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47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华大基因估值三年涨四倍 业绩疲软借A股寻高估值?

2016-01-11

  日前,曾数度传出上市消息的华大基因,终于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登陆创业板上市。   华大基因一度被各种光环笼罩,被称为“深圳三宝”之一(腾讯、华为、华大)、 “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世界领先的遗传学研究中心”、基因领域的巨头,在资本市场更是有“独角兽”之称。招股书显示,在华大基因的股东名单中,有逾20家PE在列。 ...

基因编辑行业分析:闻“基”起舞,改写生命源代码

2016-01-11

  摘 要   新技术突破孕育巨大市场空间。基因编辑技术飞跃发展,操作简便性、通用性不断提升,使用成本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从免疫细胞治疗(CAR-T/TCR-T)到遗传缺陷修复,基因编辑技术的下游应用为彻底治愈肿瘤、先天性遗传病及艾滋病等其他恶性疾病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PNAS:新的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

2016-01-11

  最近,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基因,在乳腺癌到转移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以帮助预测疾病的进展,并作为为未来乳腺癌疗法开发的一个靶标。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6日的《PNAS》杂志。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个称为serum deprivation response (SDPR)的基因,以及这个基因在促...

平价基因检测,看上去很美

2016-01-08

  虽然目前基因检测处于发展上升期,而且可预见在未来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祉,但一些提供所谓平价基因检测服务的做法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作为生命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正变得愈来愈为大众所熟知。由32亿个碱基对组成的人类基因组,是一部蕴藏着生命奥秘的天书。始于1990年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由6国科学家共同完成,花费27亿美...

基因治疗在临床上或将成为现实

2016-01-08

  ORLANDO,Florida ―在第57届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度会议上,对遗传性血液疾病的基因治疗的最新成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关于基因治疗的摘要选自“美国血液病学会精选”的内容,并且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   “我对这些成果感到非常兴奋,看上去,基因治疗将在临床上成为现实。”Marcela评论道,她是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癌症...

Nature:中国大力推进精准医学

2016-01-07

  拥有强大的基因组测序能力,千百万的患者,及政府承诺给予的坚定支持:这些都是中国有望带给精准医学新兴领域的宝贵资产。精准医学是指利用基因组学、生理学和其他的数据来为个体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一年后,中国当前正在最后确定它自己的更大型的项目计划。但随着一些大学和测序公司组织起来收集及...

安徽大学教授开发完成国际上首个黑色素瘤基因数据库

2016-01-07

  MGDB网页界面。(A)基因在MGDB上的基本信息。(B)基因的表达特征。(C)基因的甲基化特征。(D)突变信息。(E)相互作用信息。(F)KEGG通路信息。(G)药物信息。   黑色素瘤是皮肤以及其他器官中黑素细胞产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风险与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有关。对于发生转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来说,五年存活率不超过10%。...

Nature子刊揭示明星致癌基因MYC的治疗靶点

2016-01-07

  MYC癌基因介入了许多的癌症类型,其中一些极具侵袭性;研究人员认为,控制它的活性可开辟出通向新治疗方法的大道。然而,MYC是一种特别复杂的癌基因,到目前为止一直抵制治疗操控。   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研究人员,现在在小鼠模型中成功鉴别出了一个对于MYC致癌至关重要的蛋白,他们认为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抗癌药物的一个新靶...

革命性基因编辑技术引发投资热点

2016-01-07

  人工核酸内切酶介导基因编辑技术优于传统技术,目前应用最普遍   基因组编辑技术(Genome Editing),是一种能够对目的基因组进行定点改造,从而对未知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和基因治疗的技术。传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有Cre-LoxP、Flp-Frt技术等,优点是重组效率高,缺点是耗时长,需要依赖胚胎干细胞。人工核酸内切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基因检测 价位高 市场窄 拓荒者前路荆棘丛生

2016-01-07

  说到基因检测,首先浮现在大众头脑里的是唐筛、肿瘤筛查等医疗应用很高深,而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基因检测早已向商业化转型,很多相关公司推出了集医学参考、趣味性于一身的平民化产品。目前,我国消费级基因解读的发展也已初见端倪,近两年除了实力雄厚的传统生物科技公司之外,还涌现出了很多基因检测创业公司。   高价位成推广障碍  &emsp...

【硬菜】基因检测行业调研

2016-01-07

  继上次基因检测产业调研之后,这两周我们再次调研了几家基因检测公司,并且拜访了一些行业专家,现将调研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一、基因检测公司梳理   目前全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业务范围划分,这些公司可以分为:①最上游的基因检测仪器开发企业(测序仪、芯片扫描仪、PCR设备),②...

专家解析耐药基因是否会冲破“最后防线”

2016-01-07

  对抗“终极”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耐药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肠道细菌,其风险不容忽视。   日前,《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等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文章。研究指出,mcr-1基因或已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中国健康人的肠道细菌中,亟须引起关注。   “由于多粘菌素对...

纳尼?传说中的抑癌基因竟然促进癌症扩散

2016-01-06

  最近,美国密苏里大学(MU)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已知可抑制许多类型癌症生长和扩散的基因,在某些类型的大肠癌中,却有着相反的效果。这项研究结果,为新的结直肠癌疗法,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首席作者、MU医学院肠胃病学和肝脏病学系副教授Sharad Khare说:“先前有研究证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中,称为Sprouty2的基因,能对抗癌转移或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它...

盖茨、谷歌资助的张锋基因编辑公司Editas将进行IPO

2016-01-06

  受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谷歌风投(Google Ventures)资助的基因组编辑制药公司Editas Medicine(以下简称“Editas”),已于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Editas也将成为首家采用新型技术来改写基因缺陷的上市公司。   使用了名为“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

新年计划:用运动打败肥胖基因

2016-01-05

  许多妹子总在抱怨自己的易胖体质,喝水都会胖,运动也减不下去。然而McMa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可以通过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缓解肥胖基因的效果。也就是说,你的肥胖可能只是运动量不够而已。赶紧制定2016的新年计划吧,让我们用运动打败肥胖基因。   机体的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消耗,就会出现脂肪过量堆积和异常分布,导致危害健康的慢性代...

Facebook:2016关注健康的4大领域 包括基因组检测

2016-01-05

  一直以来,Facebook 就在健康科技领域做一些试探性的尝试。注意,我指的不是小扎(Facebook 创始人)在慈善方面的野心。但是,这个社交媒体网络已经证实了在一些不同领域的兴趣。从基因组检测到公共卫生,甚至更多。但该公司对于来自创业者而不是技术公司的医疗健康项目的大部分信息的新发展,一直三缄其口。   这里是 Facebook 在...

年度猛科技:CAR-T与基因编辑双剑合璧 狙击癌症

2016-01-05

     CAR-T治疗的临床研究开始于2010年,当时CAR-T的发明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Carl H. June利用CAR-T治疗成功缓解了三位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其中有两位患者现在还很健康,没有复发的迹象。   2012年,June利用还处于临床I期的CAR-T治疗技术,成功挽救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已经无药可医的7岁小姑娘Emily Whitehead。...

基因编辑技术先驱Doudna亲述:伦理问题让我彻夜难眠

2016-01-05

基因编辑带来的社会争议越来越大   大约20个月前,我开始出现睡眠问题。这距离我和我的同事发表细菌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用于基因工程这篇文章差不多有两年时间。   我惊愕于世界范围内的实验室如此快速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从改造植物到改变蝴蝶翅膀的花纹,再到构建人类疾病的大鼠模型。与此同时,我却忽略了对这一被广泛采用的基因改造技术在...

基因组编辑革命:你准备好了吗

2016-01-05

  对于CRISPR-Cas9先驱Jennifer Doudna来说,2015年就像是在骑旋转木马。   大约20个月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化学教授Jennifer Doudna开始辗转难眠。自从她和同事发表了一篇描述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细菌系统如何被用于改造基因组的文章以来,已经过去近两年时间...

吉凯基因获B轮1亿融资,弘晖资本等投资 涉足基因技术领域

2016-01-04

  近日,吉凯基因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医疗专业基金弘晖资本、华夏信诺、华兴资本旗下基金华晟资本以及上市公司澳洋科技等。   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疾病诊疗关键基因研究服务供应商,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慢病毒文库和一系列研究平台,发现了数百个在特定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并与1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