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50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绝经后妇女罹患癌症!这个原因竟然一直被忽视!
腹部脂肪堆积的老人 2017年在马德里举办的ESMO大会上一项研究报告:绝经后的妇女,身体脂肪分布比体重对于癌症的影响更重要! “这项研究为绝经后的女性提供了一项新的体重管理目标:她们应该优先考虑身体脂肪的分布,而不仅仅是控制自身的体重。”研究的主要人员说道。 这项研究由MærskSta...
菠萝聊肺癌| 第四期:肺癌基因检测该怎么做?
哪些肺癌患者应该做基因检测? 并不是所有肺癌都推荐做基因检测。 对于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类型通常没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因此往往不会第一时间推荐测序。 但如果被诊断为肺腺癌,尤其是如果患者不吸烟,那么目前的指南是推荐尽快做基因检测的。原因是这部分患者中EGFR和ALK两个基因突变概率很高,有很大可能性使用对应的靶向药物。如果符合使用靶向药物的条...
山东大学教授Oncologist发文:乳腺癌与肥胖的真正关联
来自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stinct Effects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Hip Ratio on Risk of Breast Cancer by Joint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Receptor Status: Results from a Case‐Contro...
研究发现肿瘤细菌能降解癌症药物
图片来源:Tom Stewart/Corbis/Getty 多亏了一项偶然的发现,研究人员找到了为何化疗药物有时不起作用的其中一个原因。事实证明,癌细胞内的细菌会摧毁一些药物,使其变得无效。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杂志。 此项发现或许可解释为何药物“吉西他滨”在治疗胰腺癌患者时极少能成功。在113名胰腺癌患者中,有3/4的活体组织检查发现了摧毁“吉西他滨”的...
人类到底怎样才能饿死癌细胞?
众所周知,Warburg效应会使癌细胞贪婪地消耗大量葡萄糖以为其提供能量,但却并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基于癌细胞对葡萄糖的特殊嗜好而研发出抑制癌症的方法。 近日,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科学家不仅阐明了癌细胞快速消耗大量葡萄糖的具体机制,而且还确定了一种可以在实验室选择性地关闭这一系统的天然化合物。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Cell Metabolism杂志。 文章的主要作者Jason L...
《Cell》:适当抑制调节性T细胞功能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癌症免疫疗法的预期效果是身体的抗肿瘤反应得到提升,但这种提升不是过度的。 例如,清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简称Tregs )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Tregs在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癌症方面意义重大。 这种“轻举妄动”可能会引起危险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在不让机体免疫系统失控的情况下,适当抑制Tregs以加...
10秒完成癌症精准诊断!最新神器或颠覆肿瘤外科格局
近日,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强大的检测工具,这种工具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识别癌组织,其效率比现有的技术要快10倍左右。这种称为MasSpec Pen的手持式仪器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准确确定手术中需要切割或保留的组织,有效改善治疗水平并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该研究对应的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 在进行肿瘤切除...
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峰会——暨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专项全国启动会顺利召开!
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中国(武汉)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中心主办、上海渥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武汉)国际肿瘤精准医疗峰会——暨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专项全国启动会于9月2日在湖北武汉的东湖宾馆成功召开。 图1:会议开幕 会议由湖北省临床肿瘤协会(ESCO)胡钦勇秘书长、易铁男理事长、骆志国副理事长、卢宏达常务理事、曹风军常务理事等主...
致病病毒也可治病,寨卡病毒能杀死脑癌干细胞!
最新研究表明Zika病毒具有靶向击杀脑癌细胞的潜力。虽然这一研究结果着实鼓舞人心,但研究人员仍然认为在达成安全有效的治疗之前,该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靶向破坏神经祖细胞Zika病毒可能被转化为一种抗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行“武器”,进而对脑癌进行治疗。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Medical News Today杂志。 该研究对应文章的主要作...
万万没想到!一个测试,就能让前列腺癌致死率大大降低!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与前列腺癌死亡风险的大幅降低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对美国预防性服务工作组(USPSTF)的现行指导方针提出了异议,该指导意见认为由于相应证据的缺乏,针对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并不能明显降低该疾病的死亡风险。 根据这项由华盛顿州西雅图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Ruth Etzioni博士领衔的报告,目前现行的USPST...
细胞凋亡新方式!或实现癌细胞完全清除!
目前,大多数癌症治疗(化疗,放射和免疫治疗)是通过称为细胞凋亡的过程杀死癌细胞而起作用,即通过激活蛋白质半胱天冬酶,致死细胞。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自发的死亡过程,对于多细胞机体来说,它是维持机体完整性和自身稳定状态所需要的固有重要生物学过程。半胧天冬酶是细胞凋亡途径中的关键酶,半胱天冬酶通过接受死亡信号、启动凋亡或激活下游的分子及降解细胞骨架、蛋白质、核酸等发挥作用。 ...
干货:乳腺癌干细胞主要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随着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日益受到重视。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解释了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本原因,为肿瘤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随着对乳腺癌干细胞的致病分子机制、特性和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明确了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对靶向乳腺癌干细胞的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乳腺癌...
HPV的秘密:淘汰的免疫机制竟是癌症发生的罪魁祸首
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等病原体进行打击是多细胞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像大多数成功故事一样,每一位完美先生总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另一面。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CU)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各种病毒病原体进行打击时,各种免疫相关酶的编码基因都会在一定程度转移至宿主基因组上并进而引起致癌突变。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Viruses杂志,名为“Roles of APOBEC3A ...
DNA传感器通过响应意想不到的DNA形式在癌症免疫治疗中起关键作用
基于DNA传感器cGAS(环鸟苷单磷酸腺苷单磷酸合酶)的化学警报机制是细胞质中最为重要的DNA免疫系统。 近日,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陈志坚课题组研究表明cGAS在弥合身体先天与适应性免疫方面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陈志坚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先天免疫系统收到警报之后产生的免疫细胞抗肿瘤特异性扩增机制进行了具体阐明。 陈志...
新发现:维生素B盲目补充竟使肺癌风险上升4倍
介于大部分人体不能自我合成的特性,维生素的益处和补充的重要性被广泛强调和提及,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对维生素的补充提出了质疑。 相关研究在线刊登在肿瘤专业学术刊物《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是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相比于对照人群,长期高剂量补充被维生素行业所吹捧的能量补充和代谢...
模式生物斑马鱼或将用于筛选癌症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案!
早在八年前,生物学家Rita Fior就了解到,当时患有癌症需要接受治疗的母亲仅会根据所选择医院的建议接受不同癌症药物的治疗。 Rita Fior被吓倒了,她对母亲说道:“你不知道服用A或B药物中的哪个会更好,这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她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 本周,Fior和她的同事们宣布:她们已成功将人类肿瘤细胞植入幼体斑马鱼。 斑马鱼或将成为新型癌症研究模型,...
这件小事,可致癌!
一项于2017年8月17日刊登在《环境健康视角》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院的长期研究表明:生活在夜间室外照明程度更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更大! 而上夜班的女性其乳腺癌患病率更高! 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彼得·詹姆斯(Peter James)说:“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造照明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夜间户外照明可能会成为导致乳腺癌的新危险因素。” 以...
【快讯】美科学家基于肿瘤来源的DNA开发出早期癌症血液活检新方法
为了能够无创且快速地早期诊断癌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检测血液中微量的肿瘤细胞特异DNA的液体活检新方法,并用该方法从138位相对早期的肿瘤病人(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中准确地鉴定出半数以上的癌症早期患者。参与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此方法之所以新颖,是因为它可以很好地鉴别出血液中游离的DNA究竟是来自于肿瘤细胞还是干扰肿瘤诊断的其他组织细胞。 ...
液体活检又添“新成员”,癌症诊断准确率近90%
日前,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可以通过检测循环血小板中吸收的肿瘤RNA来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血小板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所有在血小板中发现的RNA要么来自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形成血小板的细胞),要么来自血小板在血液中循环时吸收的RNA。 为了检测起源于肿瘤细胞并最终被血小板吸收的RNA,荷兰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名为thromboSeq的新型检测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可以通过检测循环血...
惊恐!异常进食竟会导致皮肤晒伤甚至皮肤癌!
近日,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Peter O'Donnell Jr.脑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通过小鼠试验表明,异常时间进食会破坏皮肤的生物钟,导致白天皮肤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大幅下降。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Cell Reports杂志。 尽管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这一结果,但这一发现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深夜进食的人们可能更容易被紫外线晒伤或受到更为长期的...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