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26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根除”致命实体瘤!Science 连发两篇:CAR-T细胞全新升级,克服肿瘤治疗障碍

2022-12-16

12月15日,波士顿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Multidimensional control of therapeutic human cell function with synthetic gene circuits”,报道了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工具箱,包含11个可编程的合成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可以被一些已经获批临床使用的小分子药物激活,通过精确调控基因,启动特定的细胞...

新冠治疗新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确定广泛有效的抗感染化合物

2022-12-15

UBC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阻止一系列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2和普通感冒的所有变种)感染方面显示出希望。研究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Biomedicine》上,研究结果揭示了一条可用于对抗许多不同病原体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途径。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4...

疗效持久!国外团队研究显示新的抗KRAS药物治疗胰腺癌前景

2022-12-07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fficacy of a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of KrasG12D in immunocompetent models of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测试了小分子KRASG12D抑制剂MRTX1133,发现其在胰腺癌临床前模型中成功缩小了肿瘤或阻止肿...

国内首例:上海大学团队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研究新突破

2022-12-07

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张艳和钱其军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报告了一例伴有高肿瘤负荷伴大量乳糜性腹水的复发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经多线化疗失败,在接受靶向cd19 pbcar-t治疗后,快速获得缓解的病例。 第一例报道  01  据了解,这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最初于2015...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最新研究为增强糖尿病中 γδ 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力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2022-12-01

葡萄糖代谢 作为全球第九大死因,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给全球经济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全球约有 10% 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 90% 以上患有 2 型糖尿病 (T2DM)。糖尿病与许多类型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包括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由于血糖升高会刺激癌细胞增殖和进展,因此高血糖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癌的风险。此外,高癌症风险也被认为与免疫异...

【CELL DEATH DIS】最新!国内团队发现增强基于铁死亡的抗肿瘤治疗效果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11-30

2022年11月29日,天津医科大学团队在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PNO1 inhibits autophagy-mediated ferroptosis by GSH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PNO1通过自噬介导的GSH代谢重塑保护HCC细胞不受铁死亡的影响,并确定了一...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2022-11-23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五篇!近期国内外乳腺癌最新研究综述:绘制图谱+治疗新方法

2022-11-18

新方法一 2022年10月25日,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文章“Eliminating breast surgery for invasive breast cancer in exceptional responders to neo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管理与合理用药 世界糖尿病日

2022-11-18

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前身为“世界糖尿病日”。该活动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希望可以加强人们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

【肿瘤药物研发与治疗日程公布】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11月24-27日举办,大咖云集,免费注册观看!

2022-11-17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为了加强国内外肿瘤学术交流,促进肿瘤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深入发展,“第四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中德液体活检双边论坛&第七届公济肿瘤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4-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基础及...

“神药”抗癌功能新发现!二甲双胍能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 ,联合免疫疗法开辟新治疗方向

2022-11-17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疾病,最近,二甲双胍也在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了测试。在先前的临床前研究中,二甲双胍已被证明对实体肿瘤具有抗癌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随后抑制雷帕霉素的机制靶点(mTOR)。此外,鼻咽癌的小鼠模型已证明它可以防止口腔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最近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在维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多功...

重离子放疗进入临床试验!58岁患者接受第一次碳离子放射治疗

2022-11-16

癌症的常规三大技术:手术、化疗、放疗!而近几年放疗技术备受关注,像托姆刀治疗技术、射波刀治疗技术、伽马刀治疗技术,此外还有被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的质子重离子技术。 质子重离子技术属于粒子线,通过将质子或碳离子加速后引入人体,形成布拉格峰,达到靶向位置时对肿瘤病灶集中爆破,同时还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质子重离子在癌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对质子线范围和深度的高...

【日程公布】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沙龙将于11月18日在上海嘉定举办,诚邀您的参与!

2022-11-11

邀请函        近年来,全球CGT发展突飞猛进,为遗传罕见病、难治性慢性病和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是目前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以 CAR-T 为代表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和突破备受瞩目,截止目前,国外5款、国内2款,全球共7款CAR-T细胞疗法获批上市。同时,目前也有多家...

【Science子刊】癌症免疫治疗特刊社论:稳步向前的免疫检查点疗法

2022-11-10

由于对免疫系统和T细胞生物学的有限认知,人们在利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早期尝试中遭受了挫折。第一代癌症免疫疗法主要聚焦于寻找“开启”免疫反应的方法。“开启”开关涉及T细胞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相结合、抗原及CD28与其配体B7(配体B7在树突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相结合。用于“开启” T细胞的方法是将T细胞受体与抗原刺激(例如合成肽疫苗)相接合,或是接合CD28与活化的树突细...

【Nature】北大张宁/张泽民/朱继业:靶向肿瘤中性粒细胞或成肝癌治疗新策略

2022-11-10

2022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精度定义了肝癌的五种免疫微环境亚型,并将其命名为TIMELASER分型系统,此外,还研究首次全面揭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 https://www.nature....

复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领衔!首次揭示甲状腺髓样癌分子分型及精准治疗策略

2022-11-09

甲状腺髓样癌治疗困境 迄今最完善甲状腺髓样癌基因变异图谱 蛋白组三分型助力甲状腺髓样癌精准诊疗新模式 ...

“人造红细胞”首次用于人体试验!或将彻底改变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

2022-11-09

如果试验被证明安全有效,人造血细胞或将彻底改变镰状细胞和稀有血型等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来说,很难找到足够匹配的献血。 全部是“新鲜出炉” 01 研究人员预期,人造红细胞用于输血将产生比输普通血液更好的效果,因为红细胞的生命周期通常在120天左右,普通血液中的红细胞有“新”有“旧”,而人造红细胞全部是“新鲜出炉”。若人造红细...

进博现场丨领星生物获罗氏中国加速器授牌,加速推进抗癌新药与新治疗方式的开发!

2022-11-08

11月6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罗氏中国加速器举行了“聚力合作 加速创新——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集体亮相及授牌仪式”。活动上,加速器成员企业首次以集体阵容对外亮相,分享现阶段合作成果,共同探讨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建设。来自合作伙伴上海张江集团、加速器成员企业、罗氏中国的高层代表出席了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集体亮相...

【Science 子刊】巴塞尔大学联合斯坦福诺奖得主研究:糖分子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新见解

2022-11-08

近日,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的 Heinz Läubli 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最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罗琳·贝尔托齐教授一起报告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方法,通过改变小鼠癌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能够显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论文发表在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

六篇连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刘洪等团队联合研究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2022-11-07

系列成果率先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不应答及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新机制,建立了评分模型预测肿瘤病人免疫治疗疗效,研发出的新型埃米银免疫治疗佐剂和一种原位纳米疫苗均可增强了肿瘤免疫活性,抑制黑素瘤细胞的生长,且毒副作用较低,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有望为肿瘤患者诊疗提供全新的诊疗策略。 系列一 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