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26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新发现
2022年10月7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作为leading PI的CHOICE-01研究(NCT03856411)全文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 50.717)。CHOICE-01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EGFR/ALK突变的晚期NSCLC生存获益显著,具有良好的疗效性与安全性。...
Nature背靠背:多维度理解大肠癌肿瘤异质性,提供治疗新视角
肿瘤内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影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由肿瘤内异质性推动的克隆进化(clonal evolution)推动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耐药性。然而,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遗传进化及肿瘤内异质性,目前仍知之甚少。值得注意的是,紧靠DNA突变并不能完全解释肿瘤的恶性转化;表观遗传变化也会导致癌细胞之间的表型变异——遗传、表观遗传的变异及转录可塑性均影响着肿瘤内异质性。探索这些生物学...
2022青橙奖得主研究的RNA剪接,对于疾病治疗有什么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RNA剪接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在癌症等疾病治疗领域的作用。 此次重大突破,使施一公研究组在继2015年首次解析世界上第一个剪接体结构、2017年解析第一个人源剪接体结构之后,再次成为世界上首个解析了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团队。 2020年11月27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机理...
【Cancer Cell】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多组学分析,抗PD-1联合新辅助治疗方案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Sidney Kimmel综合癌症中心的Lei Zheng,Elizabeth Jaffee和Elana Fertig教授领导了此项研究。该研究于10月27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ancer Cell (IF:38.59). 参考资料: https://www.genomeweb...
【快讯】《药精准》系列第九期直播圆满结束,聚焦药靶,药企大咖共话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
10月26日,由泛生子和转化医学网共同策划的“聚焦药靶 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药精准》第九期直播圆满结束,本次直播围绕“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相关热点内容展开。 报告环节,第一位报告嘉宾是来自诺诚健华的医学研发总监樊妮博士,她作了题为“DLBCL靶向研发策略”的主题分享。 首先,樊博士简短的介绍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
【邀请函】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沙龙将于11月18日在上海嘉定举办,诚邀您的参与!
邀请函 近年来,全球CGT发展突飞猛进,为遗传罕见病、难治性慢性病和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以 CAR-T 为代表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和突破备受瞩目,截止目前,国外5款、国内2款,全球共7款CAR-T细胞疗法获...
土真的能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能治疗肠道疾病
微生物群与其定植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了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到人类健康稳态的关键途径。一个由纳米结构矿物、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组成的土壤化学系统。通过自下而上的合成,受土壤启发的化学系统可以实现微生物群落的化学再分配和调节。 土壤启发的系统丰富了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纠正了四环素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组生态失调,并改善了体内啮齿动物模型中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啮齿动物结肠炎症状。发表...
【JCEM】再续篇章!科学家绘制出糖尿病生化作用网络,开辟糖尿病治疗新世界!
国外科学家团队领导绘制出了一个生化相互作用网络,帮助胰腺中称为胰岛细胞的特殊细胞产生胰岛素,从而揭示糖尿病的起源并揭示未来治疗的新目标。这项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研究发现,炎症会破坏这些相互作用,引发细胞压力的雪球效应,从而损害胰岛并使身体更难产生胰岛素。 https: //do...
【Nature子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等团队揭示自噬相关分子特征的多组学表征,以改善癌症治疗!
2022年10月26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洪、陈翔团队,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Leng Han以及华中科技大学郭安源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通讯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characterization of autophagy-related molecular features for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autophagy...
即将开播 | 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九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具有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呈现出病理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不同、临床表现不一、预后影响因素不同等特点。既往R-CHOP方案是治疗DLBCL的“金标准”,但对于R-CHOP...
【JCI】清华大学胡泽平团队发现调节EGFR突变肺癌治疗耐药的新策略!
2022年10月17日,清华大学胡泽平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cetylcholine signaling modulates persistent drug tolerance in EGFR-mutant lung cancer and impedes tumor relapse”的研究论文。该研...
专注临床转化,细胞免疫治疗领域领军人物范晓虎加盟西安交大
范晓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肾脏移植临床。27年前出国留学,这么多年也没有忘记学校、医院的培养和教诲。范博士也被权威医药媒体Endpoints News评为“全球Top 20最有影响力的药物研发领袖”。 1995年留日取得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工作期间在小儿血型不合心脏移植的研究方面取得世界级学术突破,在Nature Medic...
共识速递 | CTC可评估MRD及预后,推动乳腺癌精准治疗
乳腺癌是一种分子水平异质性很高的恶性肿瘤,病理分型结合分子标志物成为常规诊断方式。分子分型可助力乳腺癌的分类分层精准治疗,但在临床实践中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评价体系与临床解读等尚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进一步促进基于靶标指导的乳腺癌精准治疗,近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乳腺癌标志物协作组组织临床、病理、分子检测等领域专家,综合国内外乳腺癌临床应用共识和指南、重要文献及临床实践编写并发...
直播预告 | DLBCL靶向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大咖云集,直击热点,不容错过!
《药精准》是由泛生子联合转化医学网共同推出的“聚焦药靶,精准伴随”系列直播栏目,精准医疗,诊断先行,助力创新药高质量研发。 第九期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具有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呈现出病理形态及生物学特征不同、临床表现不一、预后影响因素不同等特点。既往R-CHOP方案是治疗DLBCL的“金标准”,但对于R-CHOP方...
【STTT】同济大学房健民等发现癌症干细胞的细胞膜标记物,靶向它具有治疗潜力!
2022年10月14日,同济大学房健民教授、秦环龙教授与高华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共同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TM4SF1 exhib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via inhibi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跨膜4L6家族成员1 (trans...
宋尔卫院士领衔:国内首个乳腺肿瘤心理治疗联合门诊开诊
近日,国内首个乳腺肿瘤心理治疗联合门诊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落地开诊,首个门诊当日迎来五位患者。据悉,该门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领衔,是由乳腺肿瘤专家、心理专家、精神科专家共同组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教授吴畏表示,这些症状有些与治疗相关,有些可能与心理相关,因此我们这个门诊将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鉴别。“如果是肿瘤相关的,...
【PNAS】清华陈默课题组:白血病关键转录复合物的组成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尽管多个证据表明LYL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生物学重要性,但LYL1如何与AE协同调控基因表达并不清楚。清华大学医学院陈默研究员课题组发现LYL1在AETFC的组装和转录激活功能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该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s://www.pnas.org/doi...
量子生物学,从DNA层面解释治疗新冠病毒的新答案
所有生命系统都由微小的分子组成,而分子的性质由量子力学描述。那么,量子现象是否在生命过程中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量子相干性在光合作用中、量子隧穿效应在酶催化反应中,还有量子纠缠在迁徙候鸟对地球磁场的感知中都发挥着基本作用。 生物系统是动态的,不断与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以保持与生命同义的非平衡状态。观测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在越来越小的尺度上研究生物动力学。这些研...
【Cell子刊】北京大学朱卫国等团队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潜在靶点
10月7日,北京大学朱卫国、杨洋与深圳大学田媛团队在Molecular Cell上共同发表了题为“Cytoplasmic SIRT6-mediated ACSL5 deacetylation imped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facilitating hepatic fatty acid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细胞质S...
腾讯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