效显著。但根据中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口疫苗被批准在国...
癌细胞会传染?信不信由你
一项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完成的研究发现,在一种双壳贝类的海洋贝类中存在可传播的癌症,而且这种癌症可在不同物种间转移。这意味着,在海洋环境当中,癌细胞可以被视作一种普遍的传染源。这不但挑战了我们对癌症本质的理解,还刷新了我们对癌细胞和它们的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当我们身体的某个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使得细胞增殖失控,癌症就发生了。这个过程一旦启动,癌细胞就会经过一系列进化过程,获得新...
手机和癌症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任何移动电话用户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科学确实提供了一些线索。例如,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手机辐射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2B组。 手机辐射增加患癌症风险的想法得到了其他两项研究的强化。Cerenat研究,发表于2013年,证实了INTERPHONE和Hardell 两项研究的意见。而在2015年,动物研究表明手机辐射会加强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 该证据表明,手机...
惊人!一亿人受到波及,最新调查发现美国饮用水致癌
来自哈佛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的研究人员发现,饮用水中的多氟烷基和全氟烃基(PFASs)等化学物质的工业级水平已经超过了联邦政府建议的安全水平。 “多年以来,未知毒性的化学物质,如PFASs,都被允许使用并释放入环境中,而现在我们面临着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来自哈佛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John A. Pa...
癌症有很多种,为什么没有心脏癌?
恶性肿瘤会攻击某些器官,如结肠或乳腺,比其他的器官更为常见。8月9日在《Trends in Cancer》发表的一篇Opinion中,研究人员指出,在某些器官中的这种脆弱性,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比起小的、重要的器官(例如心脏),人类可能在大的或成对的器官中不耐受肿瘤,因此更大的器官可能进化出了更少的机制来抵御癌细胞。 法国生态和进化癌症研究中心的进化生物学家Frédér...
癌症基因检测“揭示家族性”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为什么一些家族会患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这要得益于基因检测。在对1,100例罹患罕见癌症(也称为肉瘤)患者的检测中发现,半数以上患者具有增加癌症风险的先天性基因突变。这项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称,遗传性突变可能成为癌症治疗新靶点。可以为那些易患癌症家庭提供筛查和建议。一般认为,与乳腺癌、卵巢癌和肠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在肉瘤患者中也是常见的...
数基因突变,可判断患癌时间?
你会在多大年龄患上癌症?人体内不同基因的突变数或许会让这一日期提前。 人们已经知道,诸如BRCA1、BRCA2等癌症基因的突变会增加患癌风险。不过,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David Thomas和同事首次证实,同较低患癌风险存在关联的突变会逐渐累积成更加致命的效应。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杂志。 该团队将健康人群的基因图谱同1162名肉瘤患者的基因图谱进行了比对。...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