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47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IH出资$3.13亿用于疾病基因组测序研究

2016-01-25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资助一些基因组测序分析中心,致力于破解人类常见病和罕见病的基因信息。NIH下属的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14日宣布成立“常见疾病基因组学中心(CCDG)”,该中心将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从基因水平研究心脏病、糖尿病、中风以及自闭症等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NHGRI同时也宣布了其互补项目“孟德尔基因组学中心(CMG)”的下一阶段工作,将继续...

深圳建议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

2016-01-25

  2016年1月23日,广东省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率先发声,建议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据深圳晚报报道,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许四虎建议,将孕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在全省范围内纳入医疗保险进行筛查。   许四虎谈及了广东省出生缺陷的具体数据:2010年全省出生缺陷率就上升到了275....

利好消息!美国两公司同时将肿瘤基因检测纳入保险

2016-01-22

  Trovagene   Trovagene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与 America's Choice Provider Network(ACPN)达成了一项协议,即为其全套循环肿瘤(ct) DNA精密癌症监控(PCM)检测服务建立健康保险。根据协议条款,Trovagene被确定为首选供应商,而且其PCM测试服务将覆盖北美超过1700纳税人。   “我们热切盼望在国家运...

Nature Biotechnology:实现前所未有的CRISPR基因编辑成功率

2016-01-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CRISPR-Cas9技术做出重大改进,在用一段短DNA片段替代另一段DNA时获得了高达60%的前所未有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在1月2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描述了他们的这项新技术。   这一改进的技术在试图去修复导致遗传性疾病,如镰状细胞病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一类基因决定着你的择偶偏好

2016-01-22

  择偶是人类所面临的的一个重大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伴侣与你相伴终生,将影响你一生的生活。所以择偶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性选择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生物学家对这一话题也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在《PNA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在相同人群中随机选择的非配偶个体相比,人们与其配偶在遗传上更加的相似,也就...

你向父亲继承的不只是基因?

2016-01-22

  雄性老鼠将一个意外遗产留给了它们的子孙后代。本周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上的两项研究揭示:啮齿类动物的精子携带了可改变他们后代新陈代 谢的RNA片段。这两项研究聚焦于通常有助于合成蛋白质的RNA,因此研究结果指向一种非传统的遗传方式。结果“令人兴奋和惊讶,但并不是不可能,” 华盛顿西北太平洋的西雅图糖尿病研究中心的遗传学家Joseph Nad...

1亿美金!纽约基因组中心获巨额资助,发力基因组学临床转化

2016-01-21

  纽约基因组中心(NYGC)今天收到了来自两家慈善组织的捐款,该次捐款由该中心的两位主任领捐。这项总额高达1亿美元的捐款中有80%来自西蒙斯基金会,另外20%来自卡森家族慈善信托基金。全部的款项将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部署到位。   西蒙斯基金会主席James H. Simons博士的另一身份是纽约基因组中心董事会主任,卡森家族...

汤森路透:2015年最具影响力科学家 张锋上榜

2016-01-21

  著名的信息服务公司汤森路透近期根据过去两年中发表论文的引用次数,追踪了在各自领域高引用排名前1%的热门论文,公布了2015年最热门的科研论文和科研人物(The Hottest Research of 2015),并评选出了全世界19位最具影响力科学家。这19位科学家分布在基因组学、材料学、全球健康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基因组学领域最多。 ...

2016年,基因检测行业将迎来哪些变局

2016-01-21

  2015年是基因检测的大元年。首先是美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底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精准医疗计划”而引发全球关注。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表明自己因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有罹患卵巢癌的高风险,在继201...

甲状腺癌遗传基因被发现

2016-01-21

  日前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联合该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教授于津浦,近期发现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新的遗传易感基因。该研究突破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易感基因研究的瓶颈,揭示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此类疾病遗传学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研究中所开发使用的甲状腺癌易感性基因测序技术,为今后临床患者早期诊治和家系成员筛查提供了便利的检测手段...

事关下个诺贝尔奖:美国科学界激辩基因修饰技术英雄榜

2016-01-21

  1月14日,国际三大学术期刊之一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Broad研究所所长Eric Lander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发现历史的综述,并介绍了这一技术发展重要节点上的科学家。   三天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学家Jennifer Doudna公开驳斥这篇文章。美国科学界关于CR...

“长寿基因”SIRT6维持人干细胞活力的新机制

2016-01-21

  最近《细胞研究》发表一篇来自北京多家单位关于干细胞的一篇研究,其中涉及到抗氧化的研究引起我的关注。阅读后总体感觉不错,但仍然觉得不够全面,因此提出以下一些问题,作为学术探讨。因为对干细胞的研究属于外行,或有不当。   既然氧化损伤是导致干细胞早衰的重要因素,那么或许可以采用理想的抗氧化物质,例如NAC、氢气作为干预手段。不过从这个研...

台媒:喝酒易脸红者 患食道癌风险高于常人14倍

2016-01-21

  台媒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资深研究员陈哲宏说,喝酒脸红显示体内某个基因缺损,无法代谢酒精,将提升致癌风险。   据台湾“中央社”1月19日报道,陈哲宏说,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先由乙醇去氢酶(简称ADH)代谢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氢酶(简称ALDH2)代谢为醋酸。   他说,喝酒就脸红,极可能是先天缺乏代谢酒精的...

美国科学界激辩基因修饰技术英雄榜

2016-01-20

  1月14日,Cell杂志发表了Eric Lander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发现历史的综述。三天之后,Jennifer Doudna公开驳斥这篇文章。美国科学界关于CRISPR的纷争的讨论再次升温。   编者按:   绝大部分科学家并非像宣传文章里说的不计名利,更不是有些人假扮的清心寡欲、高风亮节,而是...

【盘点】基因检测发展现状及未来

2016-01-20

  “基因检测”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个高端词汇,经常在一些科技、医疗栏目看到。尽管文章上 将基因测序夸得如何神乎其技,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贵!日常医疗检查花销已不少,岂会花这些“冤枉钱”?那么,基因检测当真遥不可及,是富人的高端体检服务?并不。据统计,我国基因检测价格已从两年前的8万下降至1万,仍有下降趋势。   基因检测自...

复旦大学王磊课题组揭开人类卵子成熟障碍之谜

2016-01-20

  2016年1月21日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以原创论文(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PI王磊课题组的科研论文“TUBB8基因突变致人类卵子减数分裂阻滞”(Mutations in TUBB8 ...

首批孩子通过英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获得诊断

2016-01-20

  首批通过十万人基因组计划(100,000 Genomes Project)获得基因诊断的孩子在Great Ormond街区医院收到了他们的结果,这家医院属于北泰晤士区NHS基因组医学中心的一部分。   Georgia Walburn-Green和Jessica Wright在加入这个计划时,都患有无法确诊的罕见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精确定位了引起她们疾病的潜在遗传改变。...

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视盲

2016-01-20

  科学家采用一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为因天生遗传疾病而注定致盲的老鼠带来了福音,成功提升了它们的视力。该疾病名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人类视力丧失的常见病因。目前为止,该病无法治愈。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遭,科学家证明了他们能够有效地从基因组中“擦除”某些损伤——至少对老鼠管用,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大事。   该基因编辑技术被称为“CRISP...

EMBO:抑癌基因p53的新功能

2016-01-20

  p53抑癌基因是生物体内一种抑制细胞转变癌细胞的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除了肿瘤之外,它们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来自美国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表明,著名的抑癌基因——p53,具有新发现的、与端粒相关的肿瘤抑制功能。   当提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时,没有哪个基因能够比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更广泛...

DIY基因编辑技术让你无所不能

2016-01-20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报道CRISPR/Cas基因编辑的应用——尤其是,操控人类生殖细胞,2015年CRISPR变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词语。尽管利用CRISPR/Cas系统并非新鲜事物,毫无疑问2015年它获得了热炒。但是,目前这项技术的使用仍然局限于学术和商业环境。   最近,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的美国人Josiah Zayner,正在狭小的公寓厨房的餐桌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