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锁蛋白组学临床潜能:多组学驱动的队列研究与精准医学研究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477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021广东省转化医学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

2021-11-18

在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之际,2021年11月14日,广东省转化医学大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李继承理事长主持会议) 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李继承理事长主持本次会议。黄文华副理事长主持了增补理事环节,在候选理事(顾问委员会委员)自我介绍后,经大会无记...

【柳叶刀子刊】好消息!这种自制的人工胰腺已被专家团队批准!

2021-11-18

近日,4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和法律专家发布了首个指南,支持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自制技术驱动系统来监测和管控他们的病情。他们将这项研究发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一篇题目为“Open-source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and pra...

【Nature子刊】NeoScreen--一种选择性增殖肿瘤靶向T细胞的新方法将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2021-11-18

近日,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大量专门用于识别新抗原的免疫细胞,并且摧毁表达新抗原的肿瘤。在这里,新抗原指的是一种随机突变的蛋白质小片段,这种蛋白质小片段通常是癌症患者独有的。 这组研究人员将他们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一篇题目为“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突破】多喝绿茶能够大大促进健康!科学家新研究发现:不仅如此,还能够延缓衰老

2021-11-18

陆游曾在《试茶》写道:“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草换梦回。”说明茶叶有提神醒脑作用。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咖啡碱能一定程度兴奋中枢神经和大脑皮层,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其实,绿茶的功效不止这一种,它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这里,我们先来看一看绿茶的一些功效: 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

【重磅】这种虫子能够检测和筛查胰腺癌!这家日本公司的奇特发明亮了!

2021-11-18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因其难以被早期发现,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而且生存情况极差而被冠以“癌中之王”的称号。通常来说胰腺癌指的是胰腺导管腺癌,占全部胰腺癌的85%-90%,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几年明显上升。 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权威期刊《Cancer》的测算,2017年胰腺癌发病率进入了前十行列。而从死亡率看,无论男女,胰腺癌的死亡率均位于...

【Cell子刊】食物对抗疾病的效力远胜过药物!科学家的最新实验告诉你为什么

2021-11-18

当患有肺病时,我们往往很容易认为,改变饮食已经起不了多少作用了,只能吃药。但实际上,吃进去的东西,会对症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吃肥肉很重要,因为饱和脂肪对肺很重要。少吃米、面、糖,低碳饮食改善肺功能,等......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这篇文章将要讲述的是科学家展开对”饮食对有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否比药物更有效“这个问题的研究,这其中蕴含什么奥秘呢? ...

【快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名单公布

2021-11-18

今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名单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部10人入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农业学部10人入选,医药卫生学部11人入选,以下为入选名单。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

【直播倒计时2天】WES助力肿瘤耐药分子机制探索

2021-11-17

对于肿瘤耐药分子机制的探索,WES作为一种全面的了解患者基因变异谱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与价值。WES可以通过一次性检测患者全部的外显子区域,了解SNV、InDel、CNV、Fusion等各种变异类型,综合分析不同信号通路和上下游分子的变异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给出更优的治疗策略。 围绕WES与肿瘤分子耐药机制这个话题,我们将特邀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郭琳琅教授和解放军...

【快讯】上海康景获A轮近亿元融资,红杉中国、雅惠投资共同领投,专注补体系统药物研发

2021-11-17

近日,上海康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康景”)完成了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与雅惠投资共同领投,复创投资和仁佑投资跟投。本次交易由和君资本和宸睿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在研全新靶点的补体抑制剂临床I期试验,其他管线药物的推进,以及进一步夯实基于补体系统的创新药研发平台的应用。 上海康景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补体系统First-i...

喜讯 | 国内首款全单核苷酸位点微卫星不稳定(MSI)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2021-11-17

本试剂盒是国内首款基于全单核苷酸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通过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结直肠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样本中6个微卫星位点(BAT-25、BAT-26、NR-21、NR-24、NR-27、MONO-27)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判断MSI分型状态,辅助诊断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 ...

【Cell子刊】继青蒿素之后,抗疟疾史上的又一变革性发现!该发现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2021-11-17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VRC)的研究人员成功完成了首个能够预防疟疾的单克隆抗体CIS43LS的一期试验。注射一次CIS43LS可有9个月的预防疟疾有效期。单克隆抗体能够填补高效疫苗所无法填补的空白,通过限制婴幼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怀孕妇女、预防旅行者和军事人员的疟疾,最终消除疟疾。 然而...

【Nature】“你吃什么,就是什么”——找到证据了!揭示饮食最终是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的

2021-11-17

“你吃什么,就是什么。”这句“陈词滥调”数百年来一直被用来说明饮食和健康之间的联系。现在,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这一概念的分子证据,证明了饮食最终是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免疫的。 这项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动物摄入的食物会引发特定一种肠道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的释放,进而调节动物的肠道免疫力。 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

【PNAS】探索大脑“事件”——你知道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吗?

2021-11-17

印第安纳大学的计算神经科学家Maria Pope、Richard Betzel和Olaf Sporns使用一种新的大脑活动模型,正在探索人类大脑中从未被检查过的惊人的活动爆发。这些爆发可能有作为大脑疾病和条件的生物标记的潜力,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痴呆和多动症。 在分析人类神经影像数据时,印第安纳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在大脑中形成持续“事件”的短脉冲活动,无论大脑的活动...

2021 NanoString中国空间组学峰会(线上),11月25日上午9点,线上见!

2021-11-17

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也使得我们对更高分辨率的high-plex新方法展现出明显需求,并充满期待。在引领新技术浪潮的技术中,荣获2020年《Nature Methods》“年度方法”的空间转录组技术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并已经在转化医学研究中展现出该技术的应用潜力和令人兴奋的成果。作为空间生物学技术领域的一支重要领导力量,NanoS...

【快讯】行知践行者,首场单细胞科研创造营在上海张江药谷成功举办!

2021-11-16

11月13日,行知践行者,寻因· 单细胞科研创造营在上海张江药谷成功举办,活动由寻因生物、转化医学网、梅斯医学联合主办,邀请了单细胞测序领域的研究者、技术专家、应用专家,分享了单细胞技术在核酸、蛋白质等层面热点的研究内容,并对单细胞技术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深入探讨。 潘刘阳 活动开始,由主办方代表转化医学网CEO潘刘阳先生致辞,他...

【日程公布】新型诊断技术临床应用沙龙,主题分享+实验室参观,诚邀您参与!

2021-11-16

活动背景 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判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疾病与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不同领域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新型诊断技术也在更新迭代,精准诊疗崛起成为个性化医疗的坚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离子质荷比(M/Z)的分析而实现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同时检测多种分析物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可以进行...

第三轮通知 | 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

2021-11-16

由上海百趣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双星峰会」将于2021年11月27日-29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广邀国内外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涉及临床疾病、中医药、肿瘤、植物等多个研究方向,向与会同仁传递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老师、学者、学生前来参会交流,期...

【柳叶刀子刊】警惕!你正在使用所谓的杀菌消毒剂不仅可能不会杀死细菌,可能还会导致超级细菌突变,甚至变得更具耐药性

2021-11-16

我们倾向于认为杀菌剂是我们对抗疾病的盟友,杀菌剂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工具,这种感觉可能从未像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那样强烈。但现在,麦格理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可能是一种双重剂,阻止抗生素发挥作用,甚至促进抗生素耐药性。 这项研究源于麦格理大学分子科学顶点单元的一个18名学生的研究项目。初步数据由这个班级生成的,他们都是该论文的联合作者,最近发...

【AACR子刊】突破!TCR转基因T细胞疗法有望为恶性脑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2021-11-16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的医生和科学家首次利用小鼠实验模型成功试验了一种新抗原特异性转基因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脑肿瘤的方法。11月15日,研究人员将这项研究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 cell receptor therapy targeting mutant capicua transcriptional rep...

【Cell子刊】癌症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2021-11-16

在以前很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的预后癌症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166种预后生物标志物的目录,这些生物标志物是通过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产生的——在癌症研究中这些生物标志物研究不足。此外,研究显示,目录中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在将神经胶质瘤(脑癌)分类为低风险或高风险方面非常有效。该发现证明了lncRNA作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的潜力,在生物标志物和癌症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