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主刊+两篇封面论文!复旦大学鲁伯埙
过去二十年来,以PROTAC为代表的基于蛋白酶体研发的降解技术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重大局限。近3年来,基于自噬-溶酶体和内体-溶酶体靶向降解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建立了独立于PROTAC与蛋白酶体的降解技术新领域。
【ADV SCI】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一种新的ln
2022年10月28日,中山大学彭丽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pregulation of Superenhancer-Driven LncRNA FASRL by USF1 Promotes De Novo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to Exacerba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促癌l...
【Nature】PD-1免疫疗法不仅能抗癌,还
PD-1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自稳机制,因为过度的T/B细胞激活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但是,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的T细胞高表达PD-1分子,肿瘤细胞会高表达PD-1的配体PD-L1和PD-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PD-1的抗体可以阻断这一通路,部分恢复T细胞的功能,使这些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
干掉残存癌细胞!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
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实体瘤的主要治疗选择,但手术切除后肿瘤复发仍然是癌症治疗的一大挑战。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设计了细胞大小“无人工厂”,能够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
Nature背靠背:多维度理解大肠癌肿瘤异质性
10月26日,英国伦敦肿瘤研究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巴兹癌症研究所Trevor A. Graham团队和意大利人类技术中心Andrea Sottoriva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联合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癌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如何同时进化并塑造肿瘤内遗传和表观遗传异质性;表明了表观遗传的变异及转录可塑性对大肠癌肿瘤异质性的重大影响,为理解结直肠癌的遗传控制和克隆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点赞!两篇报道!南京大学鼓楼医院邹晓平教授团队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指胰腺细胞发生癌变而产生的肿瘤,这些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其他组织的能力。因其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且这些症状通常不具特异性,所以发现胰腺癌时常常已经进展到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远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胰腺腺癌的预后通常很差,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分别仅有25%和5%;早期诊断的五年存活率则提高到约20%。
【Science Bulletin】北京协和医
随着COVID-19大流行进入第三年,多种疫苗及药物已经获批。然而,由于SARS-CoV-2的快速突变,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因此,寻找更多潜在药物靶点和新药迫在眉睫。作为SARS-CoV-2的重要结构蛋白之一,N蛋白在病毒的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它与病毒RNA结合形成RNP复合物时。
2022青橙奖得主研究的RNA剪接,对于疾病治
10月31日,2022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女青年科学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女士成为本届青橙奖15位获奖者之一。白蕊为西湖大学施一公剪接体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剪接体和RNA剪接的分子机理。她参与并主导了全球唯一覆盖完整RNA循环的剪接体系列成果,为相关遗传病和癌症机理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CLIN CHEM】复旦肿瘤医院章真团队:c
“等待和观察(W&W)”的方法已被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预后判断,成为了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替代方案。目前,在判断哪些病人适合使用W&W方法时,主要的判断标准为临床缓完全解(cCR),而非病理完全缓解(pCR)。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基于cCR的W&W方式将可能导致比标准根治性手术更差的长期预后。近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者突破了这一难题。
【Nature子刊】东南大学吴富根团队开发基于
癌症疫苗可以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刺激,是最重要的免疫治疗策略之一,在癌症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极大潜力。然而,由于这些疫苗较弱的免疫原性、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TME)以及疫苗中的抗原与特定患者的肿瘤相关性较低,尽管研制癌症疫苗付出了大量努力,疫苗仍处于初级阶段,且不易在癌症患者中唤起大量的免疫反应。
【Nature子刊】浙大吕志民/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0年8月27日,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吕建新团队与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GBM中激活异常的AKT/β-catenin信号会导致免疫检查点分子PD-L1表达水平升高并造成肿瘤免疫逃逸,基于该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使用AKT抑制剂MK2206与PD-1抗体联合用药治疗小鼠GBM模型,发现联合用药对GBM模型的治疗效果远好于单药治疗。2022年8月24日,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吕志民教授团队在《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阐述了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现。
【Nature子刊】最新!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绘
多重成像和空间转录组学能够对细胞表型进行高分辨率的空间表征,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费力的手动注释来了解组织组织的高阶模式。因此,对组织组织的高阶模式知之甚少,并且与疾病病理学或临床结果没有系统的联系。 为了解决这一差距,我们开发了一种称为 UTAG 的方法,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识别和量化多路复用图像中的微解剖组织结构。我们的方法将细胞表型信息与细胞的物理接近度相结合,以准确识别健康和患病组织中器官特异性微解剖结构域。
【Cell】改写教科书!潘多加/郑勇刚揭示Hi
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抑制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在骨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肌细胞分化中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此外,Hippo信号传导通路不仅在癌症发生和转移、组织再生以及干细胞的功能调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关注。
【Nature子刊】厦门大学尤涵团队发现乙酰化
2022年10月26日,厦门大学尤涵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TTL3 acetylation impedes cancer metastasis via fine-tuning its nuclear and cytosolic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确定了一种决定METTL3亚细胞定位的乙酰化依赖性调控机制,可能为开发抗乳腺癌转移的治...
【Cell子刊】南医大杨硕、胡志斌等联合研究发
肿瘤微环境(TMEs)需要先天性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进展和免疫治疗。Caspase激活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肿瘤死亡,并促进抗肿瘤免疫。目前尚不清楚免疫细胞焦亡如何影响肿瘤微环境。
【Cancer Cell】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变化
近日,一项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发现,针对PD-1蛋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能够显著改变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的肿瘤微环境。此发现为人们理解PDAC中由PD-1调节的免疫途径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新发现能够为更有效的治疗组合提供信息——包括(肿瘤相关的中性粒细胞)调节剂和T细胞激活剂。
27岁博士辞别耶鲁归国即发Science!研究
与一般人群相比,炎症性肠病患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肠道微生物是影响肿瘤发生的众多因素之一,部分方式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产生微生物代谢物。最近,有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新的细菌基因毒素,该分子在肠道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Nature子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型多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尚未有被批准的特定药物治疗;因此,为了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反应,我们急需确定NAFLD潜在的药物靶点及生物标志物。近日,来自冰岛大学的研究团队展开了一场大型NAFL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确定了与NAFLD相关的序列变异——包括指向潜在药物靶点的罕见性保护性功能丧失变异;并使用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了可以区分NAFL和肝硬化的模型,为NAFLD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工具。
【Advanced Science】广州医科大
2022年10月21日,广州医科大学李斌与许雯雯在Advanced Science 上共同通讯发表了题为“Blockade of Nuclear β-Catenin Signaling via Direct Targeting of RanBP3 with NU2058 Induces Cell Senescence to Suppres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的研究...
【JAMA】低碳水饮食或可防治糖尿病!哈佛/杜
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国,成年人有超过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四分之一。
栏目推荐
【Nature子刊 |
【Science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