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来了!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19报名通道正式开启!(内含福利)

2019-09-27

由慕尼黑博览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labtech China Congress 2019)将于2019年11月6-8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召开。大会由亚洲重要的实验室行业盛会analytica China倾力打造,致力于提高中国实验室领域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关注人与实验室的和谐关系,推动实验室安全化、智...

【快讯】2019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2019-09-27

为加速大数据在精准医学领域的落地应用,推动精准医学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纵深发展,9月26日,2019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医疗信息化、大数据和精准医学”为主题,旨在加速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助推行业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学知识体系,为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思路。论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

“AI赋能健康医疗产业创新论坛”亮相第二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

2019-09-27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在上海汽车展览中心举办,共吸引近200多家企业参展,拟举办近50场分论坛。9月26日,本次科交会医疗创新日分论坛“AI赋能健康医疗产业创新论坛”拉开跨界创新序幕,跨界整合了健康医疗产业与智能制造的产业优势,对未来人工智能融入健康医疗的产业落地进行了激烈的研讨与沉淀。 本次论坛由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嘉定区安亭镇人民政府联...

砥砺奋进,筑梦肿瘤标志物创新之路 | 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第二轮通知

2019-09-27

从古老而厚重的西安,到通达而包容的郑州,再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武汉,秉承兼容并蓄、合作共享理念的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将于2019年12月6-8日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联合主办,紧密围绕一年来肿瘤标志物领域基础与转化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规范化应用、产业发展...

Science子刊:新型CAR-T首换新靶点,有望告别血癌淋巴癌复发!

2019-09-27

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预后差,生存期短,成人5年总体生存率不到40%,复发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6个月,其治疗已成为国际难题。目前,以CD19分子为靶点的CAR-T疗法(CD19 CAR-T)在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相应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层出不穷的复发病例让CAR-T发展严重受阻。 近日,美国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将CD1...

《转》访百济神州沈志荣博士:乐在科研赤子心,精准抗癌正当时

2019-09-27

如今肿瘤治疗正逐渐从传统的对“症”治疗转向对“基因”的治疗,以前经验性用药、千篇一律的用药模式正在逐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精准”用药,肿瘤的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等词汇也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此次,转化医学...

“共同推进学术协同平台建立” —银丰基因科技与国际学术出版巨头Wiley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9-09-27

2019年9月26日下午,银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国际学术出版巨头Wiley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确认未来在精准治疗领域的人才培养、中青年医师科研项目开发、学术交流、专家互通、培训等方面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为中青年医师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学术服务。 左起:王赫先生、王重芳女士、张大平博士、Dr. Jose Oliveira、李长钧先生、钱云贤先生、崔福旭先生...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2019-09-26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肿瘤免疫与微环境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免疫与微环境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肿瘤的形成、进展和远处播散转移三个阶段,这一动态过程...

【嘉宾公布】第三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第四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将于11月上海联合举办,诚邀您来!

2019-09-26

邀 请 函 第三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年会、第四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年会、分子诊断东方科技论坛暨分子诊断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将于2019年11月8-1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 作为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领域重要的学术论坛,旨在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优秀青年学者、行业从业者...

北大肿瘤医院《Nature》子刊发文:ctDNA可预测胃癌治疗效果

2019-09-26

导 读:胃癌具有高度的瘤内异质性,因此想要通过解剖学、分子生物学或者细胞培养等方法准确地评估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准确性都有待提高。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采集和分析了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个体内ctDNA(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变化指标,以探究ctDNA的基因组不稳定水平变化能否用于监测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染...

治愈新希望!直捣肝癌转移与耐药关键点

2019-09-25

导读: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癌细胞易发生转移,导HCC致难以治愈、死亡率极高。临床数据显示HCC转移后对多数化疗药物耐药,手术与放疗亦无计可施。因此,确定可监测HCC转移轨迹的生物标志物及化疗耐药的HCC的靶向药物成为目前肝癌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 近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ZEB1是通过驱动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主论坛:肿瘤免疫专场

2019-09-24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及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肿瘤免疫专场作为本次大会主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免疫 生物细胞在正常分裂增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变异率,但突变的细胞不一定是恶变细胞,由恶变细胞形成的肿瘤是细胞分裂和分化障碍造成的结...

《转》访浙江省肿瘤医院宋正波博士:临床肺癌高通量基因检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9-09-24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宋正波博士,为我们带来肺癌高通量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肺癌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 80% ~ 85% 的病例...

《Nature》艾滋病新突破:给药一次管一年!

2019-09-24

导 读:艾滋病的致死率曾高达100%,被功能性治愈的2名患者一度让人产生“艾滋即将被彻底攻克”的幻觉。然而,个例终究是个例,患者病情的独特性决定了该治疗方案的局限性,难以被推广。治疗艾滋,关键还得靠“鸡尾酒疗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而该治疗最扎眼的短板便是依从性差,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则于近期完美地解决了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他们制造出一...

Nature详谈:熬夜肠胃难受原来是因为它!

2019-09-23

导 读:经常熬夜或出差的人,更容易发胖甚至超重,并且大多伴有肠道炎症等症状。但造成这一现象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来自葡萄牙的查帕利莫德未知中心(Champalimaud Centre for the Unknown)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最新研究,他们发现: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的功能可以直接由大脑昼夜节律钟控制,而这组免疫细胞又和肠道健...

Science子刊:新联合疗法截断肿瘤免疫逃逸之路

2019-09-23

KRAS原癌基因突变在很多癌症中很常见。MEK和IGF1R抑制剂的联用对具有KRAS突变的癌症很有效,但部分癌症患者疗效较差。近日,研究人员利用功能基因组筛选技术发现了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药物联用方法,在该联合疗法中将MEK抑制剂替换为突变型KRAS抑制剂(KRAS-G12C和IGF1R、mTOR抑制剂三联)可降低毒性,而且在小鼠模型中有很好的疗效及耐受性,为KRAS-G12C突...

第三届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征文细则发布,火热征集中!

2019-09-23

现代临床分子诊断论坛到今年即将举办第三届,“讲述自己故事,创新分子诊断”是延续三年的论坛主题。 今年,论坛特别设置了论文交流环节,为国内外精准医学与分子诊断领域的专家、青年学者和企业精英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除了在台下“听”,你也可以上台“讲”! 先看看优秀论文有哪些重磅奖励 一等奖1-2名,奖励1000元现金、奖状、获奖证书; 二等...

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分论坛之肿瘤临床及转化,干货等你来

2019-09-23

为了进一步推动癌症诊疗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合作,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将于2019年10月11-13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特设肿瘤临床及转化分论坛,诚邀国内外医学同行积极参与! 肿瘤临床及转化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受到各国的重视,针对肿瘤疾病开展的研究在各国生物医学研究规划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

《Nature》揭秘:乳腺癌细胞竟伪装成神经细胞野蛮生长!

2019-09-23

导 读:作为“红颜杀手”,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乳腺癌的威力仍历久不衰,近年来我国乳癌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发病年龄也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90%的乳腺癌患者最终因为远处转移而死亡,而在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颅脑转移的发病率高达30%-55%,其总生存期仅仅13 个月。乳腺癌脑转移如此可怕,其背后的机制却至今未解。 近日,《Nature》在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