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西兰花抗癌这事实锤了,但是......

2019-05-20

肿瘤本质上是基因病。多种环境和遗传致癌因素引发DNA损害,激活原癌基因和(或)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引起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经过漫长多阶段的演进过程,形成了恶性肿瘤。PTEN基因是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快速生长抑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显示,癌细胞中的PTEN活性明显降低,因此,恢复PTEN活性是相关癌症治疗的关键。 近日,B...

《PNAS》: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可有效抑制87%-94%的肿瘤细胞

2019-05-20

有效的癌症治疗通常需要联合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来协同抑制多耐药性肿瘤组织,开发可增强药物负荷和递送效率的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目前是纳米技术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然而,这种联合使用比单一药物用药更难以实现,能需要多种方法来有效递送抗癌药物。除了稳定和可生物降解之外,用于此类疗法的载体必须与疏水性和亲水性的药物相容,并以持续的释放量来释放抗癌药物。 来自哈佛大学的Joh...

手机应用检测儿童耳部感染!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新发明

2019-05-20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只需要用手机扬声器和麦克风,再配合一张折成喇叭状的纸张,就可以检测中耳积液。该程序可用于儿童耳部感染的初步检查。 这一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 耳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当流体在鼓膜后面的中耳积聚并被感染时,就会发生耳部感染。中耳积液是见于急性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的关键诊断标志。以往医生检查儿童耳部感染的手段之一,...

近200家产业代表推进共识 | 第二届基因检测联盟会议圆满召开

2019-05-20

继2017年10月首届临床基因检测标准和规范专题研讨会召开,形成临床基因检测报告规范的专家共识发表在2018年2月《中华医学遗传学》,并一步成为相关团体标准于12月发布后,第二届基因检测联盟会议于2019年5月18日在上海圆满召开。近200家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的代表参与会议热烈讨论推进共识,超过6000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会议简要报道如下。 图1:活动在上海如期举...

控烟控体重,预防癌症死亡可取得最大成效

2019-05-17

近日,美国癌症协会马杰敏团队在CA(IF=245)在线发表题为”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35 challenge goal on cancer mortality re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指出: 对2015年美国癌症协会(ACS)挑战目标的总结评估显示,1990年至2015年期间,所有癌症的总死亡率下降了26%。最近...

柳暗花明!改善免疫疗法,从Treg细胞重编程开始!

2019-05-17

“谈癌色变”的今日,肿瘤免疫疗法凭借有效去除肿瘤细胞伪装、协助免疫细胞尽快识别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存而日益受到青睐。但免疫疗法并非万能,目前最如火如荼的PD-1/PD-L1疗法总体上只能使约20%的人获得较好的响应,其余疗法的应用也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一结果的缘由之一就是异常活化的Treg细胞。近日,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靶向Treg细胞中...

自然指数增刊显示,中国医学科研产出增幅最高

2019-05-17

来源:中国科学网 作者:冯丽妃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是依托于全球顶级期刊,统计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进行排名和期刊索引。 今天出版的《自然》增刊“2019自然...

“狙击手”蛋白:安全无害,让癌细胞无处遁形!

2019-05-15

作者:Paris 近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A compact synthetic pathway rewires cancer signaling to therapeutic effector release”。他们发现,通过识别过度活跃的生物通路而设计的合成蛋白质...

对抗宫颈癌有新招——“代谢指纹图谱 ”

2019-05-15

作者:Carrie 近日,《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发表了一项关于“代谢指纹图谱”有助于于宫颈癌治疗、诊断和预防的研究。 资料来源:亚利桑那大学 该研究可通过识别子宫颈内代谢特征,即区分HPV携带者、宫颈癌前病变者和癌症患者的“指纹”,帮助治疗、诊断和预防...

盘点 | 癌症疫苗最新研究

2019-05-15

“无论是用于预防传染病还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疫苗都可以通过类似的机制发挥作用:它们教导免疫系统将传染性病原体或癌细胞识别为需要消除的外来物质。”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意识到体细胞的突变可以带来新的免疫原性,基因突变会影响蛋白序列,蛋白序列的改变则会带来新的抗原表位。尽管出现在人体内部,免疫系统依旧会把这些新表位视为“异乡人”,对其发...

基因改造病毒战胜死神

2019-05-15

伊莎贝尔(Isabelle)是一名生活在英国的17岁女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的人生,“悲惨”会是最贴切的选择:一出生,她就得上了极为罕见的遗传病;由于肺功能衰竭,年纪轻轻的她不得不切除双肺,接受移植;而移植后,她又出现了细菌感染,任何一种抗生素都治疗不了…… 正当她的生命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时,死神挥空了镰刀——如同奇迹一般,一度瘦到只剩骨架的伊莎贝尔,已经能和...

AI赋能医疗,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多远?

2019-05-14

近日,由镁客网主办,合力投资、SIPAI、蒲公英孵化器协办,青铜资本、荒合资本支持的“AI赋能智能医疗——M-TECH 2019智能医疗创新产业论坛”于苏州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从前沿技术、产品以及商业化落地等多个角度出发,旨在为智能医疗行业内的玩家们提供新的思考。 现场由镁客网联合创始人萨向东进行了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已...

科学家将开发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

2019-05-14

根据最新《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 Sekar Kathiresan的Verve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研发永久性心脏病预防针,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修改肝脏中的“坏胆固醇基因”,以达到永久预防心脏病的效果。 当心脏病专家Sekar Kathiresan博士对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编目时,他发现近60种可以预防或治疗心脏病的基因:一些可以降低血...

专家访谈 | 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及应用

2019-05-14

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ISBER)年会,是国际生物样本库和生物样本管理领域的重要活动。“2019年ISBER国际生物样本库年会”于2019年5月7-10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转化医学网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深媒体平台,也时刻关注生物样本库行业的发展,于5月8日来到大会现场,对前来参观展台的业内人士做了随机的简单访问。受访嘉宾均表示,目前...

BioMind ™:神经影像AI探路者,亮相2019CMEF引关注

2019-05-13

5月14日, 2019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召开,神经影像AI领域领军者BioMind ™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的目光。 其实,早在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官方新闻发布会上, BioMind ™就被两次点名:一次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的发言,一次则出自天坛医院副院长周建新的口中。  在逐渐热闹的医疗AI赛道上,...

【发展趋势】2019 Illumina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峰会

2019-05-13

近日,以“信息科技赋能、助推生态发展”为主题的 “2019 Illumina 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此次峰会是继2018年首届峰会之后的另一次盛会,消费级基因检测(DTC)领域的数百名各界专家齐聚美丽的西子湖畔。与会者来自于基因检测公司、测序及芯片技术服务商、医疗健康机构、互联网与信息科技公司、投资机构、管理咨询及市场研究机构,以及医美、营养、保险等...

OJRD期刊:罕见病患者福音!AI消除罕见病诊断壁垒

2019-05-13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患病人数超过3.5亿。 罕见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据估计在中国有超过2,000万罕见病患者。 由于超出传统医学教育的范畴,罕见病的诊断对于患者、医生和医疗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罕见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漫长的确诊历程...

高脂饮食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导致抑郁

2019-05-13

近日,来自格拉斯哥大学和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肥胖的高脂饮食与抑郁发生的联系,他们采用脂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发现下丘脑中膳食脂肪酸可干扰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导致抑郁的发生。同时发现通过降低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可减轻肥胖导致的抑郁。这些数据为研究肥胖和抑郁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超重和肥胖的抑郁患者提供了新的靶点。 肥胖与高风险的抑郁有关,前...

Nature子刊 | 逆转癌症进展甚至转移,核心机制被发现!

2019-05-13

肿瘤转移是导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多达90%的实体瘤患者死于肿瘤转移。癌症一旦发生转移,往往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文章则打破目前的治疗僵局,让众多癌症晚期患者重燃希望:EMT相关的核糖体生物发生具有细胞可塑性,甚至可逆转癌症进展和侵袭性乳腺癌。 ...

好消息!β细胞纯化难题获解,糖尿病干细胞疗法即将着陆!

2019-05-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各种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糖尿病为甚。I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从外部接受胰岛素,约30%的II型糖尿病患者也依赖于胰岛素,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且每日注射胰岛素虽然行之有效但患者始终要遭受检测注射之苦,对并发症的控制也不尽如人意。早在1999年,就有科学家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健康的胰岛细胞是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