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Nature/Science/Cell一作亲授:3篇顶刊背后的科研破局思路
【直播】从头设计生物组件,开启DN/Ai的新时代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5450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lin. Cancer Res.】Theranos欺诈是真,但“滴血验癌”也不假!这是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方法!

2022-01-11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Metabolomic Biomarkers in Blood Samples Identify Cancers in a Mixed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Symptoms”。 https://doi....

【Nature子刊】编辑人类细胞基因的新方法!

2022-01-10

研究小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报告说,反转录子(retrons)可以进行效率优化,并用于编辑从真菌到人类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中的基因。该研究题为“Precise genome editing across kingdoms of life using retron-derived DNA”。 Gladstone助理研究者Seth S...

【Nature】惊!刺猬居然200多年前就已携带耐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2022-01-10

根据一项包括剑桥大学、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世界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Serum Statens Institute)和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在内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大约200年前首次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追踪了这种细菌的遗传历史。 他们正在调查一个...

【PNAS】化疗之后的神经性副作用有望得到缓解!

2022-01-10

在癌症治疗中,持续性的严重损害总会破坏求生之路。全世界广泛使用的以铂为基础药剂的化疗手段,经常会伴有知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上的紊乱,疼痛疲倦是其中最主要的副作用。 佐治亚理工大学Timothy C. Cope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个新的途径来研究为什么癌症患者会患这些疾病,身体状况日益衰弱;为什么科学家需要专注研究所有参与传递知觉或运动障碍到患者大脑的神经...

【研究】血液检测有助于个性化的肺癌风险评估

2022-01-10

参加筛查试验的患者患有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卵巢癌 (PLCO) 等癌症,他们都有十多年的吸烟史。试验发现,与2021 年的USPSTF标准相比,血液检测加模型评估将筛查识别出9.2%的肺癌病例,并筛查到非病例的人数减少13.7%。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题目为“Blood-Based Biomarker Panel for P...

星闻丨领星任命刘述森博士为首席医学官,助推数据智能应用快速发展

2022-01-10

刘述森博士密切关注领星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维度长期临床+全面分子真实世界数据在解决癌症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帮助全球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药研发成功率方面的应用和探索。他高兴地指出,“领星生物目前深耕的领域是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在真实世界数据运用方面最具价值的领域,也是我未来非常有兴趣和信心去专注与探索的。领星的真实世界解决方案有极大的潜力来解决目前医疗现实中所面临的许多挑战,作为领星首席医学官,我很期待...

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完美落幕,领因生物带您回顾精彩瞬间

2022-01-10

王忠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对第十五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5)在武汉的召开表示欢迎和感谢。 他在致辞中讲到:基因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 武汉是基因技术创新发展的理想之地,是基因技术人才聚集地,基因创新成果转化地,基因产业发展承载地。 武汉有130万在校大学生,15名生物领域院士,并引进相关...

【研究】葡萄的又一好处!吃葡萄可增加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降低胆固醇

2022-01-09

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吃葡萄可以增加肠道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在他们发表在《Nutrients》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团队描述了他们给志愿者喂了四周的葡萄粉的实验。 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 of Standardized Grape Powder Consumption on the Gut Microbiome o...

【Nature子刊】创新方法!心力衰竭的细胞重编程疗法接近现实!

2022-01-09

不久前,把一个皮肤细胞转化成肌肉细胞的想法还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大约10年前,革命性的研究表明,确实有可能将分化的成体细胞重编程为完全能够执行新功能的其他类型。  细胞重编程是贝勒医学院Michael E. DeBakey外科系主任和教授Todd Rosengart博士实验室的主要兴趣,他的研究重点是寻找心力衰竭的创新治疗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Scientific Re...

【Science】“CAR-T之父”Carl June及团队再创佳绩!体内注射一次mRNA,即可产生治疗心脏损伤的CAR-T细胞

2022-01-08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实验性的免疫疗法可以通过单次注射mRNA ,暂时重组患者的免疫细胞以攻击特定靶标,这与基于mRNA的新冠病毒疫苗类似。 这项重磅的研究成果发布于1月6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AR T cells produced in vivo to treat cardiac injury”的文章。他们展...

【JNCI】人工智能帮助癌症患者避免过度辐射!

2022-01-08

凯斯西储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来识别哪些患有某些头颈癌的患者可以从降低放射治疗和化疗等治疗强度中获益。 研究人员使用了与他们在凯斯西储大学计算成像和个人诊断中心(CCIPD)近十年来开发的相似的AI工具。 他们要求计算机分析从6个医院系统的439例头颈部癌症类型——被称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中采集的组织样本的数字化图像。 ...

【研究】细胞器提取技术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2-01-08

我们细胞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细胞器与许多复杂程序的精确配合。动物细胞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细胞器——溶酶体,它的作用是分解和重复利用蛋白质,脂类与核苷酸这些大分子。除了细胞消化和废料处理,溶酶体还参与氨基酸的信号传递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及其他工序。 考虑到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溶酶体功能缺陷造成的,科学家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专注研究这个细胞器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技术可以用来提取细胞中的溶...

【Nature子刊】人类小胶质细胞图谱可以指导脑部疾病研究吗?

2022-01-08

该研究由 Katia de Paiva Lopes 博士、Gijsje Snijders 博士和 Jack Humphrey 博士领导,他们在 Towfique Raj 博士的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分析了已经被诊断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患者和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已故患者中不同大脑区域的数千个小胶质细胞。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目为“Ca...

【Cell】复旦、中科院团队首次揭示了奇妙的指纹图案和肢体生长的基因有关,并绘制了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

2022-01-07

在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指纹的形状——无论是圆形的、波浪状的还是缠绕状的——是受负责肢体发育的基因的影响,而不是皮肤图案。这项研究发表在1月6日的《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的论文,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基因和表型特征之...

【研究】新技术!光学活检系统——检测肝癌变得更容易

2022-01-07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光学活检系统,可以区分癌变和健康的肝组织。新技术可以使诊断肝癌(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变得更容易。 来自俄罗斯Orel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员Evgenii Zherebtsov说:“该仪器被设计成与目前用于肝活检的针头兼容。因此,有一天它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更精确地操作活检仪器,以减少采集用于诊断的组织样本的错误数量。” 在Optica出版集团期刊《Bio...

【研究】基因“开关”的选择,或许是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新方向!

2022-01-07

实际上,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是多余的。因此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会关闭其中一条,但仅仅只是在细胞开始分化为组织的时候。 最近,一个来自柏林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细胞是如何“计算”染色体数量的,以及细胞是如何去感知染色体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的。 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存在染色体剂量的问题,因为她们拥有身体所需两倍的X染色体数量。因此,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其中一条染色体是随机选择关闭的。X...

【Nature子刊】电子智能缝合线,用于监测深部手术伤口

2022-01-07

普通的生物电子传感器可以从体内提供准确和连续的监测,但现有设备的外形和尺寸不适合与敏感的伤口组织很好地整合。为了尽快发现伤口的并发症,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创新与技术研究所的助理教授John HO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无需电池且可以无线感应和传输来自深部手术部位的信息的手术缝合线。这些智能缝合线包含一个小型电子传感器,可以监测伤口的完整性、监测胃渗漏等...

合成生物学之细胞培养和蛋白表达分析解决方案

2022-01-06

合成生命体往往具有高度复杂性,这决定了其需要海量的工程化试错性实验,即需要快速、低成本、多循环地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这一闭环。丹纳赫生命科学拥有一系列的细胞培养和蛋白表达分析解决方案,为扩展人类设计、合成生物大分子元件的能力提供支撑。 图1自动化高通量合成生物学工作流程(细胞培养、蛋白表达) 细胞培养与蛋白表达 阳性克隆...

【研究】中科院钱文峰团队发现了“Omicron变种可能来自小鼠”的新证据!

2022-01-06

来自北京中国科学院的钱文峰团队最近报告了一项有趣的新证据,表明Omicron变种可能来自小鼠。他们的论文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并在几天后就被《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迅速收录并发表,并且推翻了普遍的理论,即Omicron的多突变刺突序列一定是在一个严重的免疫缺陷患者的长期感染下进化的。 https://www....

【Nature】新发现!一种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细胞行为模式

2022-01-06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CNIC)的Andrés Hidalgo博士领导的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的循环中性粒细胞在炎症过程中获得不同的行为模式。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上,题为“Behavioural immune landscapes of inflammation”,确定了一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有害中性粒细胞行为。 该研究提供了可能开发新治疗方法的重要信...