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体重指数(BMI)影响着年轻乳腺癌
近日,来自韩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具有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ERBB2阴性乳腺癌病史的年轻女性而言,其体重指数(BMI)影响着她们的21基因复发评分(21-gene recurrence score)及相关治疗模式。这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预防、差异化治疗提供了新启示。
【PNAS】“阳康”为何又“复阳”?麻省理工研
SARS-CoV-2 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是,在没有病毒复制证据的情况下,患者在初次感染数周后通过 PCR 检测到的病毒RNA通常保持阳性。这说明,SARS-CoV-2 RNA可以被逆转录并整合到感染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表达为将病毒与细胞序列融合的嵌合转录本。重要的是,这种嵌合转录本在患者来源的组织中被检测到。数据表明,在一些患者组织中,大多数病毒转录本都来自整合序列。
【Science】中科院周斌研究组:开发永久追
细胞是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个体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维持至关重要。如何在复杂的体内环境中精准且直观地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这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Cell子刊】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高水平氨—
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结直肠癌对免疫疗法不敏感。最近有研究发现,导致这种耐药性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肿瘤微环境中积累的高浓度氨。
新冠之后如何恢复味觉?研究发现“对辣椒上瘾”帮
通常,我们的舌头生来就厌恶辣椒这样的味道。这并不奇怪,因为辣椒中的关键成分是一种叫做辣椒素的化合物,当它接触到我们皮肤、眼睛和口腔的敏感部位时,会引起疼痛甚至灼热感。这也难怪它也是胡椒喷雾的关键成分。但是在较小的,可忍受的量中,我们可以适应辣椒引起的感觉,并发现它们是可取的。辣椒甚至可以作为天然鸦片,使我们的身体以类似于“跑步者的快感”的方式释放内啡肽。
【JCI】浙江大学孙毅团队发现Kras突变相关
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翻译后修饰,与蛋白酶体偶联形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通过控制超过80%的正常和异常细胞内蛋白质的泛素化和降解,UPS调节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在生物化学上,泛素化由三种酶分步催化,包括泛素激活酶、泛素结合酶和泛素连接酶。
新冠有致盲风险!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给眼睛带来
许多感染者在新冠转阴后,继续会出现眼睛后遗症,比如无法在某些类型的眼球运动中恢复到过去的能力,感觉周围的视野变窄,快速移动、比如跑步和开车时看不清楚……新冠带来的眼睛后遗症是可怕而长久的。尽管 COVID-19 患者报告了眼部表现,但缺乏关于 SARS-CoV-2 眼向性的共识。
过敏体质不易感染新冠!华西医院超7万人研究等揭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
超17万人研究表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和第四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尽管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治疗有所改善,但降低风险的预防策略仍然是首要的。
【Science子刊】科学家找到了新冠感染后长
SARS-CoV-2会引起嗅觉改变,包括完全丧失嗅觉。尽管嗅觉变化通常是暂时的,但仍有许多COVID-19患者表现出持续数月至数年的嗅觉功能障碍。动物和人体尸检研究已经提出了导致急性嗅觉丧失的机制,但目前尚不清楚SARS-CoV-2是如何导致一部分患者长期丧失嗅觉的。
【Cell Discov.】广州医科大学王忠芳
不同的SARS-CoV-2疫苗接种和变异感染史对人群免疫力印迹的影响及其对新兴逃逸突变体的影响尚不清楚。
维C能防治新冠?研究表明和锌一起服用还可刺激抗
新冠疫情高峰在各地区此起彼伏,人们使用很多方式来对抗新冠感染,例如盐蒸橙子、红糖葱姜水、电解水和黄桃罐头等。这些经验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病情。但是也有大量喝水,导致水中毒的情况。因此,在面对新冠感染时,要先了解非药物物质的作用原理,避免盲目行为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柳叶刀子刊】首次感染后抗体防线持续多久?鼻腔
大多数对SARS-CoV-2免疫的研究都集中在循环抗体上,对防止病毒复制和进一步传播的粘膜防御的了解有限。最近,有研究团队分析了COVID-19住院患者一年后的鼻腔和血浆抗体反应,包括SARS-CoV-2疫苗接种的时期。
【J HEPATOL】非酒精性脂肪肝危害大脑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影响全世界约25%的人口,以及80%以上的病态肥胖人群。在过去的十年中,NAFLD已成为一种影响肝外器官的多系统疾病,其临床负担不仅限于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事实上,在晚期(F3 / F4)NAFLD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Nature Medicine】研究揭示长期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COVID-19全球大流行影响了数亿人的生活。现有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在SARS-CoV-2感染的急性期之后,许多症状和体征将可能依然持续,甚至加重或更新(称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后遗症,PASC),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新陈代谢、肾脏等。已有各种研究正试图探索PASC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不过大部分通常在小型患者队列中进行。
【Nature子刊】T细胞“叛敌”!最新研究发
CD8 T细胞对于消除癌细胞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中的因素可以驱动这些细胞进入功能低下的状态,即衰竭。最末端耗尽的T(tT+ex)细胞对检查点阻断免疫治疗有抵抗力,可能反而会限制免疫治疗的疗效。
橘子皮能减肥?不止于此,澳门大学研究揭示还能防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更高,糖尿病作为一种炎症性疾病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其他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
小心“干饭株”!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感染诱发高血糖
多项研究表明,SARS-CoV-2感染病例与血糖水平升高和代谢并发症有关。不久前,有研究团队揭示了SARS-CoV-2感染如何改变糖代谢控制的分子机制。
【Nature子刊】100多种新遗传风险被发现
近日,一项由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对10万多例结直肠癌(CRC)病例做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荟萃分析,并确定了100多个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的新遗传风险因素。这些发现将给临床医生一个有用的参考,以便判断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进而建议患者接受早期筛查。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