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基因检测到底有多重要?

2018-04-18

30年前有听说过身边有人得癌症吗? 现在自己身边没有人得癌症吗? 中科院的权威调查: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 25岁~59岁人群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16.5%。 中国已成为肿瘤高发区域! 每6秒钟有1人确诊癌症,每年死亡300万人。 肿瘤发病率 每10万人中有286人患癌;一生中有22%的概率患癌症 肿瘤死亡率 每10万人有181人...

《自然》2018最值得关注十大科学事件!基因编辑及癌症图谱入选,德国科学家与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掐架也入选

2018-04-18

近日,顶级期刊《自然》杂志选出了2018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基因编辑技术、肿瘤基因组图谱以及嫦娥四号均入选。 在新的2018年里,科学界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大事情? 从火遍2017年的基因编辑技术,到各国耗资巨大的太空任务,近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世界肿瘤日丨这13种癌症最易得,应如何预防?

2018-04-18

世界肿瘤日 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不断增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据调查,在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超过了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肿瘤日的到来,唤醒大家对自身健康的珍惜,远离这个“死亡第一杀手”! 肿瘤指的是什么呢? ...

伊沙佐米「二报二批」获CFDA批准上市,进口新药登陆中国再加速

2018-04-18

4月17日,武田宣布「枸橼酸伊沙佐米胶囊」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现SDA)签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获准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这是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首个全口服治疗方案。 根据CDE的审评概述,支持伊沙佐米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依据是全球关键研究C16010,以及C16010中国延续性研究。其中,C16010中国延续性研究入组115...

柳叶刀:酒这么喝,死亡风险最低!

2018-04-18

全球的酒精推荐摄入量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美国,推荐男性每周饮酒量上限为196克,而妇女每周上限为98克。相比之下,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指南比这些限值高出近50%。另一方面,英国的指南却是美国指南推荐量的一半。指南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与最低死亡率风险相关的饮酒推荐量及其饮酒后结果的不确定性。例如,最近的研究对中度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的观点提出了...

鸿茅药酒麻烦大了!国家药监局终于出手……

2018-04-18

药,当成保健品卖肯定有问题。 刚刚,国药监局发话:严查鸿茅药酒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 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

胰腺中的“微生物群”竟成胰腺癌“帮凶”

2018-04-18

胰腺癌在癌症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占所有癌症的 3%,但这看似不高的发病,却无法阻止它戴上“癌症之王”的桂冠,占外分泌胰腺癌 80-90% 的侵袭性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是最具侵袭性的肿瘤,它病程隐蔽,临床症状出现晚,生长迅速,患者通常预后不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标准疗...

运动真的能对抗基因!可降低高心脏病遗传风险的发病率!

2018-04-17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疾病(CVD),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产生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的“流行病”。 那如何有效的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呢? 斯...

喜报!转折点“持证上岗”啦,正式获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2018-04-17

喜报 近日,转折点所属上海慧晨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行政部门颁发的《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人力资源许可证》是人力资源服务(人才中介)机构设立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规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门槛的有力保障。该许可证的获批是对转折点的认可,也将督促转折点更好的服务于生物医药行业内优...

《Nature》投稿9大误区!你都知道了吗?

2018-04-17

长久以来,被《Nature》拒稿后的研究人员对投稿政策有着诸多误解。近日,《Nature》发布了一则声明,盘点了一下被拒稿者们的9大误区。 误区1 迄今为止最大的谣言是,投给《Nature》的论文不可以在预印本网站上上传,如果在网站上公布, 《Nature》将拒绝这篇稿件。 事实 诚如之前在专栏上所说的...

黑科技!世界上最小的“DNA纳米引擎”问世!

2018-04-17

日前,Nature出版社旗下顶级子刊《Nature-nanotechnology》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一组来自德国Bonn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团队制备出了一种DNA纳米引擎(nanoengine),这项精妙的分子生物学及工程科学交叉前沿技术能够为生物医学领域治疗疾病带来新的启迪。 鬼斧神工的大自...

2018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暨BBCMBA十周年庆典 在沪圆满落幕

2018-04-16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BBCMBA)、全国生物样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9)、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等承办,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生物样本资源合作研究中心、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海创新中心、中国生物样本库联盟等支持的“2018中国整合生物样...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COPD调查! 吸烟和空气污染为最大可预防风险因素

2018-04-16

源于Tulane大学一项新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中国广泛存在,全国成人人口的8.6%(接近1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该研究为超过50,990名参与者提供肺功能筛查,是中国有史以来在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COPD调查。 2015年COPD患病率分析 ...

癌症跃居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专家揭秘5种防癌方法!

2018-04-16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死亡281万例。数据触目惊心,以至于人们每每谈癌色变。防癌的话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除了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之外,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又为高风险人群寻觅到了新的防癌方法。 1、疫苗接种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 而H...

戒烟者福音!二甲双胍或成为尼古丁戒断综合征的克星!

2018-04-15

研究发现,当人吸烟时,香烟中的尼古丁瞬间就能进入血液,使大脑内神经系统产生一种快乐激素,它能够缓解人紧张、抑郁、烦躁等精神状态,人体持续长期的摄入尼古丁,大脑内神经系统会逐渐对尼古丁的刺激产生依赖,这就是吸烟者对香烟上瘾的主要原因,也是香烟难以戒断的根本原因。 “尼古丁戒断综合症”是戒烟者的身体因...

早睡保命!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2018-04-15

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熬夜于不知不觉中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慢慢地许多人也就变成了“夜猫子”,晚睡而不愿早起。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夜猫子”与早睡早起的“百灵鸟”相比,...

通过技术迭代提高DTC基因检测体验,23魔方发布最新基因检测产品

2018-04-14

4月10日,国内领先的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在京举行发布会,推出第四代基因检测产品。新一代的产品在检测内容的丰富性和检测准确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此次发布会以“生命的力量”为主题,着眼于通过技术升级迭代,使大众能更好通过基因检测来获知生命的信息。 23魔方CEO周坤介绍说,新一代的产品将V1.0版本的生物芯片升级到了V2.0版本,祖源分析增加到40个民族血统,遗传检测新增了...

“新时代,赢未来”--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新实验室隆重落成

2018-04-14

      (2018年4月9日,上海)近日,“新时代,赢未来”罗氏诊断中国分子诊断解决方案生命科学新实验室落成典礼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隆重举行,标志着罗氏诊断新一代智能化生命科学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新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罗氏诊断亚太培训中心,经过2017年硬件及软件的全面升级换代,目前已发展成为兼容实验、培训、演示、会议、参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最先进的智能型生命科学实验室,可同时为罗氏外部...

可怕!“癌症种子”早在儿童期就埋下!

2018-04-14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学术名词全称为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简称为肾癌。全球每年大约有30万人患肾癌,其中约有一半的人死于该疾病。虽然肾癌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癌症,但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我国试点市、县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显示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于肾癌不容忽视。 ...

安诺优达与PacBio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亚洲一流国际基因组中心

2018-04-14

继2017年宣布引入10台PacBio Sequel测序仪后,近日,安诺优达再次宣布与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双方将就SMRT单分子测序技术在动植物基因组学基础研究、医学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合作。 2017年,安诺优达宣布搭建专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基因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